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不是。
所谓游戏口味并不是像其他的“天生因素”那样。它而是由早期的生活环境所决定的,是一种文化、信仰、情怀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主观选择结果。
我在上学时曾经有一个抑郁症同学,出于班主任对我的极度信任我被安排和他同桌。他所接触的游戏类型毫无疑问都是一种阴暗的、晦涩的风格。不知道早年间关注RM的人知不知道有一款RM游戏叫做《永乐地》——这是他比较喜欢的一款游戏。至于阅读也是如此:村上春树的一些文章,尤其是散文,十分晦涩难懂,我甚至读到一半就很难继续,但是他总能读完一遍就get到意思,然后一整节课对着窗外发呆。
至于我,我自小喜欢传统RPG,也很难说不是收到了GBA上的口袋妖怪和Final Fantasy系列大作的影响。
人们早先时候受到的外部环境影响会逐渐对一个人的品味(无论是否关于游戏)产生深远影响。例如沙盒游戏——倘若一个先接触沙盒游戏并且花费大量时间游玩的人必定会认为沙盒游戏是王道,而对于我这种传统RPG爱好者可能就会产生“怎么可能有这种游戏设计”的想法。
再例如一个爱好腾讯游戏的群体,我是其中唯一一个单机游戏爱好者和Steam正版支持者。可能就会有很多人不理解,这种不理解被逐步转化为游戏品味的差异:只要是腾讯的游戏,他们都会去玩并且都觉得好玩。事实上真的如此吗?等你学过游戏设计的基本理论之后你就会觉得有些游戏在设计上简直就是垃圾,但依然受到各种追捧;相反,一些你认为好的游戏却无人问津。这就是将主观因素转变为了所谓游戏品味差异的结果。这其中多是心理学作祟。
好在得益于现在的媒体和平台,一个人的游戏品味并不是狭隘的,而是多元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