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原创我就剁手——谈橙光赛季

alpacanist

撰写了文章 更新于 2017-12-19 05:16:36

评论 26

琪露诺 1年前

从业界的角度,我还是赞同远古之风大大的一句话:小众游戏不会死的。同样就算大众文字游戏走向了悲剧,只要人类的创造力还在,就不至于那样悲观吧。当然看着整个业界走向奇怪的方式也不是什么舒服的事,关于这点我觉得和现有的众多游戏不懈加入非内容成分共通(包括但不限于每日任务、体力机制、课金抽卡和好友社交等)。我甚至不愿看到非游戏内容成分的大行其道,但相信有些东西就算再惨应该也会活到最后。

alpacanist [作者] 1年前

@琪露诺 ‍ ‍ 我只是希望环境能好一点,文化产业不要变成 ip 菜市场、资方垄断,原创者得到一点尊重。橙光现在这么浮躁,多半有投资方的因素。这算是现在的中国文化病吧。

琪露诺 1年前

@alpacanist ‍ 能做一点总是好一点,支持……

汪汪仙贝 1年前

前来点赞。

的确目前这种形式对原创性的打压是十分严重的。如同文主在第一篇中说的一样,橙光的方向是“从UGC中选拔PGC”。赛季对于橙光来说,更多的考量在于“吸引眼球,提升参与度”。而对于作者来说,更多的期望在于利用赛季“练手、提高工具使用水平、提高粘度”。只有符合橙光方向的作者,才能够得到官方更多的资源,进行更好的“创作”而非“制作”。

虽然中层的用户改编之风泛滥,但是橙光最火、最赚钱的作品肯定是原创作品(仙泣、官居几品等)。橙光的经营方向是“大众流行文化”,出于商业因素的考量,没有给小众作品、低收入作品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换句话说,大多数普通橙光用户不具备创造利润的条件(不管是设计上的、剧本上的、素材上的问题)。因此赛季更多的是希望提升作者的水平/遴选有潜力(赚钱)的作者,而不是靠赛季作品来赚钱。

橙光对于作者的最终目标是“能制作大众流行文化,并熟练使用橙光工具”,与“能制作好的文字游戏”确实是有很大差距的。

至于真正的“原创好游戏交流平台”,能否用这种模式构建,怎样的商业模式更好,还要等各位一同努力来试验了。

PS:关于赛季还有一个,多少算点补充。就是因为字数超额或者其他原因退赛的作品,如果收入已经抵清奖金,则著作权归还作者。

alpacanist [作者] 1年前

@汪汪仙贝 ‍ 感谢意见,对于赛季的目的,我也部分赞同你的看法,即用于提升参与度。随便看了看几个赛季出身的作者,几个作品之间人气相差挺大,和时间也没有相关性,说明赛季确实能让作者学习到一些玩家喜好。
不赞同的部分是,最赚钱的虽然是原创作品,但它们的人气大部分来自早期积累,从赛季里走出的大多是底层签约作者。而且文中我也提到,制作者的编剧身份也在消解,剧本作为资源出现在市场上。如果赛季希望选择有潜力的制作者,它不应该让有原创能力的人和改编剧本的人共同竞争,而不给前者优惠。
典型的改编作者,有一个做了29个游戏的,其中20个是改编……最新一个在榜单顶端。
如果橙光走向 ip 改编,也不一定就不赚钱吧。
关于原创好游戏制作平台,说实话,如果橙光没有触及著作权这一底线,我个人觉得还行。钱什么的已经无所谓了,只要它能尊重作品

汪汪仙贝 1年前

@alpacanist ‍ 嗯,能否培养出好作者从而进一步制作出好作品,甚至制作出像仙泣、官居几品这样的全站级作品,光靠赛季还是太单薄了。应该有更多,更丰富的培养模式和发展路线来进一步提升拥有一定“制作水平”的作者,提升他们的“创作水平”。而且赛季的确对“原创作品”是不公平的。
PS:目前橙光有一个“橙光培训生”的项目,课程包括从游戏原理到艺术手法林林总总的部分共两个月课时,不过目前大概还是准全职独占中... ...

