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若文 文化体验师 回答了问题 更新于 2020-01-06 06:55:35 《Getting Over It with Bennett Foddy》游戏的目的在于伤害谁? 那些认为抑郁症不是一种病,只是矫情的人。前阵子又重新审视了一遍这个游戏,发现了很多之前没注意到的东西,等手上的东西做完,会写个长篇的。东西还没做完,写点东西就当摸鱼了。详细内容https://cowlevel.net/article/209071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务必附上原作者名称,注明来自「奶牛关」并给出原文链接。不得以任何形式演绎或修改。 关注 3 个玩家关注 相关游戏 和班尼特福迪一起攻克难关 Getting Over It with Bennett Foddy 2017年12月7日 7.1 (150) ¥32.00 Windows/ Mac 关注 想玩 玩过 不感兴趣 目录
评论 0 登录奶牛关账号即可参与讨论 登录 / 注册 关若文 的更多回答 查看所有回答 有什么巧妙的限制“放养群体敌人中的最后一个”的办法? 次数是好的,太长线的关卡就给几个特殊敌人恢复次数,魂和P这种不回蓝的游戏用到现在也没啥毛病。 如果想防止折磨落单小怪可以加个逃跑或破釜沉舟的机制,敌人在危机关头有概率选则逃跑或者拼了,增加折磨小怪的风险。逃跑的话甚至可以带着战友的尸体走,清空掉落,让整场战斗收益下降。 ... 为什么Switch不提供“游戏内”的【退出】功能? 先想想关闭程序是谁来做的,答案就有了。实际上PC的软件大部分也没这个功能,全靠右上角的红叉叉。因为关闭程序,本来就是操作系统的职责。 而大部分人甚至不知道关闭程序的快捷键Alt F4,而游戏运行时又会锁定键鼠的操作范围,所以PC平台一般会在游戏内部放一个能关闭程序的快捷操作。 ... U3D怎么实现复杂的移动? 虽然牛关人不多,但你要不要猜猜为啥除了我没人回答。 算了,纯嘲讽确实不友善。但这个问题问的都是程序实现过程中相当基础的部分,随便找几个教程都有讲的。 该问题的其他回答 高数 回答 2017-11-20 《Getting Over It with Bennett Foddy》游戏的目的在于伤害谁? 抖M玩家啊... 预告片里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 """ Why did I make this This horrible hike up an impossible mountain I could have made something you would have liked A game that was empowering That would save your progress, and inch you steadily forward Since success is d ...
关若文 的更多回答 查看所有回答 有什么巧妙的限制“放养群体敌人中的最后一个”的办法? 次数是好的,太长线的关卡就给几个特殊敌人恢复次数,魂和P这种不回蓝的游戏用到现在也没啥毛病。 如果想防止折磨落单小怪可以加个逃跑或破釜沉舟的机制,敌人在危机关头有概率选则逃跑或者拼了,增加折磨小怪的风险。逃跑的话甚至可以带着战友的尸体走,清空掉落,让整场战斗收益下降。 ... 为什么Switch不提供“游戏内”的【退出】功能? 先想想关闭程序是谁来做的,答案就有了。实际上PC的软件大部分也没这个功能,全靠右上角的红叉叉。因为关闭程序,本来就是操作系统的职责。 而大部分人甚至不知道关闭程序的快捷键Alt F4,而游戏运行时又会锁定键鼠的操作范围,所以PC平台一般会在游戏内部放一个能关闭程序的快捷操作。 ... U3D怎么实现复杂的移动? 虽然牛关人不多,但你要不要猜猜为啥除了我没人回答。 算了,纯嘲讽确实不友善。但这个问题问的都是程序实现过程中相当基础的部分,随便找几个教程都有讲的。 该问题的其他回答 高数 回答 2017-11-20 《Getting Over It with Bennett Foddy》游戏的目的在于伤害谁? 抖M玩家啊... 预告片里已经解释得很清楚了: """ Why did I make this This horrible hike up an impossible mountain I could have made something you would have liked A game that was empowering That would save your progress, and inch you steadily forward Since success is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