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ro的简版评价:
- 索尼认为PS4的配置到了一个确实需要升级版的时候,Pro的第一任务就是升级
- 索尼不知到升级版会有怎么样的市场反应,Pro是一次试水
- 索尼认为游戏主机必须控制在一个价格内,Pro是尽量砍了一些东西控制住了价格
- 综上,索尼也在摸索Pro的市场定位,失败的话可能成为黑历史,成功的话会成为新规律。
附上一篇我之前写的,大胆假设的文章:
在第一次传出 PS4 有加强版的消息时,很多人是嗤之以鼻的。
有些人会拿出 PlayStation 系列的更新经历来说,PlayStation 一到三代的更新型号历来只有外形变小,性能不会变化。
资历老一些的人会拿出 NEC 的 PCE 和 SEGA 的 32X 的失败故事来告诉你,在一个世代内搞两种性能规格是会失败的!索尼的历史课可没有不及格。
然后随着事情发展,索尼的代号 Neo 计划的爆料越发详细,甚至高管都承认了这个项目存在。这群人都被打脸了。
之后又有人推测,PS4 的加强版性能应该不低,可以和发售时的高端 PC 性能比肩,这样就可以达成从 PC 平台拉回流失客户的目的。
然后索尼开了发布会,正式宣布了 PS4 Pro,公布了配置数据,性能不足以真4K。官方直接否认目标客户是世代中期转投 PC 的玩家。又一群人被打脸了。
另一边,微软在2016年的 E3 就宣布了天蝎座计划。有人推测,在这个世代失败的微软,应该会直接出一款性能达到下个世代水准的机子,把主机战争强行拉进下个世代。
然后天蝎座计划的硬件规格被公开了,性能大约是 PS4 Pro 的1.5倍,差距拉得不是很开。又有一群人被打脸了。
许多人凭着过去主机市场的经验做出了推测,最后却惨遭打脸。微软和索尼似乎都在无视规律反常地行动,让我们不禁要问,主机市场,真的有规律可言吗?
任天堂算是被自己总结的“成熟技术的思考”这个成功经验坑过,PS3 初期的失败也是因为索尼对成功经验的错误总结。Xbox One 的初期套装捆绑和性能短板,也可以说是微软对市场方向和游戏技术发展方向的错误判断。
即便主机大厂也有可能对规律做出错误判断。那么,这个问题就成了,微软和索尼的这一步棋,会是考虑了什么呢?
先谈索尼,“昂贵的玩具” PS3 上市价格所带来的市场反应还深深烙刻在索尼心中。这次他们在制定规格时,应该是先定下价格,然后再看看在这个价格内能做到怎样的配置。4K 蓝光光驱的缺失也和这有关。索尼对于 4K 蓝光的趋势分析应该有着比旁人更多的数据支持,既然他们选择不上 4K 蓝光光驱,那么有两个推论:
4K 蓝光不会在近几年内推广开
PS4 Pro 的定位是一个索尼预期有失败可能的过渡期产品
索尼对 PS4 Pro 缺乏信心,可以从发售后的长时间缺货看出来。在市场热度不高的情况下,还长时间缺货。亚洲区域几乎没放货,欧洲地区几乎没有 Pro 的促销活动(和 Slim 比),索尼对 PS4 Pro 的市场预期明显是谨慎过头了。
作为一个历史学得很好的本世代赢家,索尼的谨慎不无道理。PS4 Pro 必须保证对 PS4 的绝对兼容,否则就会看到 PS4 换代 PS3 时日本市场的情况重演。所以硬件设计上,PS4 Pro 可以通过关闭半个 GPU 且 CPU 降频变为一个 PS4。因为某些PS4独占游戏精确到CPU时间的优化水准,为了保证兼容只能限制增强的方式。可见索尼对兼容的重视超过增强。
PS4 Pro 也不能有独占游戏,否则就相当于提前换代。要是因此粉丝暴动起来的话,PS4 累积的销量反而会变成劣势。内容的变化会比帧率和画质的变化给人更明显的升级感,但偏偏索尼为了保证一致性,不能这样做。
思前顾后,索尼的限制太多了。在这窘境下,索尼之所以还要出这么一款 PS4 Pro,大抵是因为,这个统一 x86 架构的时代,人人都在说主机市场已经和过去不同了,但是,规律变成什么样了?谁也说不准。索尼只能自己出个产品来试一试,要是市场反应好,这就是新规律了,要是市场反应不好……大家就当冇事发生过。
微软的包袱比较轻,天蝎的增强就选了另一种方式。实际上 Xbox One S 的性能就已经比原版有些微提高,也不强求模拟成原版规格。它们之间游戏还能保持兼容。天蝎自然走的也是这条路。从微软提供给开发者的开发机能更清楚地看出其设计意图。开发机的性能比天蝎还高一些,微软希望开发者在开发机上完成开发后,再“优化”到性能低的机子上。
开发机XDK
这其实并不新鲜,现在比如 EA 之类的厂商,已经是在用这种方法来开发,只不过最高的标杆是高端 PC,然后再针对主机去掉一些效果。
这么看来,虽然不知道 PS4 Pro 和天蝎哪个计划地更早,PS4 Pro 反而像是一种防守。如果大厂的跨平台作品都选择了这种开发方式,那么要是 PlayStation 方和 Xbox 方的性能差距太大了的话,场面就很难看了。
新的增强型主机,PS4 Pro 和天蝎,都选择了新独立主机的形式,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还留下过另一种思路。比如世嘉的32X,是一款接在 MD 上的增强配件。
那么,为什么索尼不选这个?巧的是,正好可以把 NS 拉过来做个对比,为什么 NS 不做一个增强性能的底座?
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很多解答:比如两种规格会增加开发者的工作量,PS4 Pro 已经给了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Days Gone》的适配花了两人一个月)。比如反复拔插的问题,PS4 Pro 可以不做考虑。技术上,PC平台上已经有了交火和 SLI。那么,剩下的答案可能是——PS4 没有留下可扩展的接口。
主机性能发展到今天,还要采用扩展增强的设计的话,对接口的传输效率是一个考验。总之,USB 3.0 接口要用作性能扩展是不合适的。
当然还有一个简单的可能——就是大家都被世嘉32X的惨败吓坏了。
这么看下来,微软的策略算是清晰,索尼策略的变数很大。如果天蝎市场反应很好,那么 PS5 的上市应该就会提速,可能会部分兼容 PS4 的游戏(类似 Xbox One 兼容 Xbox 360 那样列一个兼容清单)。如果天蝎失败了,那么世代更迭应该还会保持过去的节奏。
不管怎么样,PS4 Pro 的地位似乎都有些……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