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了文章 更新于 2019-01-08 21:38:41
3.[读书笔记]《故事》(3):结构与背景
故事背景:时代、期限、地点、冲突层面
故事的背景是四维的——时代、期限、地点和冲突层面。 第一个时间维是时代。故事发生在当今世界、历史时期还是假想的未来?时代是故事在时间中的位置。
时代背景,在我的理解中几乎所有人或事物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这种影响通常能够带来由于外部矛盾带来的大情节。一般包括有:战争、和平年代、外来智慧生物入侵、第三类接触、种族矛盾、资源富足/匮乏、信仰的统一/多样化等等。
期限是第二个时间维。在人物的生活中,故事的时间跨度有多长?几十年?几年?几个月?几天?或是那种罕见的,故事时间等于银幕时间的作品,如《与安德烈晚餐》,一部描写两个小时晚餐的两小时电影。 期限是故事在时间中的长度。 地点是故事的物质维。故事的具体地理位置是什么?在哪座城镇?在哪些街道?在哪些街道的哪些楼房里?在哪些楼房的哪些房间里?
期限也就是这个故事中经过的时间长度。比如《秦时明月》的第二部中仅仅描写的是机关城内三天之内发生的一切事情,这是较狭窄的时间跨度。而类似《三体》这样,为了刻画宏观宇宙,其前后历经数十万年的演变,是非常宏观的叙事,也就拥有极长的期限。
地点是故事在空间中的位置。冲突层面是人性维。一套故事背景不仅包括物质域和时间域,还包括社会域。这是一条垂直的维:你是在什么冲突层面上讲述你的故事?无论外化于机构还是内化于个体,各种政治的、经济的、意识形态的、生物的以及心理的社会力量,都会像时代、风景和服装一样,对事件的塑造发挥着同样的作用。因此,人物设置,包括其各不相同的冲突层面,也是故事背景的一部分。
冲突层面图
冲突的层级被我很长时间以来用以作为衡量是否优秀作品的一大参考,然而现如今可能不得不将其权重降低一些,因为我发现即使是再低的冲突层面都能够反映出深刻、复杂的人性以及人类价值,当然,这前提是作者必须要对这种冲突有足够深刻的体悟和理解。
冲突的层级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各作者不同的冲突层级代表着作者对于该层级下的矛盾与冲突具有深刻体会,不同作者对于具体冲突级别的把控都会是有限的。
举例说,一般写作龙傲天文的作者会被限制在自己及其有限的所见所闻中,因而即使其描写的主人公即使再具有强大的力量,而实际上其冲突仍旧只发生在“人际冲突”的层面。即使主人公能够翻云覆雨、主宰天地命运,然而其实也不过就是几个人之间的小恩怨,只不过是把主人公的能力放到无限大而已,其本质的冲突是狭隘的。所以往往那一类作品的目标受众也是这一类不谙世事、空余时间较多的初级读者。这方面的例子有《善良死神》等,其弊病总是喜欢讲大型的集体刻画成个人意志的延伸,就是组织相当于更大的“个人”,并没有去刻画作为组织的复杂性。强调个人能力,夸张个人的影响力是另一个方面的问题,这类作品总是借夸张的个人能力突显个人成长的效果,十分契合部分读者在成长阶段对于成长的渴求,因此就忽略了个人能力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的局限(然而事实是,个人能不能成功,虽然要看个人能力,但是也要讲历史潮流嘛)。
另外一点就是,在一部作品中同时涉及到多个层面的冲突是非常困难的,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作者必须要对人类社会本身的架构,或者是人性的本质,都需要有较深刻的理解。从独立个体的人而言,人类具有的复杂情感混合了理性与感性;作为社会机构,人类的集群构造起的社会结构(比如:(封建、独裁、奴隶制、集权、议会、民主、共和、名族、资本等))对每个人类个体都有极大地限制,每个人都需要遵守既定的规则。而对于这个规则中的弊病,每个个体单独来看都是无力抗争的;从环境冲突来说,宇宙运行的客观规律是产生这种层面冲突的基础。比如资源有限性导致人类需要星际移民,衍生出“黑暗森林法则”等,这就是产生了全人类的生存与有限的资源之间的矛盾(再如《流浪地球》,就是太阳对人类的威胁与人类的生存诉求之间的矛盾)。上升到这种层面的作品探讨的是人类共同体所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格局更大,更具吸引力。
