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了文章 发布于 2018-05-03 17:56:39
为啥我一直认为“玩中学”是可行的--《如何学习》读后感
一、《如何学习》--内容结构
这本书主要分四个内容:
1、大脑记忆的原理
2、事实性记忆的技巧
3、抽象思维的技巧
4、利用潜意识的技巧
其中2、3、4部分主要是对第一部分原理的扩展。
关于书中知识点整理推荐看这篇文章
二、记忆产生原理--五感产生新记忆;旧记忆链接新记忆;新记忆修改旧记忆
从原理开始讲,记忆是分存和取两个部分,存是指是否记住,取是指用的时候能找到记忆。
存的时候场景信息、”钩子“越丰富,取得时候就越顺畅。取的过程也会产生新的记忆,循环往复。
大脑有独特的脑区负责处理特定感觉,大脑提取记忆时会改变触发条件,甚至修改记忆本身。
1.记忆是分区块存储,一段记忆存储在大脑不同部分,对不同脑区产生的联结越多,越容易记忆,最有效的方式是与已有的深刻记忆产生联结,记忆的同时也会把记忆触发条件记进去;
例:
意外产生情感,情感加深记忆,记忆与大脑情感产生联系,如结婚、生子等场景在人的一生中往往就一次;
2.涉及大脑区域越多,涉及越多的五感,越具体的学习方式效果越好,又因为记忆会携带应用场景的触发条件,所以工作经验是入职时候最看中的一点,因为工作中的触发条件几乎相同;
直接经验虽然是效果最好的一点,却不是效率最高的学习方式,熟练者和专家的学习方式和新手大不相同,主要是通过已有知识联系新知识,把新知识归纳进知识体系中提高学习效率,如职业棋手复盘棋局。
联觉
联觉将看似不相干的感觉实体做了任意的连结,譬如颜色及数字,而隐喻则是将看似不相干的「概念领域」给连结在一起。联觉是每个人都拥有的能力,只是程度不同。
《记忆大师的心灵》
三、为啥我认为“玩中学”是可行的--初学者用游戏学习效率最高
1.如果在原有记忆上产生联结是最高效的,那么为了提高效率,我们应该尽量把学到的知识输出,那么我想到了两个方法
a.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b.用书中的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
c.求助老师,把自己的”不相关“的经历记忆联系起来,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如
2.如果产生更丰富的五感联系能加深记忆,那么我认为游戏、模拟训练的效果最好。
因为初学者对某领域的了解几乎等于零,那么就不能使用记忆链接的方式来加深记忆。
因为对初学者对学习中领域的理解太浅,没办法进行知识迁移。那只有通过学习过程中,增加五感信息的方式来增加学习效率。
结论:
对初学者,学习方式效果排序:
a.模拟训练、游戏
b.视频
c.图文
d.文字书籍
e.音频
奇诺琪丝 1年前
彭达 [作者] 1年前
彭达 [作者] 1年前
奇诺琪丝 1年前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