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了文章 更新于 2021-04-25 13:50:31
动作游戏从系统到表现(二)
Hi,各位这里依然是“阿生”,书接上文昂。当然其实这是一篇完整的内容,皆于字数太多(好几W字),素材也很多没法一次发,所以只能分期放出。(全网首发牛奶关)
战斗过程解析 —— 黑暗之魂
本期阿生带大家解析《黑暗之魂》。因为《黑暗之魂》的内容涉及到系统的详细分析,碍于字数和素材数量,不得已依然分期讲解,本期的内容不涉及太深入的部分(此文章后半部分有深入的系统分析)希望各位对《黑暗之魂》这款游戏初步了解,并知道他的战斗形式
黑暗之魂
《黑暗之魂》作为RPG游戏的经典之作(IGN TOP100 RPGS OF ALL TIME 第12名),在动作系统上的优秀程度不输其在RPG设计上的造诣。并且随着系列之作的不断发展,在系列第三部作品《黑暗之魂3》中趋于完善,而分析的内容也选取系列第三部作品。
因其作品所具备的开创性,更是延深出Soul Like,的游戏类型。其中不乏如《盐和避难所》,《迸发2》等佳作。也有最近的新作《致命躯壳》。
可以说其中的战斗系统是影响现代动作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将其放在第二部分。让我们聊一聊《黑暗之魂3》与其富有深度的战斗。
战斗解析
黑魂的BOSS战普遍性很高,战斗风格明显,几个特殊的BOSS除外(黑古达,人形BOSS - 修女,街舞队)。因此本次选用的素材是“一级号罪业大剑,对阵黑龙 — 吞噬黑暗的米狄尔“的视频。
这里特别鸣谢我的好友 Yita000提供的素材,他是一名黑龙杀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b站观看他的其他视频 —— 完整视频,素材取自开场内一分钟无伤(他后来死了,偷笑)
一、符号细分:
图2.0 行为符号回顾
玩家 : √ -「攻击动作开始(前摇)」,√ -「攻击造成伤害」 ,? -「跑动动作」 ,
○ -「回避动作 — 翻滚」。
米狄尔:× -「进攻动作」,× -「特殊攻击吐火」。
通用:→ -「招式发动过程」
二、时间轴:
图2.1 黑魂时间轴.png
开场到8s之前的敌人动作,为“黑龙米狄尔”固定开场连招。喷火行为有时会贯穿在攻击的过程之中。
以2.1所示时间轴为准,对一分钟内敌我双方行动进行拆分。提取每分钟敌我双方行动力,并对行动内容进行划分。
三、行动图表:
玩家行动:
行动总数:27(5+18+4) | ||
---|---|---|
进攻次数: √ * 5 | 1未命中(跑动攻击) | 4次命中(重攻击 *1 ,跑动攻击 * 2,轻攻击*1) |
回避次数: ○ * 18 | 动作为“翻滚”,11次有效回避 | |
长距离位移行动: ? * 4 | 7次跑动动作(4次为长距离位移行为) | 3次为 跑动攻击(跑+攻击)前置动作 |
ps:跑动动作共7次,但实际长距离位移行动只有4次,剩余3次为跑动攻击(跑动+攻击R1/R2)的前置动作。
敌人行动:
行动总数:22 | ||
---|---|---|
进攻次数:× * 22 (全未命中) | 4次喷火攻击 | 18次其他攻击动作 |
敌我“每分钟行动力”比值 22 :27 ≈ 1 :1.23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每分钟行动力”,玩家为27,敌人为22。
“行动平均时间间隔” 玩家:60 ÷ 27 ≈ 2.22 ;敌人 :60 ÷ 22 ≈ 2.72
敌我双方的行动频率都非常低,平均每2s左右进行一次行动。
这是典型的,玩家低行动频率,敌人低行动频率的游戏。
四、行为思维导图:
接下来按照常规,绘制思维导图。将“玩家行动”,“敌人行动”;转化为“玩家行为”,“敌人行为”。
思维导图中粉色内容为敌人行动所产生的“玩家进攻机会”对应的内容则”玩家进攻行为“,黄色双箭头敌我行为对应。
