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了文章 更新于 2018-03-07 19:42:04
借这次“大数据杀熟”的机会,再一次,强烈推荐《看门狗2》
这两天有个知乎问题非常火:如何看待大数据杀熟?
因为我现在在一家专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单位工作,因此对这一块更敏感些。
先摘录几个高票答案,看看所谓的“大数据杀熟”是怎么杀熟的:
作者:invalid s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8104462/answer/33542158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类似的手法多着呢:
1、根据地理位置定位,如果你附近商场少,那么就给你看到的商品加价
你周围商场少,那么你比价就不方便,生意搞黄的可能性就低;因此加价你也得买。
前好多年,美帝就有过“如果附近没有肯德基,就给用户显示更高的披萨价格”的案例。
类似的,如果发现你住在“富人区”,卖给你的东西不贵个两三五八成,对得起大数据吗。
2、根据你的消费记录,判断你是花的起钱的那种,那就给你加价
早就有很多这样的报道了,你们没看而已。
3、根据你以及你的朋友们使用搜索引擎搜索的词汇、时间、频率,判断你是“随便看看”还是“心里长草”甚至是“心急如焚”(比如家庭成员得急病之类),从而给你(以及你的整个社会关系圈)调整报价……
4、通过控制商品的可见性,引导你的消费选择
举例来说,我曾在某网商那里买电脑,根据CPU/显卡天梯图一个个算性价比;然后比较着比较着,发现自己能看到的商品越来越少了——以显卡为例,刚开始只列大牌子都十几页;后来哪怕取消全部搜索条件都只剩3~5页了。关掉浏览器也没用。
但是呢,这3~5页都是我倾向于购买的型号,价格也恰好在我的预期价位附近浮动。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商家根据我选中浏览、比较的各种产品型号等参数,知道了我的偏好和目标;然后只给看符合我意愿的。
看出问题了吗?
作者:丁卫锋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8104462/answer/33526313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高铁管家APP -火车票
酒店单位协议价
滴滴 -出行打车
亚马逊(美国)--书--早些年
三大运营商-手机套餐-老用户
淘宝-刷机票
携程-酒店机票
饿了么 --外卖-外送费
坂田--眼镜
百度糯米-电影卡
大众点评---电影票
淘票票 -电影卡
美团-飞机票-电影票-酒店
-------------------------------update1-----------------------
淘宝-运费险-搜索结果最低价排行方式
去哪儿-机票
飞猪-风景门票-2015
智行抢票链接
------------------------------update2------------------
京东 plus会员--领不到优惠券
英国------宽带车险
------------------------------update3-----------------
唯品会-银牌会员价比普通会员价高
Agxda-OTA,情况复杂,好难简化描述,自己去看吧-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8104462/answer/335323600
-----------------------------update4------------------
kindle unlimited-打折-新用户专享
-----------------------------update5-----------------
途牛-五年前--旅游套餐
猫眼app-电影票
一嗨租车
agoda --酒店
------------update6-----------
聚美优品
其实呢,在《看门狗2》里,也讲了一个跟上述情形及其类似的故事,而且还是主线任务,要想做完要花上很长的时间。
因为游戏时间久远,因此和游戏实际内容略有出入,如有叙述错误,请疯狂指正谢谢!
故事是这样的:某一天大姐头Sitara Dhawan听到自己小区的小姐姐说自己每月的保险账单成倍的增加,甚至直接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开销,不出意外的,多数居民都在抱怨这个问题,因此大姐头觉得要查一查这件事情。在玩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玩了各种连线游戏之后发现,ctOS 2.0内置了一个后门,这个后门会根据每个公民缴纳的保险金,在此基础上进行加价。稍有脑子的人都能想明白——其实游戏里也明说了——这都是数据安全外包公司BLUME搞得事情,于是马可仕
一行人一个人黑掉了BLUME的服务器,使得服务恢复了正常的保险缴纳金额。而ctOS方面则以“程序后门”为由向公众搪塞了过去,当然,那个只想着为自己捞钱的政府官员也成为这次公众事件的牺牲品。
而我想说的是,在现实世界中,这些也都只是些小伎俩。我的意思是说,简简单单收集数据之后再反馈假信息只是比较“温柔”的玩法,再狠一点的,莫过于挪用你手上联网设备的算力。
尽管现在我们每个人的智能手机、联网电视以及平板电脑等设备单独的算力十分低下,然而通过互联网(今天能达到300Mbps的4G+,明天超1Gbps的5G)强大的数据传输效率,计算这件小事也可通过数据传输,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庞大的计算力。
听着是不是很耳熟?是的,相信像是《大都会》还有《攻壳机动队》甚至是《Psycho-Pass》这样的科幻片已经在浮现在你的脑海中,但现实世界还没达到如此奇幻的地步,现在想要实现大规模的智能化计算还很远,然而现实社会中,已经有人通过挖矿病毒实现分布式挖矿了。
这看上去可要比《看门狗2》里的小打小闹刺激多了。
《看门狗2》通过这些故事的讲述,用一种叛逆的方式向玩家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大数据时代,维护普通人的数据正义在哪里?
据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称,2017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84亿——比2016年的64亿增长31%,而全球人口数量为75亿。2020年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204亿;半导体研发商Intel预测到2020年,全球数据量将会达到44ZB(1ZB=10亿TB=1万亿GB),而中国产生的数据量将会达到8ZB,也就是说三年之后中国产生的数据量将会占到全球的5分之一。
这意味着未来会有无数的设备连接上网,会有无数的数据被分类、收集、利用,甚至非法利用。
所以,尽管面对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有着许多技术与人性、技术与道德的问题需要去讨论,需要去解决,但我相信这才是每个当代公民最紧迫、最值得去考虑的事情。
Fay_Lee 1年前
感觉看门狗1里面的一个设计特别好,就是利用摄像头窥探别人生活的任务,每个任务的情节都在映射一些社会问题,可惜这一点在看门狗2里没有保留。
黑狗布雷特 [作者] 1年前
Fay_Lee 1年前
Regression 1年前
发布
果布林 1年前
我觉得2没1有趣。1代主角苦大仇深,剧情黑暗。2代剧情更像一群孩子在胡闹。
東雲閑 1年前
Regression 1年前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