alpacanist [作者] 1年前

@汪汪仙贝 ‍ 练习生项目……看了看文档,发现是要全天候在线,给全职作者做学徒也就是给他们的游戏打杂。也是一种模式吧,我觉得也挺苛刻的。

E_G_Otacon 1年前

之所以柳柳老师能把规则定得这么不公平,是因为橙光已经不再是缺乏原创内容和作者的小站了,而且他们也不是很在乎作者出走,谁走都行,哪怕是KOL,立马就有新作者补位。而签约作者因为和橙光利益挂钩,也很少因为不公平发声,顶多是通过编辑来沟通。一大堆小作者又迫不及待的想着签约,只知道能拿钱,根本不在乎这些规则。
至于流水线制作游戏,据我所知这是橙光一直想要的模式,从UGC转为PGC重要的一环。从各种作者培训和打分机制就能看得出,全职作者的目的也在于此。至于对于一个平台好不好,就仁者见仁了。
改编小说和原创一期参赛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是想多了,策划的时候就应该只是没有考虑到平衡性的问题。

alpacanist [作者] 1年前

@易购Ego ‍ 我之所以想到原创和改编的问题,是因为 p 先生打的“电影导演”比方,我想他那么说,就表明根本没考虑还有原创作者,当时还很奇怪。不考虑平衡性问题,就是默认忽视原创者的权益了嘛。
作者平台关系其实不需要多说了,唉本来我也没想写这种东西,说好的介绍橙光文化、研究女性游戏观念呢……(

Angeliclovewind 1年前

@易购Ego ‍ 我只是佩服你还能叫得出老师二字。我是原来66rpg的参赛者,对柳柳的种种作为早已见怪不怪了,所以你们橙光现在出了这样的事情我丝毫不感到惊讶。

E_G_Otacon 1年前

@Angeliclovewind ‍ 老师这个称呼现在还值钱吗...

dhsfoiyeoaq 1年前

我也认为橙光搞赛季就是为了鼓励出大量快速而熟练的工具制作者而已。但比较遗憾的是,网站上最受玩家欢迎的作品与制作能力并没有太大关系,而是与故事情节、主要人物的性格魅力或者是新奇的体验有关,20万花以上的高度成熟作品都没有太多酷炫效果就是实证。也就是说,在橙光这个文化语境里,原创才是最吸引人气和付费的,但柳柳却仍然将规范的制作水平看得更重要(从最近要求大量游戏改经典可以看出,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条条框框,每一条都在劝阻作者进行自我的艺术创新,每一条都在鼓励作者打造流水线作品)。支持A君继续在奶牛关这里发文,橙光作者们一直很缺乏一个团结的平台来进行讨论,很想知道A君对于最近橙光以广告资源来鼓励作者签订出让著作权的新合同有什么看法。

mulhull 1年前

@何所尽‍ 上周刚遇见个事。有个全职作者作品完结并且按照经典要求修改后,原定于25号编推。24号的时候编辑通知她第二天要上编推,但需要她先签订新版合同。这位作者没有同意。25号时,原本给她的编推换成了别的游戏,当天签约群内发布新公告,说即日起完结后的二次编推机会仅限于那些已经签了新合同的作者,并且完结超过三个月就无法再申请二次编推。作为全职作者,游戏的著作权本来就是橙光的,这样橙光还不满意,还要强迫作者把未来十年的作品的著作权也给橙光,否则就要雪藏作者的作品。前天这位作者为了作品的曝光率只能同意签订新合同,然而又告知她12月、1月和2月的编推已经满额了,到了3月份她的游戏就不能编推了,问她愿不愿意和别人挤同一天(正常情况下一天只有一部编推作品)。作者无奈同意。之后不久又告知她,和她同天的作品是爱奇艺的灵魂摆渡,橙光不想得罪爱奇艺,于是取消了她的编推。然而作者已经签完了新合同……

dhsfoiyeoaq 1年前

@callender‍ 就是一场“确定”与“不确定”的较量。“确定”的是自己肯定失去的著作权,“不确定”的是自己将会得到的有限的广告资源,何时得到,得到多少,其效力有多少。当作者们连基本的谈判的权利都丧失时,也只能像是站在风口上一样,命运完全交由他人决定。其实游戏的宣传方法有那么多种,何苦来呢…………