橙色内容为直接对应的行动。有趣的是 ”敌人18次的进攻动作“ 仅仅对应了 ”11次玩家的有效回避“。这是因为其余的攻击,玩家因为“位置差”而没有受到伤害,通过”位置差“进行攻击回避,同时进行进攻,是黑魂中最高明的战斗手段(后面在”系统分析”时,将分析战斗系统设计原理所产生的位置差应用)。
敌人方面
敌人有很多固定的招式连段。如黑龙固定开场,吐火加连续挥击。
在固定的招式连段中,招式的修正能力并不高。这为玩家提前落位提供了机会。
黑龙招式的出招前摇和后摇都十分大。出招前摇对应动作明显。
除开开场的喷火,战斗中其余喷火,后摇极大。为玩家提供了极好的进攻机会。
玩家方面
玩家的行为十分被动。
玩家所有行为产生,都是在敌人有动作之后的反应。
进攻行为最明显,除去开场固定喷火。玩家3次跑动攻击的进攻时机选择,对应3次敌人喷火行为。
多数进攻行为都是在黑龙进攻之后,处于后摇的硬直中发动的。这很像格斗游戏中“差合”的思路。
不同的是,唯一一次R2重攻击,是利用黑龙固定招式连续挥击。预先到达结束位置,提前蓄力,在敌人到来时给与攻击。(这就是“位置差”的应用,更有名的是《Monster Hunter》中大剑的 “头来剑法”,在怪猎部分会介绍。)
回避方面,翻滚和跑动都是黑魂的常用手段。
翻滚自带的身位位移很大,过程中带有无敌帧,是黑魂主要的回避手段,也是“宫崎老贼”为敌人AI进攻设计的思路(延迟斩,抓滚)。
五、战斗总结:
整场战斗,敌人的AI根据玩家相对位置释放招式,很多招式有固定的连段。玩家有一定招式诱导行为。但主要战斗思路,是“被动进攻”,首先保证回避掉敌人的攻击,在敌人有较大后摇的招式时,发起进攻。在游走的过程中等待敌人进攻达到循环。
黑魂武器动作中连段很少,这种敌人打一下,玩家打一下的行为,被玩家们戏称为“回合制”。
但黑魂的战斗方式不局限于此,之前的素材介绍的是典型的“打后手”的“被动进攻”形式。
接下来将介绍另外几种不同的战斗方式,“韧性计算”,“冲击力压制”,兼具高收益,高风险的被动进攻“弹反处决”。当然还有另一种“举盾被动进攻”,和少数敌人能用到的“部位破坏”打法,这两种只会简单说明。
六、战斗补充:
韧性计算
韧性系统是黑暗之魂战斗系统的经典内容。
在PVE中 ”韧性系统“ 是一种对敌人的保护设计,即”常驻韧性“不为空时敌人受到攻击不会产生硬直。
这是一种”延迟“的设计思路。单一招式的进攻不会为后来进攻带来直接的收益,但会产生积累「例如:不是即刻产生硬直,为接下来的进攻提供条件」。这种设计思路为战斗提供了“策略性”。
名词理解:
—— —— —— —— —— —— —— —— —— —— —— —— —— —— —— —— —— —
怪物 “常驻韧性” 可以理解为类似血条的积累条,当该积累条不为空时,怪物受到攻击便不会进入硬直状态。
ps:1.常驻韧性在清空后恢复为初始值。
2.多数敌人 “常驻韧性” 恢复时间为10s,即10s内未受到 “削韧伤害” 韧性条变为初始满数值。部分BOSS恢复时间更久。
3.不是所有敌人都有 “常驻韧性”。有些小怪如全部”活尸”,没有常驻韧性。任何削韧攻击都可以对它们造成硬直。
—— —— —— —— —— —— —— —— —— —— —— —— —— —— —— —— ——
武器“削韧”,为一种武器对敌人常驻韧性积累条造成伤害的能力,使用不同招式有对应的“招式倍率”。两者结合可以计算出实际的“招式的削韧”。持续削韧将敌人”常驻韧性“清空,就会产生硬直。
公式: 招式削韧 = 削韧× 招式倍率%
实例计算:
已知,宝箱怪 [常驻韧性75],大曲剑 [削韧31],2HR1(双手R1轻攻击)[招式倍率130]。
进行两次攻击削韧 = 31 × 130% × 2 = 80.6 > 75
根据计算可以得出,每2次双手轻击,就可以对宝箱怪造成一次硬直。下面就有实例素材
—— —— —— —— —— —— —— —— —— —— —— —— —— —— —— —— ——
实战内容:
宝箱怪苏醒时不会受到韧性伤害(开头R2并没有造成韧性伤害)。
