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大众软件》正式休刊?以及如何看待平面纸媒的没落?

0 条评论


  • 21

    YARRN依然,依然,依然……

    黑狗布雷特锐呱呱TheCruelOne 等 21人赞同

    也许因为我们是“最后的幸存者”,所以才得到大家这么多的关注!诚惶诚恐!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让我们相信纸媒不会死去,仅仅是我们走错路。

    本身我们是打算只做一次小规模的众筹,弥补小范围内想到杂志的读者,但大家对纸媒的没落似乎感同身受。虽然众筹越多我们贴的快递成本越多,但都无所谓了,感谢大家的支持!

    我是16年3月到的大软,时间不久,但来大软是我人生规划中的重要第一个步骤。说真的,我是觉得不可能实现才放在第一位的!我从07年开始读大软,整整九年,我以为这是我人生中最不可能达成的目标。但我来了,一切皆有可能,大软也是如此!

    我之前问Cross,暴雪有5年、10年、15年、20年的员工奖励,等以后大软25年该发你什么呢?作为从95年就呆在大软的老员工,Cross虽然不常出现在杂志上,但表示:“杂志能坚持下去就好!”(大软唯一一期以编辑为封面的就是Cross)究竟是什么缘由,让一本维系了21年的杂志变得只要坚持下去就好?

    我在众筹里面调侃“也许手游的生命周期还没有我们的出刊周期长”既是对我们出刊艰难的无奈,也是算作是对行业的点评吧。短平快的手游是不会选择纸媒作为推广媒体的,而生命力长的端游也不需要我们代为宣传。纸媒想要生存,也许只能找跨行业的广告商赞助支持。

    也或许,我们需要以其他的营收来抵平这边的亏损?

    我们在探寻新的发行模式,希望17年过后,我们还能重新回来大家的视线!

    ——补充——

    事情发酵的有点大,整个圈里都震动了。真没想到要做这么大。本身在决定公司明年发展的会议上我提出过”是否众筹出刊“这个议题,但是从BOSS到主编到编辑都没有一个人看好。Say老爷举例桌游众筹出刊的例子,BOSS说上次支持我们的人也不算很多不够成本,软饭王给我找了种种我文案中的问题。最终大家否决了我的议题,决定出电子刊,虽然这个提议也进行不下去。电子刊省去了印刷费用,但那个从来都算不上大头儿,真正的大头儿在付给作者的稿费。这个无论用什么形式的电子刊都无法免除的。电子刊的成本低只是因为纸媒在生产过程中就已经付过了这笔费用,并不是电子刊就可以大赚特赚,何况推广也是不好解决难题。所以电子刊也很可能會不出,当然这个还没落锤,我们仍在争取。纸媒是要暂时休刊了。(这也是我一开始的说法)至少2017年是跑不开了,我争取过500期再停刊,但再做下去确实困难。关于以后每期众筹的提议上文也提过,仍旧是考虑到14年众筹的老用户,以及口碑的问题,决定休刊。
    我是大软老读者,然**职大软,我现在可以轻描淡写的说这个事情,是因为在早些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提前做好的准备。并不是说这个事情我不惋惜,无论是新来(相对)的软饭王和我,还是已经在大软21年的Cross和Say抑或者其他人,我们维系在这里继续坚持只是因为“大软”,只是因为这本杂志。按原先的说法,休刊后大家要散的,但是后来我们确实不想这么简单放弃,所以仍然决定大家在一起谋出路,福祸与共吧!
    关于复刊的事情,BOSS在这次众筹以后重燃了一些希望,但前方仍旧困难重重。2017年的刊号我们是没有申请的,所以休刊是定局,2018年能不能去申请,这还是一个疑问。如果这个行业仍旧没有盈利的可能性,是无论如何回不来的。
    本次众筹以加印500本的底限为目标,到现在这样确实令人吃惊。花了3个小时24分才到达6000元100%的时候,我跟群里的人聊的时候说:“如果就达到20万,我就裸奔”的时候,我是没想到这个事情能这么大,现在这句话被做了一个“梗”以及他们质疑我们炒作的缘由。我不想辩解,因为本来赔500本是大家决定亏损也帮那些不能买到杂志的读者达成心愿,而不是为了去回答这些质疑,没设上限是我们估计也就2W块钱左右吧。
    目前这个量编辑部的人手肯定不够,我需要找能处理现在问题的人,我这几天很忙。如有能帮助我们的朋友,可以联系我。
    昨天有个记者采访我,说大软拿多少广告能盈利。我反问,大软有广告吗?至少今年,有吗?他质疑我们没有广告如何生存?我笑了笑:亏损。
    至于那些说我们预售活动是“行为艺术”“卖惨”或是“炒作”的人,我们不屑争辩,因为即使错了他们也不会道歉。
    我想他们可能真的很懂商业,但是他们不懂我几年憧憬最后来大软工作的夙愿,也不懂我们曾多么想哪怕坚持到500期再休刊也好。如果这是情怀,那或许就是吧?但大软编辑部从来坚持情怀是我们继续做下去的动力,但却永远不能拿来变现,何况我现在只发愁如何尽量不亏损。
    感谢大家支持我们,真的,你们让我们感觉大软即使休刊也是辉煌的,没有悄无声息的熄灭!我们仍想努力点燃,至于能不能成功,只能交给时间去验证了。

