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了文章 发布于 2016-08-15 00:48:27
游戏艺术审美漫谈(上):现代艺术之父塞尚
艺术不是生活必需品,人类不需要艺术也能生存下去;特别是当今社会泛滥着廉价的娱乐,更让人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思考艺术的存在价值。因此绝大多数人只有在感到空虚的时候,才会被动地寻求新的娱乐方式,但总有部分人无论何时何地,总会主动追求更为极致的情感体验,其中最为直接和深刻的方式就是艺术。所以追寻艺术的价值大抵如此。
然而若要把游戏跟艺术相提并论,绝大多数人估计都要皱起眉头——哪怕很多资深游戏玩家也会如此。曾经就有媒体记者以“游戏是否属于艺术”这个话题曾采访过多位欧美名人,结果持否定态度的人占据绝大多数。著名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就曾表示:
“当你拿上手柄的那一瞬间,这就成为了一项体育运动,而不是艺术”、“只要游戏还是使用手柄操作,其在艺术表现力方面就无法和电影媲美”。
不仅一般大众不认同这一说法,就算把这个话题放在游戏行业里面,也是存在颇多争议的。虽然大多数业内人士都认为游戏确实是一门艺术,但另一部分却觉得只有部分游戏能算作艺术,个别人甚至坚决否定这一说法。就连《合金装备》系列的制作人小岛秀夫也曾在一次采访中亲口表示,自己的游戏不能算作艺术。
在我看来,之所以大多数人乃至游戏设计师都会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会产生分歧,除了每个人对游戏本身的作用持有不同看法外,很多人对“艺术”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这才导致了分歧的产生。个人认为要较好地解答这个问题,必须对游戏和艺术二者都有一定的了解才行。
遗憾的是现代艺术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的发展阶段,不是一言两语就能讲明白的;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笔者决定从现代艺术的发展史入手。如此大费周章并非只是为了简单地回答这个粗浅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了解现代艺术中的一些概念,对我们看待游戏的角度、欣赏游戏的眼光也会产生影响。同时在游戏机禁令十年的摧残下,国内的环境已经极为恶劣,如今能够客观严肃地看待游戏的人越来越少,笔者也希望能凭此文找到更多志同道合之人。
一、现代艺术之父塞尚
在欧洲艺术发展史上,文艺复兴时期及之前的年代里,虽然不同时期的作品在风格上有所区别,但基本都脱不开“写实”二字。如果大家有幸欣赏过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艺术巨匠的作品,即便是对艺术了解不多的人,相信也一定会被他们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所折服。
不过也正是写实这条路已经几乎走到了尽头,后来的画家想要超越前贤已经变得非常困难,所以寻求突破成了当务之急。19世纪,自法国开始流行的“印象派”终于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印象派最大的突破在于抛弃传统绘画(学院派)中理性的构图,着重于以光影和色彩表现世界;他们用点和色块取代了学院派强调的素描和线条,从而直接完成对光线和色彩的描绘。
但印象派对于色彩的过分迷恋也引起了另外一些画家的不满。他们认为画家不应过于客观地描绘世界,停留在对物体表面的兴趣上,而应该以画家自己内心主观的色彩感受作为标准,无需与客观真相一致。这些早年曾加入过印象派、但后来又走上了自己独特道路的画家被称为“后印象派”(原意为“印象派之后”),他们所提出的把绘画角度由客观到主观的转变,可以说初步为现代艺术奠定了基础。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正是后印象派中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位。
塞尚关于绘画技法方面的思想,这里就不便赘述了。然而他提出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艺术观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那就是他认为艺术不是真实的表现客观事物的形貌色彩,而是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简而言之,塞尚的画描绘的不是他眼睛所看到的东西,而是他内心想要表达出来的东西——这也正是现代艺术家们的共识。
虽然看似仅仅是一个观念上的转变,然而表现在画布上的变化却是天翻地覆的。在此之前的绘画作品,哪怕让一个从未接触过艺术的人来欣赏,也能轻易看懂画布上的内容;但在塞尚之后出现的画派——例如以毕加索为代表的立体派和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一般人若没有经过专门学习,是很难明白画家究竟想要表达什么的。
