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了文章 更新于 2020-09-25 18:13:06
不成熟的游戏杂谈——最终幻想9
如果要说起我最先打通的JRPG,那是《重装机兵4》和《勇者斗恶龙11》。 从我打通的这两款游戏里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新世代玩家了。我还不到20岁(截止至2020.5.26),从系列的新作品入坑,最后才转变为粉丝并且开始尝试攻略之前的作品。
这是笔者在击败超级任天堂《重装机兵·回归》中的诺亚时使用的坦克装备,从上到下分别为红狼坦克(7号车,原型估计是梅卡瓦),美制M1坦克(6号车,我看着挺像),白虎坦克(8号车,实在看不出来原型是啥)(吃我六发圣剑导弹啦!什么?220mm大地女神炮?那种又重又不好用的东西早就卖掉啦!JOJO!)
上图中的通关存档,是在通关了《重装机兵4》之后才出现的。颇有些遗憾的是,由于学业原因,系列的至高作《重装机兵3》我一直没有通关过。
但是另一个著名的JRPG系列的游玩对我来说并不是如此。这个系列就是《最终幻想》。
和其他的JRPG系列游戏不同,我的入坑作就是《最终幻想9》。(以下简称“FF9”)
和FF9第一次见面,我记得是高二那年。我刚刚买了PSP,但是感觉对上面的比较新的游戏却不怎么提得起兴趣。可能是之前玩的游戏都是偏向于大颗像素风格(比如我在2013年开坑的《火焰之纹章·多拉基亚776》),所以PSP上那些带有大量比较细腻人物建模的游戏,我不是非常提得起兴趣。而那些后来历代最终幻想游戏的重制版,总给我一种深深的廉价感。但是由于那段时间刚刚打通《勇者斗恶龙11》,所以一直在找别的一些JRPG。于是乎,FF9跳进了我的世界里。
我并不是所谓画质党,换言之,早年的游戏经历没有把我的眼睛惯坏。相反,我对画面的要求并不是那么的高,甚至根本没什么要求。我更加关注的,是游戏系统和战斗,以及剧情的合理性,连贯性。(这也是为什么我后来通关了铁人模式的《巫术》以及在不使用任何辅助升级手段的情况下通关《火焰之纹章》系列游戏)
说真的,FF9刚开始真的没有给我什么惊喜。一群盗贼盘算着去把一位公主救走,这实在是没什么。类似的剧情在JRPG里真的不少。但是由于有了《勇者斗恶龙11》的经验,我想:“应该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的。”
果不其然,故事在一开始就给了我一个小高潮。得知吉坦(Zidane,之后出现的所有中文译名将以天幻网推出的PS版游戏的完全汉化版为准。对!就那个Disk 3里面一群NPC的名字恶搞《水浒传》并且希德大公一开始中了变形魔法后被当作“螂虫”的版本!)要把自己绑架走之后,嘉妮特(Garnet)不但没有反抗,反而就这么接受了。
就这么接受了!?
你不是一国的公主嘛!?
接下来的故事我想我不需要多说了。斯坦纳(Steiner),比比(Vivi),芙蕾雅(Freya),萨拉曼达(Amarant),艾可(Eiko),阿馋(Quina),他们在这段故事里出现,把故事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
但是后面的剧情,我倒真的没有感到太多的触动。可能是在这之前看的小说什么的比较多吧。比如《三国演义》啊,《1984》之类的。
(期待我对着这游戏的剧情大夸特夸的同志们,让你们失望啦)
那这个游戏吸引我的地方在哪里?战斗。
老最终幻想的战斗一直都是整个系列的重头戏。可能是之前玩的JRPG都是纯粹的回合制游戏吧,所以最终幻想的ATB战斗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感觉还是挺新鲜的。对于当时的我来说,ATB战斗模式瞬间让我在战斗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东西增加了不少。在纯粹的回合制里,我对战术的思考方式往往是线性的。就是简简单单的“这回合我要干什么,敌人按照我的观察要做什么,我接下来要做什么”,通常来说思考深度不太会超过3个回合。但是最终幻想的ATB战斗模式立刻就让我的思考出现了发散。你不知道敌人或者自己的某个招数会在什么时候出现,你那时候又处在什么样的状态。更加考验我的随机应变能力了。再加上我不喜欢刻意提升自己的等级,这种随机性会因为生命值不够用或者魔法值不够用等种种不利状态而被再次放大。
如果说上面这点是使用ATB战斗方法的最终幻想游戏的一个通用特点,那么接下来的这一点对我来说就是FF9真正吸引我的地方了。
对最终幻想系列的人设一直有所耳闻,最初的几代因为机能原因,人物在游戏里呈现出的样子并不是非常的精致。但是如果能够看到概念设计,就能看出,基本是一群俊男靓女。
这张图片出自天野喜孝《最终幻想6》的设定集,啥都别说了,我站蒂娜!