alpacanist [作者] 1年前

@何所尽 ‍ 感谢讨论。1、确实,到目前为止是原创最赚钱,但是这究竟是原创本身有优势,还是作者积累的粉丝红利,还有待观察。网文界的作者是专攻剧情的,一旦他们进军剧本市场,不知会怎么样。2、游戏的制作技术和演出水准不是最重要,但可能慢慢变成一个前提条件,个人认为这是经典规定的目的所在,虽然采用手段很一言难尽。毕竟,早期作品受限于时代,看上去才比较简陋。……说到底,作者和橙光的关系很难定义,我现在想,它爱怎样怎样吧,就是不推荐有原创野心的作者签约而已。

alpacanist [作者] 1年前

@何所尽 ‍ 关于广告位资源,我说这是必然的举措,因为供已远远大于需。因为不缺类型作者,橙光可以不尊重作者,采取粗暴的管理方式;作者因为信息不对等、缺乏**意识、对橙光过于依赖(素材、渠道方面)而暂时别无选择。

dhsfoiyeoaq 1年前

关于“电影导演”的说法,我想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编剧”,导演在影视组的地位可不会低于总制片人,而我们国家的编剧地位倒是颇为尴尬。编剧没有著作权,依靠以集数计算的工资为生,进行的创作也是在投资人、制片人和导演的要求和指导下进行的,自己并没有什么发挥的余地。这和现有的橙光全职作者很像,收入只是橙光发的工资或奖金,在PD的指导下快速完成作品,无法拥有作品的著作权,但可以得到官方的大量宣传资源和购买素材的资金支持等等。这种做法其实有利有弊,利处是早期就能有较好的顺利发展,弊端在于生产的快餐作品太多,无法为自己积攒下一个值钱的大IP资产,除非有毅力有决心去培养一个连贯性一致性很强的deep ip,遗憾的是目前为止这么做的人并不多。现在这个文化ip大爆炸的时代,橙光还在鼓励自己的爱将去搞速成品,真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alpacanist [作者] 1年前

@何所尽 ‍ 电影导演这个说法是 p 先生提的,他的意思应该是理想中的橙光作者只负责统筹素材(剧本、图像、音乐、系统),也就是负责“演出”一部分。现在作者当然被压榨得更厉害,因为制作人和剧本的身份还没有脱离。可到了那时候,作者也就是一个螺丝钉而已,游戏变成各个细分素材市场的合作结果。
因为众所周知的、国内市场太不健康、环境太不友好的缘故,个人想打造出好的 deep ip 越来越难了……事实上橙光也处在文化产业链的中游,被上头的大公司和政策压榨,反过来压榨作者。在中国,文化野心这些东西,现在也就是奢谈

mulhull 1年前

@alpacanist ‍ 个人无法认同p先生所说的统筹素材。橙光软件说到底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和unity3D或者rpgmaker并无本质的区别,它节约了编写游戏程序的工作量,但不等于游戏程序就是橙光编写的。橙光不承认作者的著作权,最根本的是它不承认作者有编写程序的能力。至于作者有没有编写文案的能力,可能只是橙光单纯忘记去考虑了……毕竟橙光理想中的未来,是没有人原创文案的。

alpacanist [作者] 1年前

@callender ‍ p说的是(橙光高层想出的)一个理想状态,不是事实,事实当然是作者还在辛辛苦苦原创、搬砖。我想橙光程序部分的版权应该是指构成工具本身的代码,加上作者自制系统,而后者也正在模块化(通过模板分享),是而有“导演”一说。在橙光决策图景中,作者的能力预设为最低,即能够使用工具,其余素材都由橙光提供。近来的小说库就是剧本分工独立出来的例子。不承认著作权的意思,就是认为这种“作者”的原创比例太低了,基本等于富士康员工。所以橙光理想中的未来,是写剧本的卖剧本,画图的卖图,什么都没有的制作人卖苦力。没有人有著作权,都是流水线员工。