要学会理解现代艺术的语言,可能要花费数年的功夫才行;再加上国内没有受到过西方艺术发展史的洗礼,这就更进一步导致很多人在观念对现代艺术产生误解。然而现代艺术的观念决定了艺术家有权利不顾他人的感受,若我们仅仅因为自己不喜欢或者看不懂,就将这件作品的价值完全否定掉,无疑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遗憾的是,玩家经常以这样的态度对待游戏)。事实上数百年时间里现代艺术还未凋零,就已经从侧面证明了它的存在价值。
现代艺术相比古典艺术还有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美”这一要素在艺术中变得非必要了。在此之前,人们差不多都同意艺术的使命在于传达美的感受——尽管人们对于“美”的定义还存有争议——但在接受了塞尚的思想后,艺术家们普遍意识到艺术传递的情感可以更加多样,题材也就不仅限于那些美好的事物了。所以要理解艺术不仅要学会审美,“审丑”也成了一门必修课。
事实上,艺术家创作的那些以丑为目的的作品,并非都只是为了单纯地恶心观众,更多地是希望我们以新的眼光重新审视它们。著名作家雨果曾经说过:
“美只有一种典型,丑却千变万化。因为,从情理上说,美呈现给我们一个完全的、但却和我们一样有限的整体。而我们称之为丑的那种东西则相反,它是我们所没有认识的那个庞然整体的一部分,它与整个万物协调和谐,而不是与人协调和谐。这就是为什么它经常不断向我们呈现出崭新的、然而不完整的面貌的道理。”
在我们建立了一个公认的“美”的标准时,就总是倾向于否认不符合这个标准的事物的存在价值;我不能说这种做法完全错误,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当我们做出这种判断的源头并非来自事物本身,而是源于我们自身存在的一种名为“偏见”的东西时,我们就可能因此丧失了解一个新领域的机会。
不幸的是,“偏见"可以说在游戏圈里普遍存在,玩家总是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而完全否定一款游戏。不少玩家不仅要挑游戏类型、挑画风,还要嫌文字太多、过场CG太长,甚至帧数不足60FPS、分辨率不是1080P等,都可能成为玩家拒绝游戏的理由。要知道制作一款游戏是非常费时费力的,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尽如人意;特别是真正有水平、有野心的游戏制作人,都会不可避免地往游戏里掺杂自己的主观想法,或者尝试一些新的元素,这些东西都可能成为游戏的门槛——但如果你能接受现代艺术的观点,那么应该能意识到这样的作品才是最有价值的。
就我个人而言,只要觉得某款游戏确实不错,那么就算不喜欢也能硬着头皮让自己玩下去。可能有人会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没有必要这样强迫自己;但要知道没有人是天生就喜欢某个游戏类型的,在我们对游戏了解不多的时候,最早接触的那几款不错的游戏,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偏好;如果那时的我们接触的是另外几款游戏,现在的口味肯定也就大不一样了。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理应能接受所有游戏——只要我们去掉自己的偏见,把自己当成一无所知的孩童,再加上一些耐心的话。数年前我也只能接受一些快餐式的游戏,但如今只要静下心来,基本上能对任何游戏甘之若饴。当然并而所有游戏都值得一玩,这里就涉及到一些通过资讯渠道筛选游戏的能力、以及个人审美标准方面的问题,或许以后我会单独开一篇文章进行讨论。
不过说了这么多,我相信还是有很大一部分人无法同意我的观点,因为还有一个更为严肃的问题摆在面前:那就是电子游戏是否真的有足够价值,值得我们在上面花费精力?
虽然有兴趣看到这里的读者,我相信大部分都已经自己从游戏里找到答案了,然而我更想得到的是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回答。
要知道人与人的感受并不相同,对那些只把游戏当做娱乐和消遣、甚至从未对游戏感兴趣的人而言,游戏的存在价值是什么?我更想知道的是,在其他艺术形式如文学、绘画、雕塑、电影等早已如此发达的今天,游戏无论表现手法还是内涵都显得如此稚嫩,我有什么理由不把时间花在其他地方?游戏是否真的有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我很久,最终我从马塞尔·杜尚那里找到了答案。
下期预告
杜尚一出,整个西方艺术史被重新改写;杜尚否定艺术、放弃艺术,却成为了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通过杜尚,我不仅重新认识了游戏和艺术,更因此影响了我对待生活的态度。下期内容将更为深入地讨论游戏艺术的相关问题,敬请期待。
周树精 1年前
我也有不少款游戏有如上体验,印象深刻的就是 猎魔人3,确实做得好,虽然我并不是很喜欢,但还是连dlc也买来通关了并且没有觉得不值,就像啃完了一本大部头书。简直太有同感了,把一款游戏当做作品来审视,尽力的品味其中的特点或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而不是作为单纯让自己娱乐 爽快的零食。
第九艺术 并不只是为了提高游戏的逼格才提出的名号,艺术不仅要有创作者,也不能缺少欣赏者
发布
游小白233 1年前
发布
endnwunderland 1个月前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