接下来通过两次攻击必产生硬直,在宝箱怪还没出手时造成硬直,打断进攻,持续的主动进攻。
这是典型的由战斗系统理解所产生的 — ‘’策略性应用“。但即使你不知道这些,在持续的战斗经验中也可以做出相应总结,而这就是有深度的战斗系统所带来的魅力。
“战斗的表现,源于系统的深度”

PVP强韧与霸体
以上内容是否已经让人看的有些头痛
实际黑魂中韧性系统在PVP的应用更为广泛,且复杂。
不过既然说了,还是说全的好。
名词理解:
—— —— —— —— —— —— —— —— —— —— —— —— —— —— —— —— ——
“强韧度”,这个名词的含义和《魂一》的强韧度是完全两个内容。它的含义是「削弱,敌方削韧攻击。造成的削韧伤害的能力」。
简单的说就是,削弱敌人进攻(和“减伤率”很像)。这个数值并不直接作用在玩家,而是作用在敌人的计算上。
公式:
n件装备的强韧度是乘积叠加的,先算出叠加数值Y:
Y =(1-a%)×(1-b%)×(1-c%)×……×(1-n%)
最终再用1减去叠数加值Y,再乘百分比,便是最终的“强韧度”:
(1 - Y) × 100%
完整公式:强韧度 = {1- [(1-a%)×(1-b%)×(1-c%)×……×(1-n%)]} × 100%
实例计算:
已知,哈维尔一套装备,帽子强韧10.2,衣服27.4,手套7.2,鞋子17.6。
那么只穿帽子(10.2),衣服(27.4),手套时(7.2)“强韧度”为:
叠加值: Y =(1-10.2%)×(1-27.4%)×(1-7.2%)≈ 0.605
强韧度:(1-Y)× 100% =(1-0.605)× 100% = 39.499 ≈ 39.50
再加上鞋子四件套:
叠加值: Y = 0.605 ×(1-17.6%)= 0.49852 ≈ 0.498
强韧度:(1-Y)× 100% = (1-0.498)× 100% = 50.148 ≈ 50.15
图2.4 强韧度,实际结果完全一致.png
—— —— —— —— —— —— —— —— —— —— —— —— —— —— —— —— ——
霸体系统
敌人拥有常驻韧性,但玩家并没有,当玩家没有动作时受到伤害会产生硬直。为了平衡黑魂为玩家提供了霸体系统。
从 “程序设计” 的角度来说霸体与动作相关,而不是直接和武器相关。
但为从表现,和系统理解上依然与武器相关,故使用 “武器对照表”;如下图所示,没有提到的武器类型如 “匕首、直剑、小曲剑、太刀等” 都没有 “基础霸体” 数值。
图2.5 常用武器霸体数据.png
和“削韧”一样,实际应用时需要得到“招式的霸体”,这需要对应的“招式霸体倍率”。
图2.6 缩写术语含义对照表.png
除了上述提到的中型武器(1H情况下无霸体)「戟,小锤,大剑」。其余武器招式的霸体倍率不分1H,2H。
图2.7 霸体的招式倍率.png
当然这里面也有许多特例。「特例除外,如”亚斯特拉大剑“RR1倍率为100」。
除此之外,武器也有“战技霸体数值”。这部分内容类别杂乱,数值很多,有兴趣的可以去贴吧,或Reddit(原数据链接地址)找到对应的数据表格。
公式: 招式霸体 = 基础霸体 × 招式霸体倍率%
敌人实际削韧 = 基础削韧 × 招式削韧倍率% ×(1 - 玩家强韧度%)
当 招式霸体 > 敌人实际削韧 时,该进攻招式便不会被敌人的进攻打断。这就是我们俗称的 “霸体拼刀” 。
所以如果你选择 ” 匕首 “ 或其他无霸体的武器进行拼刀,那么不管你的 ” 强韧度 “ 有多高,都会被敌人打出硬直。
实例计算:
以下素材中油管主播CTB (很有趣一位国外主播,经常做入侵和JJC的视频内容) 使用的套装,为哈维尔一套,狼戒指+3,尤姆大盾。
角色[强韧度61.44],黑骑士剑双持[基础霸体21.1],R1招式霸体倍率[100];
敌人洛斯里克骑士大剑[基础削韧31],2HR1招式削韧倍率[150]
招式霸体 = 21.1 × 100% = 21.1
敌人实际削韧 = 31 × 150% × (1 - 61.44%)= 17.9304 ≈ 17.93 < 21.1