    更新于 2016-12-10 23:58:12 6 条评论


  • 13

    黑狗布雷特专注模拟竞速游戏

    叶佳桐DK_Bill歌德莱特 等 13人赞同

    我说一点一般读者不会去甚至是不愿意去注意的东西吧,不算作答案,但是写在答案里。

    看文用伴奏曲:closing Acoustic Guitar ,建议单曲循环


    网传2014年大软的休刊并且大量主创出走的事情是真的,而且在媒体圈这个事几乎人尽皆知,但是我想一些读者可能会有些不太承认或者根本不知道这个事情。

    因此之后大软复刊之后许多读者也都在嘲笑那些先前嘲讽纸媒的网络喷子,说他们不懂平媒人的坚持怎样怎样。

    但事实上大软那些,尤其是2003年之后,2014年休刊之前的编辑们,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我说的是真实情况。

    理由?

    理由就是当我在那家曾经的手游网站(现在是游戏网站)编辑室里看到生铁、看到cOMMANDO、看到大漠小虾、看到Oracle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可能早就对《大众软件》没有任何期待了。

    我刚来北京的时候,在火车又他妈冲过来了的宇宙中心五道**叉路段的那家报亭买到了一本2015年5月的《大众软件》,但事实上已经入职某媒体的我已经开始对“新《大软》”产生不少偏见了(可能是因为卡公偶尔会在办公室酸新的大软团队吧),因此买来之后很长时间都没有看。

    直到一年半之后,我在回忆自小时候是如何挣扎地继续自己游戏历程的时候,突然想到这本大软还在我手边,于是拿出来翻了一下。

    第一时间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名字:魔之左手。

    那是我从2003年第一期就见到的,硬件新品快评的编辑。

    似乎只有他这个人一直坚持到现在,坚持到2016年,坚持到这本与《电脑游戏新干线》合并之后的《大众软件》休刊。

    是的,2014年《大众软件》的那次变故造成的休刊最终导致《e-play电脑游戏新干线》与《大众软件》合并,并且刊号沿用的是《电脑游戏新干线》的刊号。

    是的,曾经那个国字的《大众软件》早在2014年就彻底死掉了。而原大软编辑的出走导致的结果就是合并之后,《大众软件》的成员大多来自《电脑游戏新干线》。

    是的,2014年之后,坏香橙、枫红一刀流、飞鸟冰河、林晓等一票老作者/编辑也不再为大软供稿、或者出走。

    读者朋友们或许会在一些帖子上看到一些所谓的“八卦”,我想告诉你们的是:这些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唯一将这条消息编辑进权威性较高的词条的,全网只有维基百科

    媒体这边并非对大软的变故讳莫如深,只是所有人都明白,纸媒没有钱,终究会死。

    大软这边先告一段落,我想说说魏则西与知乎的事情。这件事直接关系到飞鸟冰河。

    当时魏则西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知乎上的讨论自然也不少,当然舆论焦点自然就在医院与百度的针对问题上。当时哪位大V写了一篇主旨是“舆论应该更多制裁医院”的文章被另一些大V点赞之后,被人发现这些大V与公关公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为这个大V文章点赞的大V中,其中就有一个是飞鸟冰河。

    因为这件事情最终被落实(我不想用“证实”这个词),因此飞鸟冰河等一票大V被知乎禁言一年左右。

    更多的东西可以直接搜索“飞鸟冰河 魏则西”,尽管身为局外人,我依然看不清这里面的道道。


    再聊聊纸媒吧,反正也写这么多了,我也顺手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

    一般玩家关注游戏的是什么?资讯、情报、游戏体验、攻略、秘籍,从现在的角度来看,除了内部人士之间通过电话或者短信的方式彻底隔绝网络之外,我想问的是:这些东西传播的速度有哪一种媒介会比网络更快?这些资讯、情报、游戏体验、攻略秘籍有哪些不存在于网络上?

