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ro的简版评价:
- 索尼认为PS4的配置到了一个确实需要升级版的时候,Pro的第一任务就是升级
- 索尼不知到升级版会有怎么样的市场反应,Pro是一次试水
- 索尼认为游戏主机必须控制在一个价格内,Pro是尽量砍了一些东西控制住了价格
- 综上,索尼也在摸索Pro的市场定位,失败的话可能成为黑历史,成功的话会成为新规律。
附上一篇我之前写的,大胆假设的文章:
在第一次传出 PS4 有加强版的消息时,很多人是嗤之以鼻的。
有些人会拿出 PlayStation 系列的更新经历来说,PlayStation 一到三代的更新型号历来只有外形变小,性能不会变化。
资历老一些的人会拿出 NEC 的 PCE 和 SEGA 的 32X 的失败故事来告诉你,在一个世代内搞两种性能规格是会失败的!索尼的历史课可没有不及格。
然后随着事情发展,索尼的代号 Neo 计划的爆料越发详细,甚至高管都承认了这个项目存在。这群人都被打脸了。
之后又有人推测,PS4 的加强版性能应该不低,可以和发售时的高端 PC 性能比肩,这样就可以达成从 PC 平台拉回流失客户的目的。
然后索尼开了发布会,正式宣布了 PS4 Pro,公布了配置数据,性能不足以真4K。官方直接否认目标客户是世代中期转投 PC 的玩家。又一群人被打脸了。
另一边,微软在2016年的 E3 就宣布了天蝎座计划。有人推测,在这个世代失败的微软,应该会直接出一款性能达到下个世代水准的机子,把主机战争强行拉进下个世代。
然后天蝎座计划的硬件规格被公开了,性能大约是 PS4 Pro 的1.5倍,差距拉得不是很开。又有一群人被打脸了。
许多人凭着过去主机市场的经验做出了推测,最后却惨遭打脸。微软和索尼似乎都在无视规律反常地行动,让我们不禁要问,主机市场,真的有规律可言吗?
任天堂算是被自己总结的“成熟技术的思考”这个成功经验坑过,PS3 初期的失败也是因为索尼对成功经验的错误总结。Xbox One 的初期套装捆绑和性能短板,也可以说是微软对市场方向和游戏技术发展方向的错误判断。
即便主机大厂也有可能对规律做出错误判断。那么,这个问题就成了,微软和索尼的这一步棋,会是考虑了什么呢?
先谈索尼,“昂贵的玩具” PS3 上市价格所带来的市场反应还深深烙刻在索尼心中。这次他们在制定规格时,应该是先定下价格,然后再看看在这个价格内能做到怎样的配置。4K 蓝光光驱的缺失也和这有关。索尼对于 4K 蓝光的趋势分析应该有着比旁人更多的数据支持,既然他们选择不上 4K 蓝光光驱,那么有两个推论:
4K 蓝光不会在近几年内推广开
PS4 Pro 的定位是一个索尼预期有失败可能的过渡期产品
索尼对 PS4 Pro 缺乏信心,可以从发售后的长时间缺货看出来。在市场热度不高的情况下,还长时间缺货。亚洲区域几乎没放货,欧洲地区几乎没有 Pro 的促销活动(和 Slim 比),索尼对 PS4 Pro 的市场预期明显是谨慎过头了。
作为一个历史学得很好的本世代赢家,索尼的谨慎不无道理。PS4 Pro 必须保证对 PS4 的绝对兼容,否则就会看到 PS4 换代 PS3 时日本市场的情况重演。所以硬件设计上,PS4 Pro 可以通过关闭半个 GPU 且 CPU 降频变为一个 PS4。因为某些PS4独占游戏精确到CPU时间的优化水准,为了保证兼容只能限制增强的方式。可见索尼对兼容的重视超过增强。
PS4 Pro 也不能有独占游戏,否则就相当于提前换代。要是因此粉丝暴动起来的话,PS4 累积的销量反而会变成劣势。内容的变化会比帧率和画质的变化给人更明显的升级感,但偏偏索尼为了保证一致性,不能这样做。
思前顾后,索尼的限制太多了。在这窘境下,索尼之所以还要出这么一款 PS4 Pro,大抵是因为,这个统一 x86 架构的时代,人人都在说主机市场已经和过去不同了,但是,规律变成什么样了?谁也说不准。索尼只能自己出个产品来试一试,要是市场反应好,这就是新规律了,要是市场反应不好……大家就当冇事发生过。
微软的包袱比较轻,天蝎的增强就选了另一种方式。实际上 Xbox One S 的性能就已经比原版有些微提高,也不强求模拟成原版规格。它们之间游戏还能保持兼容。天蝎自然走的也是这条路。从微软提供给开发者的开发机能更清楚地看出其设计意图。开发机的性能比天蝎还高一些,微软希望开发者在开发机上完成开发后,再“优化”到性能低的机子上。
开发机XDK
这其实并不新鲜,现在比如 EA 之类的厂商,已经是在用这种方法来开发,只不过最高的标杆是高端 PC,然后再针对主机去掉一些效果。
这么看来,虽然不知道 PS4 Pro 和天蝎哪个计划地更早,PS4 Pro 反而像是一种防守。如果大厂的跨平台作品都选择了这种开发方式,那么要是 PlayStation 方和 Xbox 方的性能差距太大了的话,场面就很难看了。
新的增强型主机,PS4 Pro 和天蝎,都选择了新独立主机的形式,其实在历史的长河中还留下过另一种思路。比如世嘉的32X,是一款接在 MD 上的增强配件。
那么,为什么索尼不选这个?巧的是,正好可以把 NS 拉过来做个对比,为什么 NS 不做一个增强性能的底座?
这个问题已经有了很多解答:比如两种规格会增加开发者的工作量,PS4 Pro 已经给了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Days Gone》的适配花了两人一个月)。比如反复拔插的问题,PS4 Pro 可以不做考虑。技术上,PC平台上已经有了交火和 SLI。那么,剩下的答案可能是——PS4 没有留下可扩展的接口。
主机性能发展到今天,还要采用扩展增强的设计的话,对接口的传输效率是一个考验。总之,USB 3.0 接口要用作性能扩展是不合适的。
当然还有一个简单的可能——就是大家都被世嘉32X的惨败吓坏了。
这么看下来,微软的策略算是清晰,索尼策略的变数很大。如果天蝎市场反应很好,那么 PS5 的上市应该就会提速,可能会部分兼容 PS4 的游戏(类似 Xbox One 兼容 Xbox 360 那样列一个兼容清单)。如果天蝎失败了,那么世代更迭应该还会保持过去的节奏。
不管怎么样,PS4 Pro 的地位似乎都有些……岌岌可危?
如何评价 Sony 新发布的 PS4 Pro ?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