这是一个必然,可以从两个点上来说,
第一,是整个日系游戏的没落,不知道有多少年龄够”老”的玩家“还能记得,红白机卡带所谓的“老四强”,魂斗罗,沙罗曼蛇,绿色兵团,赤色要塞。 这老四强,都是 柯纳米作品,所以你可以想象,当年的柯纳米有多强,更别说还有后来的恶魔城,合金装备等等,现在的柯纳米在做啥?柏青哥,健身房。 还有卖IP给腾讯。
96-97年的时候,史克威尔跺跺脚,整个游戏业界抖三抖,现在,可能SE能卖出的去财务数字更好看,但是影响力呢?
现在除了任天堂仍然一只独秀,其它日厂真的再也没有往日荣光,包括炒冷饭的卡普空,躲在后面老老实实做发行商的世嘉和万代南梦宫(这倒不失为一条商业上的好路,EA就这么玩的)。
实际上,日系没落的种子,早在他们如日中天时已经种下,我们回过头来看看95-96年的RPG,看看FF6 和时空之轮,我们会惊叹于那种像素图的条件下,它们能表现出如此“电影化”的东西。 然而“电影化”这种表达 ,终将结束他们的优势,到了FF7 /8/10,画风越来越细致,而32位机的机能,各类如 生化之类的AVG崛起,表现手法越来越和电影没区别。 然而真实化和电影化,你和欧美人比起来有什么优势呢?是你的3D技术比人家好?还是你日本电影比好莱坞成熟?
像素图的表达,更象是京剧 中背着旗象征千军万马,手着马鞭象征策马扬鞭。而国产优秀动画片《大闹天宫》中 十万天兵降临 镜头,只用了一张画面“朵朵乌云上旌旗如林”即可充分的表达,而迪斯尼在《花木兰》中表现千军万马,是真的用CG做出来的。 你明明有着艺术表达上的优势,却非要在技术表达上跟人家血拼。不输才怪。 你现在看看任天堂,红帽子绿帽子黄耗子,哪一个电影化表达了?
第二,是重度游戏的没落, 九十年代中后期,对游戏市场来说很特殊。 中国商界有个很难听 的话叫“得*丝者得天下”,这话难听,但是理不糙。市场始终是这样,如果你商品卖不高价,那么,低 端市场的商机大得多。 低端和高端怎么分?两个门槛,1,客户投入的精力,2,客户投入的理性消费。 但是90年代中后期的游戏市场,反而是 得高端者得天下。
从这个角度上讲,RPG这个类型,是比 动作,格斗,射击更为市场高端的类型,看到这里,格斗玩家不要生气,其实我也是玩格斗比RPG多的,这个市场高端主要指 理性消费的门槛。
说白了就是,玩格斗的你一块钱两个币,当的一下投入街机,这就是门槛,梅原大吾能玩,隔壁小屁孩也能玩。这叫门槛低,但是玩时空之轮,你得先买一台SFC主机,然后所谓48M当时超大容量的卡带要买。这个门槛过滤掉了很多人,但这个给游戏厂商提供了足够的利润。 反而是重投入度玩家有话语权。
所以那个时代特殊,特殊到连战棋这种小众的东西,那个时代都可以热门一下。 但是一但市场普及开来,仍然是“得低端者得天下” 实际上 一两年后就出现了反转,当 世嘉还在拿格兰蒂亚 跟史克威尔要拼个高低时,实际上AVG因为门槛低,反而在游戏制作上大大改变了游戏业界,RPG对于厂商和玩家双方,都是重投入,AVG可要轻松多了。这里再次请 动作 和AVG类玩家不要纠结于此,门槛低不代表游戏水平不好,只代表小白接触的难易度。
所以市场回归正常规则后,RPG这种重投入游戏,本来就是应该这样的,那为什么 欧美RPG,没有这个问题?不,这是你的误解,欧美RPG如果真这么热门,为啥黑岛解散了?为啥专八之柱还要众筹?欧美RPG虽然名声响亮,但是市场上没牛逼过,巫师3是个特例,而且它和老滚五类似,是轻ACT+轻RPG,本身就是另一种游戏。
游戏狗 1年前
日系游戏的没落更多是因为日式传统作坊式的制作模式无法适应当今游戏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资本冲击后3A的制作成本无限抬高,导致3A下的二线、三线小厂难以生存,技术力又不足,最后只能关门。而答案中以科乐美的老四强来举例论证日式游戏的没落恕不能苟同。老四强的没落更多是游戏产业发展,游戏类型迭代的结果。比如现在游戏类型基本已经是很模糊的概念,大部分游戏都以动作冒险游戏来定义该游戏类型,但实际上很笼统。里子完全不同。有些融入TPS,有些融入RPG要素,有些融入ACT。而老四强的没落是因为传统2D平台动作游戏和传统STG类型作为以往的主流游戏类型因迭代变成小众类型的缘故,不能正面证明日式游戏的没落。
柔王丸 [作者] 1年前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