    那既然更多的读者在意的是这些内容,那么做纸媒还有什么意义?

    或许发表更多有深度、有价值文章是一个不错的出路。

    但是,问题是:资本支持从哪里来?

    用钱运转的当下往往是残酷的:今天这些资本分给了机核,他们做出了更好的专题,明天这些资本分给了VGTIME,他们写出了更深度的专访;后天拥有这些资本的mrgamer死掉了,大后天拥有这些资本的有趣点关站了……说不定,下个星期《史丹利快报》也不再更新了。

    网媒已然如此,纸媒又会怎样?

    资本寒冬的最大受害者就是文化与传媒产业,作为受害者之一的我,现在除了另寻出路,只能等着这次寒冬慢慢散去。

    是啊,又到了白色相簿的季节呢。

    更新于 2016-12-09 01:13:12 5 条评论


  • 6

    歌德莱特寒灾废土跑团激情进行中

    QcloudNotFound肆零肆DK_Bill 等 6人赞同

    我不算老读者,08年年中才开始买大软。不过这个事情,也算是早有预料吧。

    当初大众软件如日中天,每月按旬分上中下三期发,上下旬刊侧重硬件和软件,中旬刊侧重游戏,全部买齐需要24元。后来改成月刊,直接和某杂志合并,还放弃了自己的刊号,售价也降到十几元。事情已经记不得那是哪一年了,只知道从那以后,大软变薄了。

    游戏剧场没了、攻略和游戏历史没了,就算这样还是没法承载原来内容的重量。连大软自己都报道过平媒和网媒的此消彼长,所以谁都清楚这一天不远了,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而已。

    如果说当年的大软可以凭借深度报道弥补时效性的不足,同游戏门户网站同台竞技的话,智能手机普及以后,它拿什么跟各种公众号和APP竞争呢?尤其是直播平台火热的今天,你延迟一个月报道E3怎么看都是死啊!

    至于说平媒和网媒,大可不必说什么“平媒已死”,只是被挤出主流地位而已。好比随着汽车、火车技术日渐成熟,作为代步工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的马匹。现在养马是标准的富人游戏,只在小圈子里流行。至于平媒的情况,大体如是。

    说实话,大软不是没有变革过,也不是没打算转型为电子版。08年-10年的时候,主打游戏的中旬刊风格几乎每年一换,鬼畜欢乐向到历史考据向都有,还把攻略板块做成了游戏历史科普——印象最深的就是《杀出重围3人类革命》那期,把杀出重围系列从1代到3代连同中间的手游都扒了一边,梳理出了整个世界观。不过在无数公众号、视频UP主和资讯APP的夹攻中,一月一篇这样的文章还是太少、太不够了。

    最后,敬冰河、大漠小虾、蓝星老爷、魔之左手、Say、张帆、小明斯基、坏香橙、海参崴渔夫和许多我一时想不起名字的编辑和记者;敬枫红一刀流、冰河洗剑、科曼奇复兴计划和许多我一时记不起名字的作者。谢谢你们,为我打开了游戏业界的大门。

    更新于 2016-12-11 18:28:08 0 条评论


  • 5

    叔音OKATU正版厨|死肥宅|隐藏HULK|混乱邪恶

    西园寺花火常夏弧寒 等 5人赞同

    1995年接触的大软,算是我这个岁数的玩家里面接触的最早的。

    那个年代实际上大软充当了计算机普及的一个媒体载体,自然在天朝的计算机不普及的年代,大软不仅功不可没,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且那个年代,大软还扮演着一个东西——游戏发行商

    很多游戏都找大软以增刊名义进入中国,为中国进口国外优秀游戏提供了一个旁门左道。

    在1995-2001年左右那会正是计算机纸媒百家争鸣的时候,那会得有几十种计算机杂志,原因刚才也说了,当时有电脑的还是少数,大多数人玩电脑都是靠网吧,自然纸媒成了获取资讯的最佳媒介。