一直俊男靓女会让人出现审美疲劳的。这种审美疲劳对我来说在接触到最终幻想8和最终幻想10的时候达到顶峰。(当然,《最终幻想6》的蒂娜除外,她对我来说是唯一的个例!)(王菲为《最终幻想8》唱的《Eyes on Me》也不在此讨论范围之内,兄台,你在想啥?那可是王菲!)对于我来说,FF9那种蒸汽朋克加上童话故事一般的画风才是真正的“幻想”。
《最终幻想9》阿馋(Quina)这种画风才叫“幻想”嘛!
《最终幻想9》嘉妮特(Garnet)为什么就没有人粉她呢!?
这种也不错……拿错书了,这张是小岛文美的
连人带方向盘一起飞出去了
总的来说,这点就完全偏向于个人审美了。我也知道最终幻想7、8、10等作在诸位心中的地位。但是游戏这东西,最终还是玩给自己的。
但是,也并不是说这个游戏就没有它的缺点了。并且,这个缺点差一点让我感到无法忍受。
在FF9之前被许多粉丝捧为系列至高作的《最终幻想7》,它的1997年版本,看起来是这个样子的:
额,乐高?
虽然说这张图片由于分辨率原因比较的惨不忍睹,但是还是可以看出敌人和我方的建模表面没有什么非常细致的纹理
风里好多沙子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3D建模,简直是我勒个去,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上面这张打上了防剧透操作的图,更加的痛彻心扉。(说不痛的,给我拖出去超究武神霸斩+创世+百万核爆+1~9级即死+1000条龙之后的龙之纹章一小时!)
但是在它三年之后的FF9,看起来则是这个样子:
人物肢体的转折处并没有出现1997年版最终幻想7那样的网球状物
战斗画面,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不管是敌人还是我方的建模,纹理和动作(好吧静态图像看不出来,大佬你可以去玩玩游戏)都比最终幻想7好不少。
考虑到一部分前辈心里对《最终幻想7》的感情,这里不继续放出各种对比图了。总的来说,感谢技术实力的进步以及对PS机能的不断发掘,游戏的画面以及音乐质量(硬件层面的音乐质量,音乐通道的使用方法啊,PCM采样啊等等,各种带有个人情感的音乐讨论不在其内,况且,植松伸夫的作曲没得说,就是单纯的好并且适合最终幻想系列)但是PS的硬件规格摆在那里,肯定会存在一个天花板,而我觉得这次FF9不小心撞到的天花板是读盘速度。
上图中专门找了一张战斗画面的截图。的确,战斗画面十分不错,的确达到了PS后期RPG游戏应该有的画面水平。但是如此精细的贴图,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容量不会太小。在维基百科上找到的有关PS的光驱速度的说明如下:
CD-ROM drive一栏,第二行(词条截屏来自维基百科)
我们可以看到,PS使用的光盘驱动器是一个2倍速度的光盘驱动器,最高速度为300KB/s,一般来说运行在150KB/s。读取速度不是那么快的光驱,十分精细的纹理,导致每一场战斗从开始加载到可以开始控制人物,需要8到10秒。这种读盘速度对于《巫术》这种战斗频率不算高的游戏倒还好,可以接受。但是这是FF9,战斗的频率比《巫术》高不少,尤其到了中后期的伊普森古城那一段和大后期的水晶世界那一块……Oh Boy。相比之下,这点最终幻想7比FF9好得多。如果看游戏节奏,那么最终幻想7的确可能更加符合现代人的游戏习惯。
我认为任天堂的《马里奥64》就是在使用不是那么精细的纹理和任天堂强悍的数据压缩能力之下才成功的把总容量压缩在了8MB之内
不过这对我来说,也只能算是白璧微瑕,而此瑕不掩瑜。FF9带给我的回忆还是正面的。感谢FF9,陪我度过了那段不那么美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