mulhull 1年前

@alpacanist ‍ 作为当年参与了黑科技模板活动的一员,我感觉橙光高层的这个理想是极其不切实际的。橙光的导入模板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比如导入后的数值处理做的不够理想,很容易发生冲突。又比如模板制作者和模板使用者不接轨。比如橙光经典商城模板,编辑自认为写了个简单易懂的模板,实际上大部分作者完全看不懂,面对动辄190+或者260+的事件列很容易抓瞎。此外,即使要实现橙光所谓的资源调配,也需要作者有足够的编程能力——这个编程能力不是指懂得C#或者java,而是具有通过应用工具来实现字符串、子程序、循环、for条件判断等基本程序功能的能力。而实际上,国内很多程序员的工作,也就是运用已有的模板、控件,再加上一定的整合能力,来创造一个软件。使用的素材,大多也就是商用授权,并非自己创作。那么为什么用别的工具来实现这个目的,叫做原创,而用橙光,就不叫原创呢?这是我主要质疑的地方。

alpacanist [作者] 1年前

@callender ‍ 是的,大部分情况下黑科技都会冲突,关于这个我认识有人搞了套底层架构,可以统一加载插件,就是没法推广……扯远了,总之搞得这么复杂,都是橙光不开放脚本接口的锅。这个锅,也导致作者编程完全就是劳动密集型的操作,每开一个坑都要自己定制一遍底层系统,所以我同意你的观点,目前每个作者都至少应该拥有自己系统的著作权。
但关于软件开发的问题,毕竟很多库、组件都是遵照自由开源协议发布,而橙光定位自己是商业软件,还提供了 host,这样在版权细分的时候,它就可以进行议价,通过自己的服务获得一定的分成——应该是这样子的。以前的分红,也是这么个逻辑。现在,橙光也并非不承认原创部分,但它想把这事变成“委托创作”类型。就像程序员的工作成品,因为雇佣关系,著作权属于一个公司那样,橙光从提供服务变成了组织创作。暂不评论前景如何,我是这么理解的。
游戏这类混合型艺术品,本身就充满了版权纠葛,现在国内的法律还没有很好地顾及数字艺术品。橙光为了简捷、牟利(获得 ip)方便选择了一刀切。
我个人比较关心的问题是,橙光的经营策略急掉头之下,作者有没有能力/必要站出来和橙光谈判?如果不能,问题在哪里?从橙光走出的游戏制作者,以后能选择怎样的路?橙光非得这样吗?

mulhull 1年前

@alpacanist‍ 委托创作这个事,我个人认为是一种可行的商业创作方式,也并不排斥。可问题在于,即使是橙光的全职作者,也谈不上进行委托创作,因为橙光根本没委托给作者什么。像功能需求、项目说明文档,这些东西完全没有。仍然是作者自己出游戏策划案,自己写大纲,自己写素材需求,自己找人外包美术和音乐。更何况橙光的普通签约作者,创作什么,怎么创作,橙光从来不闻不问。那么既然根本没有委托,委托创作又从何而来呢?以委托创作为理由剥夺作者的著作权,在我看来是完全站不住脚的。但作者被橙光这样盘剥,也是完全没有出路的。首先是法律上得不到支持,缺少合法依据起诉橙光。另一方面打官司所需要的时间和金钱,也是一般作者负担不起的。而换网站也不太可行。固然世界上有比橙光更好用的制作工具,却没有比橙光更成熟的中文自制游戏发布平台。

mulhull 1年前

@alpacanist‍ 从橙光离开的作者所需要出路,实际上是一个提供稳定的盈利途径的自制游戏发布平台,以及一个能和这个平台对接起来的无需代码写作的游戏自制工具。我也在努力寻找这样一个出路,但目前没发现中意的。

登录奶牛关账号即可参与讨论

alpacanist 的更多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随便写点,一个大纲。此权力,是泛指的 Power。 前段时间,找来相当多的网戒所和“书院”的资料研读,其中包括《战网魔》和触乐的一系列采访,以及09年左右的新闻。我这么做,是因为从去年读到触乐采访伊始,就被 ...

更多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嵌入内容
复制以下代码可将该奶牛关内容分享到其他网站。
预览
复制地址
复制以下链接可将该奶牛关该内容分享到其他网站。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