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魚 Thereis NO Cow Level
回答了问题 更新于 2018-05-23 22:23:04
突然好奇想问,为什么主机或者PC上没有电子版租凭?
經濟學研究表明,產權需要具有稀缺性。現代 Ctrl CV 就等於出版了。出版行為不再具有稀缺性。通過加密等確實可以人為製造稀缺性,但增加了成本,犧牲了用戶體驗。而且這種稀缺性往往只能持續幾個月。就被破解了。主機看似用封閉的硬件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正是因為不能和 PC 一樣用來做別的事。主機價格就變得相當敏感。大批大作只能 30 禎,就成了很多神作的痛點。長遠看這個模式競爭力可能比較堪憂。廠家要嘗試新模式,肯定是要另行開闢更符合時代的新模式。很多玩家奇怪為什麼有人樂意氪金但不願意買正版。這其實是個經典的經濟學問題。很值得研究。
版權另一個問題是,給創作者帶來的營收不直接。比如玩家買了同一廠家的三份二手正版。廠家額外收入是 0。買了一份一手正版另外兩個玩盜版。消費可能差不多。但廠家財報變好。以版權看。前者是正版玩家。以著作權看。後者為創作者的作品貢獻了直接收益。我個人選擇當後者。
kindle unlimited, apple music, Netflix, 都是從保護版權變成直接保護著作權的體現。這是趨勢。現代流行的方式是三種。一是統一訂閱並基於遊戲時間給開發者分成。二是把遊戲和服務捆綁。三是創作者和消費者直接互動。促進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第一點就是流媒體,視頻網站的最常用模式了。基本已經成功了。遊戲界的 XGP,PS Now 起步算很晚了。起步早的是 Geforce Now。但沒有硬件用戶群作為依託。我懷疑卡婊的生化七就是直接套用 geforce now 服務器配合早就技術成熟的 Tegra X1。這兩個的結合, NV 從 15 年開始已經做得非常成熟了。1080p@60Hz 只需要 50Mbps。差的只是 NS 的用戶基數。第二點的典型例子就是 steam 了。steam 火起來靠的是聯網 IP 拉人氣。多少人都是為了 dota,CS,吃雞安了一個不知名平台。從此入坑喜加一。steam 的邏輯是把,成就,社交,mod 改,聯網,玩家社區,雲存檔等等服務一次性免費提供。這是典型的互聯網企業的經營模式。以前正版插盤的 PC 遊戲時代,經常出現正版不如盜版體驗好的尷尬局面。我經常買了正版玩盜版。現在 steam 讓我覺得花錢就是比不花錢爽。服務是全套的大保健。主機那邊單獨付費的 steam 全自帶。那不差錢的時候當然還是花錢去爽吧。這跟我一定要弄一個正版的消費心理顯然已經完全不同了。第三點是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改變。比如我心愛的太閣五只賣了幾萬份。然後再也沒有 6 了。我當年要是知道只有幾萬份。我砸鍋賣鐵也要買一份。互聯網時代讓開發者的信息透明了。很多神作甚至都通過眾籌創造了出來,比如大名鼎鼎的神界原罪。個人買遊戲不是有什麼版權意識,不是只玩正版,也不是要去跟盜版玩家秀優越。只是希望開發者能盈利。繼續把我喜歡的遊戲做下去。好些遊戲定個加入官中的眾籌目標後。瞬間錢就到位了。而且神界原罪和永恆之柱的質量。真不是小打小鬧。
上述三種互聯網時代保護著作權的模式在之前都不存在。所以那個時代只能依托於版權。我從不諱言我是毫無版權意識的盜版玩家。至今買不起 412 還是果斷下盜版。但 steam 也還是有個 100 多款遊戲。兩部主機上也買了幾十個遊戲。大批還是為了補票的。買遊戲只是為了支持喜歡的遊戲公司,同時享受更好的服務罷了。這兩點才是我這種沒有版權意識的人也願意消費的原因。其實也是互聯網經濟的著眼點。
綜上所述。新模式肯定是跳出版權模式求發展的。能統計遊戲時間。何必去搞個 copy 租賃。退回到 copy 租賃去。大概是沒有什麼前途了。所以你說的沒錯。卡婊的租賃模式確實非常尷尬。如果這個模式有前途。Netflix 根本就不會存在。人們還是在 itunes 購買 + 租賃 copy。但未來卡婊如果推出一系列旗下的雲遊戲。共享同一份訂閱費。那就是符合時代的策略了。
RustyLink 1年前
云游戏其实个人不是很看好,目前来说价格太高并且要求太高。等便宜了,我觉得还不如自己买主机。同时若提供游戏租售的话,体验肯定比云游戏好!