你的故事是否聚焦于人物内心的、即使是不自觉的冲突?或提高一个层面,聚焦于人际之间的冲突?或者更高更广,聚焦于与社会机构的斗争?甚至再广泛一些,聚焦于与环境力量的争斗?从个人潜意识到天上的浩瀚星辰,穿越生活的所有多重体验,你的故事可以定位于这些层面的任意一个或任意组合。 冲突层面是故事在人类斗争的层级体系中的位置。
而类似《魔兽世界》这样的奇幻史诗则与一般的幻想类作品不同,他的冲突层面既囊括了主要人物的内在心里矛盾(迦罗娜的双重间谍身份转换),也有环境力量(邪能让德拉诺星球资源枯竭)、社会机构(联盟和部落)的大矛盾。因此它的故事是涵盖了微观与宏观的,既有大情节,也有小情节。这使我想到一个问题,即不同的冲突层级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当宏观的冲突层级存在时,微观冲突的着墨力度会减小。因此即使是不同冲突层级相互融合也必须确定其冲突的重要程度,从而给不同的冲突形成一个重要程度分明的优先级序列,以此来安排不同冲突的着墨力度与事件篇幅。 例如在《云荒纪年·隔云端》中,作者以“空桑部族”与“冰族”之间的种族-高冲突层级为背景,着墨刻画了几个重要角色的内在冲突和矛盾,以及他们之间形成的复杂的人际冲突。 《独立日2·卷土重来》的背景是整个人类社会与地外文明,刻画了飞行员、科学家、工程师、总统等多个人物,在外星人入侵的时代形成了一系列的故事。然而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够很容易发现外星人入侵与友好智慧文明与人类之间仅仅存在简单的二维关系处理:敌对/友善,而不存在无穷复杂的中间地带。如果我们除去耗费最大功夫的精致、壮观的特效,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个故事等同处理成三个非洲土著部落之间的纷争。我们抛去本片所灌注给观众的宏大时代背景,其内里的冲突层面也完完全全就是三方势力之间的牵扯角逐,因此在这里我可以断言:冲突层次与时代背景是完全不相关的。
《摩合罗传》中,小到人物自己的内心冲突(紫羽从对流火的矢志不渝,到放下对他的情感,由对破邪的可怜到喜欢破邪。到底是随遇而安还是继续对流火的执念,这就是明显的一对自我矛盾冲突。每一对情侣关系或者**/好友关系中,都存在这一的矛盾。如:无双始终背负着璎珞的前世记忆,然而内心实际上渴望的是自己本身的认可。所以她总想把自己和璎珞这两个身份分开,正因如此,才不会轻易接受流火对她的爱意)、人物之间的爱情牵绊(比如流火、璎珞、紫羽、破邪之间),大到一国之内不同势力之间的斗争,再大到岑昏、凌日等人对于创世/灭世的宏愿,他们想要用灭世来创建新的秩序,救万民于水火,在他们看来这也是一种慈悲,但是这本身与八部众所坚持的护世之道冲突,这种冲突就是众生与岑昏的冲突。正因为这本书覆盖了多个层次的冲突,才使读者对故事能有多个层面的思考,使整个故事更立体可信,因为真实世界就是充满了从小到大的各类冲突的。岑昏就代表了佛陀的恶念,与佛陀的本愿冲突,但是同时也代表着更高社会阶层的天神对人间界的冲突。 《投名状》中三个**之间的关系属于朋友层面的冲突。又由于时代背景是处于清朝末期,官场的****、慈禧的骄奢淫逸都处于巅峰,才奠定了三人的悲剧命运。慈禧需要有人来剿灭太平军,但是亲信子弟各个贪生怕死,没一个能打的。所以,假借外族、借刀杀人就是顺理成章的选择,因此过河拆桥也就见怪不怪了。英雄可能血洒战场才能立下汗马功劳。而手握重权的既得利益者,却能够在这腐朽封建的社会框架下悠然得意,运筹帷幄。这切实的突出了封建社会的弊病——极端的集权主义,导致所有人都会被坚固的权力阶层所控制,就连官场中的人也是一样,始终无法摆脱。这又使我想到《云荒纪年·太史阁卷》中的一段,云荒世界的中州大陆由太史阁记录空桑王朝的历史,每一代帝王都会文过饰非,重写历史。围绕着太史阁这个特殊的角度,隐射出封建社会、朝代更替的必然悲剧规律:凡勇者皆想称王,成王者又不可避免地党同伐异,以稳固统治为目的。这期间使用的各种手段总会积压民愤,最终成为待宰的恶龙。“城头变幻大王旗”,几千年来朝代更替的腥风血雨,不过就是在这个体制之下的必然规律罢了。只叹黎民百姓只能被动受池鱼之殃,成为动荡乱世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