    至少在2008年大一之前,我还是喜欢抱着纸质攻略四处看的。

    2008年之后,各种智能移动设备开始普及电脑价格开始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变成了,不会电脑却先用电脑的人,自然数字媒体会更加的方便。

    2011年之后,智能手机普及,阅读变得更加简单,直接判了纸媒死刑。

    而且,事实上大软自己也在作死,2008年是我最后看大软的年份,那时候我上高三,当时大软已经开始进化为“大众网游推销”了,各种收钱写枪文,大半都是介绍一些一年就倒的杂牌网游信息,质量也越来越差,而且大软后来的编辑都有奇妙的偏见,紧抱PC领域不放,却又希望涉猎家用机掌机等电视游戏领域,可是又对这个领域一知半解乃至充满偏见,多次出现低级错误,也让读者有所微词。所以这次休刊我是特别的漠然,毕竟大软也是自己走到了这一步。

    纸媒确实越来越不行了,不过也很怀念199X年代盼着大软增刊的游戏的世代,怀念2008年左右在百无聊赖的课堂生活中靠着一本大软过活的日子。可惜的是,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时候了。

    更新于 2016-12-08 22:56:45 0 条评论


  • 4

    一道师兄骨灰玩家。励志更新高质量游戏评测

    NotFound肆零肆张一般TheCruelOne 等 4人赞同

    《大众软件》的正式休刊,令人沮丧

    当年追刊,杂志一到手,就如饥似渴地阅读游戏评测及攻略

    个人感觉大软每一期的咨询丰富又新鲜,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篇关于介绍《无尽的任务》的评测,那杯可以喝掉的鸡尾酒(任务用品),令人忍俊不禁。大软里面的作者与编辑都挺优秀的,当年还幻想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写两篇游戏评测登上去。

    感情挺深,大软可是我那时候的精神食粮,现在看到它休刊,希望它只是暂时病了休养,调理自身,保全自身的同时预计下一步该怎么走。老读者们还在,大软肯定会以一种全新的姿态站起来,到时候先订一套年刊压压惊。

    平面纸媒的没落是时代推进的必然历程吧。现在的年轻人几乎都把手机当成第二生命,看纸媒杂志的人逐渐变少,倒是像游民星空、游戏视频博主这类网络自媒体正在崛起。当年平面纸媒的骄傲变成了现在想方设法保全自身的窘迫,不禁令人嘘唏。

    fbed7ee86fe1b9b6f036cf2a009f9933.jpeg

    更新于 2016-12-08 17:20:30 2 条评论


  • 3

    常夏

    我应该是从初中到高中买大软的。在大学以后就不太关心了。所以现在大软也走上了卖情怀的路了?噗...什么时候大软=纸媒了。

    最开始的时候,大软比起那时的其他电脑类杂志很平衡,有硬件相关,也有软件,有游戏,还有专业的正经内容。但是像上面的回答提到的一样,杂志内的内容渐渐开始变的不经看。硬件方面我并不是很关心,所以不作评论,但是在游戏方面的内容简直是一塌糊涂,充斥着一看就是厂商给钱了的“评测”,还有从来没玩过,不怎么感兴趣的某些游戏的”攻略“。有想法的记者文章几个月可能都看不到一篇。一本大软拿到手里,甚至打发不了10分钟时间。

    这也不是大软一家杂志的问题。有很多类似杂志都最后沦落到了“我为什么要买?”的地步。消息要滞后,选稿要照顾多方口味,最后还要填充一些软文广告,谁都要讨好就等于谁都不讨好。而一些坚持自己风格的杂志又因为过于小众,经济来源拮据,同样逃不过停刊。

    有些人会说纸面媒体的没落要归结于网络媒体的兴起,这种说法不能说不对,但也不是全部。如果你只有一种选择,那多少会提升你对他搞砸的容忍性。在有对比的情况下,读者对纸媒的要求会更加严格,活下来的人也会更少。

    发布于 2016-12-11 17:36:13 0 条评论


  • 1

    高云独立新游 Drift Tour 开发中

    乌拉拉 赞同

    貌似有误导大家觉得是要停刊,抱歉了。其实我只是在怀念那些购买和阅读(纸质)大软的日子。希望休刊之后重启的大软更加绚烂多彩。以下为原文。

    ————————

    2000 年开始看大软,那时我上初中,我会把大软放在课桌抽斗里上课时瞄着看。

    因为家里不支持,我只能把早饭钱省下来。

    我住在新疆的一个小镇,那里一共两个书报摊,每个月每家只进一本大软,去晚了就可能被人买走了。每个月初一、十五发刊前后几天,我下课都要去问问大软来了没。如果被人买走了,就一定要趁到城里补课的机会买回来。买大软当时对我来说还不只是钱的问题。

