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普通玩家的个人理解。
既然用上了“出路”一词,大概默认了国产单机的糟糕处境,顺带这个单机姑且默认全平台。3A的出现私以为主要取决于市场和资金,偏题,故不做讨论,只说小制作。分两个方面简单说,一个是游戏本身,一个是发行/制作方。
国产单机游戏本身,单论素质,其实并没有在一个特别黑暗的时期,还是有一定素质过硬的游戏的。
只不过做得好不等于卖的好,如何杀出重围存活下来都是难题,成为爆款更是不如去买彩票。天才很少,对于很多有爱的制作方来说,全情投入制作一款有趣的游戏,已经秒杀很多换皮的垃圾了,但是……付出和收获大概是不成比例的。
虽然比例小,但数量上国内核心玩家并不少,不过这部分玩家大多鄙视链清晰明确,一款素质过硬的但不出众的游戏很难在其中翻起什么水花。
另一部分人群基本就是靠“跳一跳”就能撬动的主力人群,从我玩过的小的独立游戏来说,制作方似乎不屑于刻意讨好这群人。
个人理解的游戏国情是:极端化。
要么纯硬核玩家,要么压根不接触游戏。还有一大部分,也是绝大部分人,是处在鄙视链底端的游戏蝗虫。
中国缺少把“电子游戏”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的价值观念。
然后说说制作方。
前面我认为国产单机游戏其实并没有想想的那么不堪,其实这幅衰相的根源来自于认真做游戏的人都没钱赚饿死了。
但国内游戏市场几乎是个蓝海啊,钱都去哪了?
A:换皮大厂
谁出的钱?
A:韭菜买游戏氪金蹭热度BB的多玩的少虽然不齿但确实能创造流量和热度
另外游戏市场的蓝海并不是单机游戏的蓝海。
好的单机需要内容和深度,这是自带门槛的东西,当制作方把这方面内容做到极致的时候,游戏质量上去的同时,自然而然的拒绝了一个巨大的玩家群体,这个群体面对这个游戏最好的结局是云玩家。
现在很多爆款都是直播带出来的,直播效果好的单机游戏局限性非常大,就算制作方冲着爆款做,也不一定能做出来一款及格作。更何况制作者有自己的尊严
最终专注于游戏开发的人做出了一款自己满意而且还挺好玩的游戏但却没有割韭菜的功能幸运的赔钱了事。惨的不知道会不会被投资人和玩家双双拉黑
关于赚钱的问题,其他回答有从业者的见解,我就不多说了。
以上内容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一款没有爆款相但素质过硬的游戏为什么会默默无闻的死掉。
点题在国产单机是待开采的富矿,目前没有出路可言,市场不背锅,制作和玩家也不背。
最后。gtmd理客中。
如果不是语言问题我才不在乎游戏是不是国产,什么游戏性,趣味性,创新,好不好玩是不分国内国外,单机联网,电子非电子的。
全平台及格线以上单机拉出来打一打,国外小团队活的比国内好?并不,是别人本身生活质量就好。
我身为普通玩家对国产期待是什么?游戏内核,最本真的东西,是针对中国玩家的三观,历史,语言、思维习惯来做的。
国产单机游戏不存在出路问题,这就是现状。也许将来政策放开,哪怕WEGAME做大,企鹅出主机,可能状况会变一变。
不然之前的一段时间,和未来的一段时间,并不是什么黑暗时期,没有出路,只有生存。
放个神论,勿喷:国内有个很牛逼的团队做了一个很牛逼的3A游戏,中国风,剧情好,机制创新,画面好,次世代,极其效率,耗时3年。他们是踏上了出路的人么?他们依然牛逼,3年后又出了个一样牛逼的游戏,他们走出去了么?顺带一开始谁给的勇气让人投他们,梁静茹么?用这精力技术随便做个手游割多少韭菜了?
所以我不讨论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