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了文章 更新于 2020-11-29 19:55:06
如何创造一个有魅力的反派
文章涉及《鬼泣》《魔女之家》《生化奇兵》《虐杀原形》《口袋妖怪》《进击的巨人》的剧透,同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比较“民科“的理论,请谨慎且批判性的阅读。
一、叙事与交互
①被制度化的
《赛博朋克2077》的编剧tanislaw Swiecicki说过:“对任何能让我感受到强烈情绪的事务来说……越能触及人类情感的,引起的情绪就越强烈,而有时候政治就是其中的一种。我们真的很想做一个给成熟玩家们玩的游戏,所以它必须拥有这些元素。”
政治与艺术之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艺术的筛选与界定往往是被政治判断着的。这是因为公共的审美判断必须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相关联。
格尔尼卡
如果说政治是天,那么文化往往是自下而上的。“后浪”、“躺平”、”租鸡青一“这些词语渐渐揭示了一个社会群体的自我认知,再看最近的”打工人“则是以一个正面的、积极的且具有抵抗性质的传播符号成为了部分青年群体的共识。
安德烈·高兹:“他们拥有自己的文化特征,生活习惯、道德准则和价值追求。”
社会学家鲍曼说过:”伴随着物质世界的丰盈,相对匮乏取代绝对匮乏的程度逐渐加深,生产的重要性逐渐被消费的重要性取代。”相比于短视频的实时化,游戏更能让人系统性的接触、学习与理解。在后现代社会中,一切事物都可以表现为“被展现的图景”。那么意识形态,是很值得用游戏这种传播媒介来表达的。
许多玩家和游戏创作者都喜欢标榜游戏是不带有政治态度的,然而这一行为的本质就是一种对政治的表态。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如何用脚来表态的吧。
搜狐原文:https://www.sohu.com/a/398837502_100281683
这些年来每一款新游戏的发行,原教旨主义者无论再怎么抵抗,游戏都会深陷意识形态的泥潭之中。一股新文化势力被提上日程,维系着一种独特的异语,通过爱、希望、生活的美好、反常等等来使自身“风格化”,在我们欣赏的同时,作品中描述的异语逐渐被审美化了。
生化奇兵
游戏《生化奇兵》是一个讲述乌托邦毁灭的故事。Rapture的原住民是社会中的精英,同时Rapture提供充足的能源。乍看之下,共产主义在小范围之内被实现了。但事实上,即便是精英聚集的社会,也要有一些“下等人”去做“苦力活”。随着adam的走私和商品经济的复苏,乌托邦彻底陷入了悲剧。当我们操纵着主角来到这个Rapture时,真正的反派不只是单纯的一个人,而是一种系统、一种制度投射在他身上。
投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把自己心里所想的内容和感受,放到客观世界中。简单来说,主观感受掩盖客观世界。
如果说,我们对于乌托邦的想象,是因为主体性的缺失,在一个既没有权威,也没有平等,一个群体只承认本群体利益诉求,继否定其他群体利益诉求的基础之上的状态。那么,对乌托邦的恐惧可能是缺乏对未来秩序的想象,只能抱着尸体和陈词滥调去想象所谓的“有托邦”通过消极的否定,让自己如同西西弗斯一样,沉浸在想象中的推石头,无法自拔。
暂时咕了……对不起。状态不好……
②鬼屋效应
接下来,我要把比较严肃的话题彻底停下,回归游戏的原教旨主义。
③镜像效应
二、技能组设计
目录
Hafezurm 1年前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