    看得久了,我竟然对编辑们产生了亲近感,通过文字,我熟悉了他们每个人。在这座几千人的小镇,除了他们,我找不到对游戏同样热衷的同好。大软带我进入了“圈子”,尽管我身处闭塞的小镇,能读到这些千里之外传来的文字,总让我非常开心。

    高中后零花钱宽裕了,也搬到了省会城市,大软一本都没落下。

    终于有一天,我跟父亲坦白了。家里总是准时出现的新大软,我过度使用的“借XX同学的”借口,还有书架上整年的大软书脊拼出来的图案,都深深出卖了我。那天我哭了,想起之前每个月都有一半的上午饿肚子,只为了买大软和其它两本电脑杂志(微型计算机和电脑爱好者),觉得很委屈(其实是矫情)。

    高中三年,我的旧电脑已经跑不动大多数大软上介绍的新游戏,家里也不肯升级,网吧里也没有这些“高端”游戏,加上住校的封闭环境,只能拿大软来解渴。一篇《丧尸养成手册》,我不知道来回翻了多少遍,跟同学们讲解 T 病毒和 G 病毒的感染阶段和症状。大软是我从枯燥学习生活中逃离的目的地,是我的精神食粮。

    上大学后,上网方便了,新电脑也能玩很多游戏,读大软的时间越来越少,渐渐也就不买了。

    毕业后我机缘巧合进入了游戏行业,回头看看,我跟身边大多数人玩的游戏,以及玩游戏的“姿势”,都不太一样。对游戏的热情和理解,都在工作中给了我很多帮助。而我从来没想过,其实大软对于我的职业生涯来说,还是一本启蒙书。

    一晃这么多年过去,突然听说大软要停刊了,心里有的只是遗憾。虽然已经很久不看了,但我并不想让这本曾经陪伴我六七年的杂志从此定格。商业社会显然并不总是按照我们的意愿运行,无数个我的离开正导致了大软的停刊,想到这里我越加唏嘘。

    当我偶尔经过书报亭,瞥见封面上四个熟悉的大字,我还会跟爱人讲我跟这本杂志的过往,我儿时的热爱和梦想。我知道那段日子虽然过去了,但只要我拿起这本杂志,就好像重逢一帮旧友,他们会带我回到那个被罚抄课文的下午。

    更新于 2016-12-09 17:31:55 0 条评论


  • 1

    lxilikepal

    天然卷毛 赞同

    网络时代平媒的悲哀

    转型太慢,错过了太多机会

    伤感+无奈吧

    发布于 2016-12-08 21:38:33 0 条评论


  • 1

    Tazys目前win党

    Arcadia 赞同
    最多就时代眼泪呗,电子化及伴随的普及化是长期的发展方向,实体平面媒体衰落是必然的,大家感叹一下事物变迁是好的,过于纠结就不好了。
    发布于 2016-12-08 16:55:45 2 条评论


  • 0

    由依喵杂食,日呆治疗中,steam同名

    纸媒体的没落是必然的,正如FM输给电视,电视败给网络,人们的需求多元化是必然的,然而每个行业都会找到他的定位。

    家里长辈就在做这个,现在的纸媒哪怕是XX日报等大媒体地方版主要收入也只能靠着“关系”搞来的房地产汽车广告活着这就是现状,等哪天X科,X桂园,X达等地产商上层突然想通了,把纸媒体的推广费用全给网媒X浪乐居之类的了,他们也就完蛋了。聪明一点的纸媒体好多年前就开始招多媒体编辑(微信微博APP)并希望自己的APP做大。

    正如我开头说的:每个行业都会找到他的定位,FM可以找到**的人们为他们服务,电视可以联系上真人秀节目组和电视连续剧进行首发打破网络的首发垄断,同样的,纸媒体也必将找到它的定位,而不会真正的消亡。

    更新于 2016-12-11 22:32:22 0 条评论


  • 0

    ELF2048前策划现评测

    大软之前,就有电软倒灶了。虽然很怀念,但是该走的就要走,总不能为了FC,从此不碰SFC之后的任何游戏主机吧,那不是傻帽吗?