陰陽魚 [作者] 1年前
算比帳。目前 Geforce Now + TegraX1 的組合只需要 50Mbps 就能跑 1080p@60。絕大多數玩家都有這個網速。30 禎遊戲配合無線手柄的操作響應是 150 到 180ms。而 60 禎的遊戲配合無線手柄。只有 80 ms。而 30ms 以內的服務器延遲,英雄聯盟和 dota 早就在全世界都分區實現了。不需要任何黑科技。更何況如果是聯網遊戲。本來就有這部分延遲。雲遊戲的高禎率反而讓遊戲更流暢。只是額外浪費帶寬而已。理論上雲確實不如本地。但問題是我想買個 1080p@60Hz 玩 MHW 的主機。X1X 和 PS4P 都做不到。根本就沒這產品。所以說要麼用 PC,要麼用雲。相信主機廠家做雲的原因不需要太多解釋了。
會員制的本質是按遊戲時間計費。比如戰神 4 上線了,直接包括在會員中。你會發現有一個月的時間。有大量的玩家花大量的時間玩戰神。自然廠家的分成就比別的遊戲多。像 412 這種你覺得租賃制好。那不是在和會員制對比。而是和花 412 購買來對比。這是版權模式對比版權模式。不是版權模式對比互聯網模式。412 這種遊戲其實很可能不適合會員制。可能大家都圖新鮮。但真正想打通的人不那麼多。遊戲時長可能上不去。所以說廠家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發行方式。對 412 來說,我這種玩家就直接去下盜版了。如果是會員制。我只要玩了這遊戲,廠家就能拿到錢。只是多少問題。我聽說泰勒斯威福特一開始就不接受訂閱模式。後來發現真的賺錢,才進行授權。現在大作能過 100W 銷量就算及格了。過 1000W 就是超級大賣。3000 W 以上的都能載入史冊了。在國外聽一個月音樂是 10 刀。看一個月 Netflix 也是十刀。說明大家對十刀一個月能接受。為什麼遊戲作為大眾娛樂品一定要只服務一小部份人呢。再者。好的遊戲想多賺錢。即使加入了會員制計畫。再額外賣特典,周邊之類的不就好了。沒必要死板地賣 copy。雖然會員制不一定成功。但至少是擴大遊戲市場的機會。不然老是 60 刀賣 Copy。很多玩家寧可去氪金也不進入這個生態。
发布
RustyLink 1年前
关于以后的发展我很赞同这个观点。问题在于那么有了会员制租售就没有意义了么?会员制的本质和租售差别不大,或者说会员制就是另类的租售。目前来看,sony微软都很愿意这样做,那么如果第三方能够加入进来,那么租售就完全没有意义了,因为一个会员就可以畅玩,这也是最好的设想。稍微不好的情况就是,第三方同样以厂商作为分类,搞出多个会员制度。但这样也可以接受。………写到这里,发现会员制不就是捆绑的租售制么?内心无语O__O"…
发布
陰陽魚 [作者] 1年前
大杯 1年前
陰陽魚 [作者] 1年前
黑膠 >> CD >> 數字專輯 >> 訂閱
這幾年 CD 的銷量沒有變化。黑膠的銷量反而上升了。但數字專輯的銷量不停下滑。這反映了市場被細分了。有的人需要收藏一張專輯,因為喜歡。有的人只是需要向藝術家支付一些錢來聽音樂。後者變成了流用戶。前者去買了 CD 和黑膠。市場被細分以後效率就提高了。訂閱用戶花更少錢就能聽到音樂。收藏用戶花同樣錢能得到更多,製作更精良的實體內容。這沒什麼可擔心。
我個人不覺得我喜歡一個遊戲,就會想去收藏一個盒子加一張盤。我寧可多花點錢。弄個特典,藝術設定集之類的。實體肯定是往這個方向發展的。
大杯 1年前
陰陽魚 [作者] 1年前
大杯 1年前
RustyLink 1年前
发布
紫駿 1年前
陰陽魚 [作者] 1年前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