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了文章 发布于 2018-06-21 06:03:04
游戏行业的100种死法(五)
《凡人物语》
A君出生在一个二线城市。
初中时,网吧成了他和同学消磨时间的最好去处。
大学时,在宿舍里开黑也是必不可少。
毕业后,本专业的工作不太好找,他换过好几次工作,中介,麦当劳,卖保险,都尝试过,但是都干不长。
有一天一家游戏公司给他打电话通知他面试游戏策划。
“游戏公司?我对做游戏一窍不通啊?可以吗?”
公司在一个小区的民居里,是老板直接面的。
说是老板,其实这个公司目前也才只有3个人。
老板以前是做渠道的,虽然没做过研发,但是也算是同一个行业的人。
老板坦言,他自己也是摸着石头过河,问了问A君都玩过什么游戏,就让他明天来上班了。
就这样,A君踏入了游戏行业。
一开始的日子过的很快,每天A君都要学大量的东西,最初他只是负责维护一两个excel表格,很快他就开始做UI,跟程序沟通细节,找美术改资源等等。
一年时间,公司有两款游戏上了线,都是规模很小的休闲游戏。从第二个项目开始,A君几乎包办了所有的策划工作,看着自己做的游戏上线还是给了他不小的成就感。
由于游戏的收入不太好,老板某天突然宣布公司不做了,大家散了吧。
这份工作的薪水非常低,所以A君也并不怎么伤心。他相信凭借着一年的经验,很快就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好像一夜之间,无数的游戏公司突然出现,忙的时候A君甚至一天要跑三个面试。
很快他就找到了一家看起来比之前正规的多的公司。
这次这家不是租的民居,而是处于临近地铁的写字楼中。
老板说公司还有其他业务,资金非常充足。主策划是大公司出来的,非常有经验。
这位主策划成了A君的“师傅”,师傅常常会传授给他一些经验和设计理念,有时他琢磨了很久也想不明白的东西,师傅一两句话就让他茅塞顿开。A君非常崇拜和羡慕师傅,常常向他讨教。师傅建议他有空的时候补一补家用机游戏,还有市面上的流行游戏,感觉A君玩游戏太少。
这家公司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加班情况比较严重,由于老板经常和业内大佬打成一片,经常说
“游戏公司就没有不加班的,加班加点况且不一定能成,不加班岂不是更没戏?”
A君每天晚上到家就将近11点,周六还要常规无偿加班一天。对于游戏业界来说,这种加班强度算是见怪不怪了。
回到家,A君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睡觉,哪还有时间和心情去玩游戏补课呢。
公司的项目接二连三的上线,有的收入还可以,有的就不怎么样。收支基本持平。
在这家公司加班了两年以后,A君实在受不了持续不断的加班,提出了辞职。
此后他又换了好几次工作,都是规模很小的公司。尝试着给大公司投递简历,往往也过不了面试这一关。
用人单位觉得他年龄比较大,缺乏系统的策划训练,游戏面窄而且缺乏深度,对于市场上成功项目也少有深刻的理解。
一转眼,几年过去了。在老家的同学们都已经结婚生子,有的孩子都上小学了,但是A君甚至连谈女朋友的时间都没有。
就算有时间,又有几个大城市的姑娘能看上一个精神萎靡勉强糊口的外地小伙子呢?
在父母的压力下,A君回到了家乡。
通过相亲成了家,在亲戚的帮助下在一个国营企业安定下来。
回想起做游戏的那段时光,A君感觉自己好像做了一个很长的梦。
在那个梦里,他似乎有机会进入另一个世界,在那里日进斗金,香车美女都近在眼前,好像稍微加一加班,做出一个他们所谓的“爆款”,就可以一夜实现*丝逆袭的传奇故事。
那个梦里的人们又好像离他很远,他们讨论着他从来不曾玩过的“经典游戏”。谈论着远在世界另一头的传奇厂商制作的世界级产品,甚至好像还经常和身价千万的投资者在星巴克里谈笑风生。
在梦里,老板永远在描述公司的宏伟蓝图,主策划总是能冒出一些他从来没听说过的设计理念,程序同学能满足他提出的所有需求。
似乎他只是缺少一些运气,有时他也会设想自己的某个“创意”如果真的做成产品,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爆款呢?
A君闲的没事琢磨这些有的没的,游戏业界消失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底层策划,与此同时,还有几百个人削尖脑袋试图顶替他的位置。
------------------------------------------------------------------------------------------------------------------------
后记:
由于行业的极速**,游戏公司的每个岗位都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但是在游戏制作的铁三角中,只有策划的能力水平是最不好评估的。
程序和美术的水平只要稍微做上一两周,就可以了解的清清楚楚。
但是策划的水平,可能不到游戏上线,就根本无法验收。
更何况大多数游戏公司的老板也没几个人懂游戏设计的。
上面这个故事中的A君遇到的问题,可能每个策划都会或多或少的遭遇:
- 缺乏系统的策划训练,一线上都缺乏有经验的策划人员,社会上的培训机构里老师的水平也很难保证
- 游戏设计的理论改变太快,今天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理论,明天可能就被颠覆。
- 游戏市场的风向完全无法预测,一两个标杆性的产品就可能改变整个市场的格局。
- 普遍缺乏游戏方面的大量经验积累
- 其他方面的涉猎(如电影,漫画,动画,经典文学,音乐)也普遍比较欠缺
- 由于加班情况严重,缺少自我提升的时间和精力
- 普遍收入不高,难以吸引高级人才
以上这种种情况,造成业内的资方普遍缺乏对策划的信任感。
再加上如果真的做成了产品,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设计,策划很快就会拉着核心团队,拉投资自己组建公司。
由于对策划的能力无法准确评估,再加上不信任,山寨成为主流也就不足为奇了。
dogsama 1年前
发布
Saaya 1年前
仿佛看到了自己,以及可能出现的未来
发布
ShadowPriest 1年前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