    发布于 2016-12-09 12:10:02 0 条评论


  • 0

    衣钵游戏媒体编辑,路边馆子水准的厨子

    读者长大了而已,写了十多年稿,发现也没啥可感慨的。

    从媒体出来,再重新回到媒体继续做的人,我觉得更难。

    发布于 2016-12-09 11:28:53 0 条评论


  • 0

    西园寺花火智障策划 / 手残玩家 / 设计爱好者

    我算不上大软老读者,07年左右高中时开始订的大软,三年里一期未落,伴我度过了高中的美好时光。

    纸媒的衰落几乎是必然的,同期我在看的其它几本杂志,现在也都销声匿迹了。其实不止纸媒,互联网和电子化的发展,乃至时代的发展,让很多传统的东西都慢慢消亡了,在这快节奏的信息碎片化时代,我们这一刻哀叹唏嘘,下一秒就被其它琐事所淹没。我们能做的,只是用我们的方式记住它们,以期将来偶然翻到,又能想起当时的落泪和笑语。

    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从它诞生起就注定了要有消亡。对于大软,给我们很多人都带来了说不完的回忆和故事,对我来说是我的游戏启蒙之一都不为过。最好的,就是把它留在心里,剩下的都交由时间判断吧。

    有些文不对题,上面分析都很到位了。

    (其实我最早看大软可追溯到小学了,初中时玩仙三,还把图书馆里的上下两期攻略撕了下来,现在还在游戏盒里呢。

    发布于 2016-12-08 22:45:49 0 条评论


  • 0

    峤什么峤走天下路,游天下戏

    撇开情怀和适当的伤感,其实只是正常的供求关系的体现而已。

    和很多平面媒体一样,《大众软件》也没落了。这一类没落的背后无外乎还是那三个环节,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媒介已经明显落后,时效性太差,与此同时内容并没有出彩到可以让受众忽略媒介的层次。这不仅是《大众软件》的问题,诸多死掉或者濒临破灭的纸媒都可以套用。

    至于平面纸媒毫无疑问是在没落,但是不至于死。这个问题有点像是很早之前就有人在问:“掌机会不会消失?”当然不会的,只是市场越来越小,但是市场一直都在。

    发布于 2016-12-08 21:17:29 0 条评论


  • 0

    冷秦人game developer

    唉,高中买了半人多高的吧。

    果然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载体受到致命打击。

    发布于 2016-12-08 20:56:28 0 条评论


  • 0

    Seven_Lee7s动作游戏粉,fps与竞速无能,非画面党。

    不算是每期都买的忠实读者、因为中学上的是军事化管理寄宿制学校,校规很严也不能带手机,每天除了宿舍睡觉时间就是在教室里坐着。仅有的慰籍就是偶尔路过报亭时候买的大软,当然也有其他的一些游戏类杂志甚至报纸。一本杂志,可能全班男人传来传去每个人看好几遍。也算是一点温馨的回忆吧。

    我是很喜欢纸质书的,喜欢游戏,所以也买了很多游戏相关的书收藏。可是游戏杂志的缺点越来越大,休刊也是没办法的。希望也许将来会转型成电子杂志?

    发布于 2016-12-08 18:32:52 3 条评论


  • 0

    北小松悠人知行合一

    还好只是休刊,以后说不定还会出kindle电子版。

    传统平面纸媒的没落是在互联网新媒体冲击下的必然结果。

    2014年纸媒发展趋势分析

    http://www.hdcmr.com/bgfree50218.html

    我相信大众软件做出这一选择是明智的,不休刊就意味着亏损。

    纸媒是这样“阵亡”的   作者:王熙侬

    7月1日,云南的《生活新报》正式停刊。炎炎的烈日下,一批记者编辑聚集在单位门前集体讨薪,这家都市报已经拖欠员工薪酬400余万了。中国残联系统唯一的综合性、都市类日报就这样在一片唏嘘声中轰

    然倒下。http://cul.sohu.com/20150707/n416306405.shtml


    发布于 2016-12-08 17:18:04 0 条评论

  • 登录奶牛关账号即可参与讨论

{{question['follower_count']}} 个玩家关注

...

相关元素

相关问题

批评空间在Galgame圈是什么样的地位?

4人关注 1个回答

如何评价腾云智库联合译言出版的游戏文化类MOOK《第九区》系列?

1人关注 0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