招式霸体 > 敌人实际削韧,所以玩家没有产生硬直效果。

超高韧性,大剑拼特大剑.gif
—— —— —— —— —— —— —— —— —— —— —— —— —— —— —— —— ——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 “Poise Bar” 的设定,Poise 中译为韧性。Poise Bar 的含义是 — 第一次霸体拼刀受到攻击后,你的 “霸体条” 会下降到原有的80%。
ps:想要恢复你打Poise ,需要用到 Poise Health(将你的“霸体条”恢复到100%),以下是Poise Health 的3种手段。
1. 30s内不受到任何韧性伤害。
2. 使用带有霸体的战技。
3. 从“体崩” 动作中恢复到正常状态。「体崩 :被弹反,被破盾,下落攻击,急刹车时,玩家会进入体崩受到攻击提升40%,攻击音效会发生变化;体崩动作指 “被弹反,被破盾”」
如素材内容,如果进行第二次拼刀,此时 招式霸体下降80% = 21.1 × 80%= 16.88 < 17.93 ; 此时再拼刀就会受到硬直,进攻就会终止。
“Poise Bar” 的设计是增加 “连续拼刀” 的进攻代价。当你想一直和敌人拼刀时你就需要更高的 “强韧度” 来支持。
—— —— —— —— —— —— —— —— —— —— —— —— —— —— —— —— ——
保护机制
1. “连击机制(二击脱离)” 是黑暗之魂中存在的一种 “连段保护” 机制,它属于 “保护机制(1)” 中的一部分。
含义:当受到任何武器的两次R1攻击后,会脱离硬直,这时玩家可以做出动作(翻滚,反打,弹反)。
如素材所示,在两次R1后无法再接上第三次进攻。玩家硬直解除进行弹反,处决。
利用“连击机制”的弹切.gif
2. 这里还有另一种 “保护机制(2)”称为 “反压制” 。 反压制的内容来自知乎作者抚子姐姐是条蛇,她是一位很强的PVP玩家,如果你想要看其他PVP相关内容可以去她的主页学习。
含义:在敌人打中你第一刀后,第二刀出手前。按下R1,会使你反砍动作有效提前。
“反压制”提前反砍.gif
3. “反击机制”,是黑魂中最出名的”保护机制(2)“。
含义:角色进行攻击动作时(播放攻击动画时),突刺抗性会降低30%。
也就是说,在敌人进攻动作时进行突刺类攻击,会获得更多的额外伤害。
—— —— —— —— —— —— —— —— —— —— —— —— —— —— —— —— ——
“保护机制” 的设计思路源于正反两方面:
(1)对进攻方的削弱 (2)对受击方的增强
—— —— —— —— —— —— —— —— —— —— —— —— —— —— —— —— ——
所有的 ”保护机制“ 都是从以上的思路出发进行设计的。黑魂中的 ”连击机制“ ,”精力条设定“,都对应了(1进攻削弱)的内容。而 “反压制“,“反击机制”则为(2)的出发点。
常见的 ”保护机制“,如DNF中 (2):”浮空保护“,”落地保护“,”站立保护“,”硬直保护“等。
格斗游戏中的(1):”浮空限制“, ”连段补正“ ,”Hit Back“ ;(2):”受身保护“,”落地保护“等 。
DNF 蓝条—浮空保护,黄条—落地保护.gif
总结
这一篇先到这里,对《黑暗之魂》的最常见打法进行初步的了解于认识,并通过 ‘韧性计算’ 这一外化的打法表现,深入到其系统复杂的数值内容中去。
下一篇文章我们继续《黑暗之魂》会把冲击力压制,韧性系统补全,弹反处决等进行系统性分析,并会对《黑暗之魂》[ 韧性,霸体,冲击力 ] 三者与硬直的关系,进行系统梳理(希望一期写完) 明天期待以下吧,今天有点晚了,这里是 “阿生” 下期再见!
声明:文章仅为《黑暗之魂》系统分析的一部分,后半部分再(三)结中。 如果想转发,或者征用文本内容,须先经得本人同意 —— 夏木桐生
目录
坡 1年前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