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了文章 发布于 2018-12-01 14:26:25
聊聊我们常常忽视的超游戏思维
在开头顺便为读者老爷们介绍一下《不止爱游戏》更新的大致规划,我初步的设想是奇数期更游戏的杂谈与推荐,偶数期更游戏原理的科普与应用。所以今天这期我们照常来聊聊一个游戏原理——超游戏思维。
观众老爷们估计又要吐槽了:“啊~又一个根本听不懂的名词。”
emmmmmmmmm其实呢,超游戏思维其实离我们很近,我们刷白金、全成就,收集各种道具、卡片,不按照惯性思维进行游戏,在各种论坛上写攻略、分享技巧,都属于超游戏思维的范畴,通俗的讲就是超越游戏本身体验得到快乐与满足感。
“所以。。。。你就给我们讲这个?”
等,等一下哈,等我说完再喷也不迟。吭嗯~超游戏思维对于一款游戏、一个玩家、一群玩家来说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就像我刚才举的例子,奖杯、成就往往不是玩家随随便便一周目就能完成的,而且某些奖杯、成就是很有挑战性的,需要玩家付出足够多的时间与精力才能完成,玩家虽然以及通关游戏,但奖杯、成就设立的挑战让玩家在这种情况下也能有动力继续玩下去,而且在有些游戏中得到白金与全成就对于玩家来说可能比通关游戏还重要,例子也是人尽皆知,steam、psn、xbox都有各自的成就系统。
对于有收集癖的玩家来说游戏中的图鉴、稀有道具、卡片的诱惑力是无比强大的,甚至有些玩家对于收集这些物品的热情比游玩游戏本身还高,比如收集《万智牌》、《游戏王》卡牌的大佬。再就是《塞尔达:旷野之息》中的神殿与呀哈哈种子真的是让许多玩家连救塞尔达公主的心都丢了,“塞尔达是谁?哪找呀哈哈种子好玩”。
游戏过程中有的玩家会有一些让老玩家都瞠目结舌的“野路子”,最普遍的就是利用游戏的bug,再就是以某种非正常的方式完成解谜等,当然还有就是沉迷于游戏内置的一些小游戏,而不顾游戏的主要玩法,没错,说的就是你《巫师3:狂赌》!然而总是给我们惊喜的良心波兰蠢驴真的推出了独立的《昆特牌》,只能说永远不要和某个波兰的良心制作公司开玩笑,不然他们是会当真的。
对于玩游戏的朋友想必都会有与其他玩家的交流,尤其是经常流连于各大论坛的玩家们,交流游戏的重要性可以说是尽在不言中了。从网络不发达的年代只能看攻略杂志、口口相传,到如今百家争鸣,这一路的变化与经历可以说是成为了玩家们珍贵的回忆,有些人幼时对攻略的惊异与敬仰让他在如今成为了一个攻略大师,有些人幼时对游戏的珍视让他在如今成为了一位第九艺术爱好者。
这就是超游戏思维的巨大影响力。它能极大延长一款游戏的生命,也能带给一个玩家独特的游戏体验,更能让一群素未谋面的朋友们一起忘我地讨论。我们再选择游戏、评价游戏时,超游戏思维甚至可以作为判断的标准之一,因为一般来讲对于超游戏思维理解深刻的制作人会将游戏设计得十分多样化且更加耐玩,这样的游戏也会有更加热闹的玩家群体对游戏进行讨论。尤其喜欢游戏中“弦外之音”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些这类的游戏。
本人有一位通过游戏结识但并未谋面的朋友,他有些担心自己会不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各自不可抗力慢慢地不玩游戏了,这让我也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担忧。不过那只是曾经了,从我开始学习、研究第九艺术开始,我就坚信真正爱游戏的人是不会变的,他们已经将游戏视为一种艺术、一种审美、一种生活,就像我每期结束都会对大家说的:“爱游戏,但也不只是游戏。”在我们更加智慧、坚韧、博学的成长道路上,游戏对我们来说已经从最初的娱乐、玩耍变成了更加复杂又更加纯粹的事物,它复杂,因为它既是娱乐、又是艺术、又是生活,它纯粹,因为无论它是娱乐、艺术、还是生活,它就是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使我们因为某些不可抗的原因与游戏分离,那也必定是藕断丝连,只要我们再次拿起手柄,再次打开游戏,美好的回忆与情感就会再次鼓舞我们。游戏中储存的不仅仅是存档,还有鲜活的曾经;我们沉浸的不仅仅是游戏,更是美好的人生。我想,每一个真正热爱游戏的人都会因自己接触了游戏而自豪。
爱游戏,但也不只是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