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怪的游戏:游戏的前两个小时,差点把我逼得退款。然而之后的几个小时我慢慢发现,还挺有意思的,居然有“慢热型神作”的想法。等到游戏时间到20小时,差不多摸清游戏套路的时候,我又觉得“神作”可能太高估了,最多也就用“一般”来形容这游戏。嗯,好了,现在到了该写点什么测评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我居然想不出到底该怎么评价这个玩了30小时的游戏。
好吧,其实我一点也不惊讶,因为这个游戏就像一盘散沙,在“太空漫游”这个大主题下包含了太多良莠不齐的元素,有堪称典范的故事背景,也有让人抓狂的操作难度,有清新鲜亮的美术风格,也有部分近乎反人类的游戏机制。以至于你完全不能给出一个周全的总体评价。所以3星这个评分权当参考,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杂乱无章的游戏玩法
《The long Jouney Home》是一个讲述了一艘本应到“半人马阿尔法”执行任务的飞船因为故障(Houston)而偏离坐标飞到了某个远离地球的不知名星系,需要玩家在每次开局都随机生成的太空中通过采集资源,战斗,外交等方式一步步探索,并最终回到地球的,的太空RL游戏。
我对这个游戏的制作组不是很了解,因为他们之前一直都是在做美式AVG这个我不太感兴趣的题材的游戏ORZ。而《TLJH》则是他们在新领域试水的作品。但是"你说我一个小小的AVG社的怎么就选来做RL了呢"或许是经验不足,或许根本就没什么好想法,或者其他什么原因。游戏在玩法上并没有什么太多出彩的地方。很多桥段都是来自于其他游戏,稍加修改和简化组合成了成了这个......合集。其中包括且不限于(我在每项后面加了我个人对这些元素的简要评价和10分制评分):
《远行星号》的战斗(5.5):
注重走位,矢量速度,武器射击角度,护盾管理等的2D式太空海战。战斗难度较高而且收益小,好在不是重头戏。在武器种类,策略和战场规模等方面相比《远》逊色很多。
《无光之海》的剧情模式(7.5):
整个游戏背景故事和场景预先设定好,但是每次开局都会重新打乱位置。而且在剧情塑造上《TLJH》做的很出色,外星人不同势力都各有个性而且具有戏剧性。
《坎贝尔太空计划》的轨道规划(4.0):
飞船在星系内旅行时会受到其他天体的重力影响,合理规划轨道和选好变轨时机能有效节省燃料。但问题是游戏本身并没有像《KSP》那样提供详细的轨道信息,事实上,大多数时候你连轨道的全貌都看不到。而且在等待飞船行进到有利的加速位置之前的等待过程很无聊,游戏没有时间加速功能。而且最重要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高中物理:圆周运动都学的那么好。
《Out There》的资源管理和《FTL》的RL模式(5.0):
分数是打给资源管理的,我没亲自玩《Out There》。但是《TLJH》资源管理本身给我感觉很单调。金属用来修船体,气矿用来当燃料,四价元素用来跃迁。不同的元素不能堆叠在同一列,哪怕功能相同也不行。
以及一个我在上小学前玩过,现在想不起来名字找不到图的登陆月球的小游戏。(6.0 有大佬知道叫什么吗)
游戏一大难点,玩家有时需要择情选择登陆一些行星进行友好交流,三光,作死等行为。然后就到了考验操作技术和高中物理:矢量速度的时候了。具体登陆难度和手感会根据星球重力风力,登陆舱受损程度而不同。值得一提的是抛开操作难度,有些星球的环境还是不错的,当然只是"有些"。(强烈建议手柄操作)
于是矛盾产生了,上述举例的都是杰出的小众游戏。游戏之所以小众,是因为它们的核心玩法新奇但是讨好不了大众。当然,如果只是一两个小众元素,可能还无伤大雅。但是无数个“口味独特”的东西凑到一起就不得不让玩家感觉不舒服了。这些元素都是游戏过程中比重相当,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玩家不太可能喜欢游戏中的每一个桥段,但不管喜欢与否又不得不经历每一个桥段。不想登陆星球就会资源匮乏;不会规划轨道就会浪费燃料;管理部分单调(相对)但整个游戏个过程又离不开资源。然后整个游戏玩起来就会很矛盾,你对某一点爱之深,又对另一点恨之切。这大概就是褒贬不一的根源所在。
AVG的影子
相比在Gameplay上的不足,Deadalic发挥出了自己是个AVG制作组的优势。在把家“玩”不到的地方(背景,画风,音乐etc)做的很到位。游戏可能不算很好玩,至少卖相还算不错。
美术风格(8.5)
注意我这里指的不是画质,而是环境,场景演出等。游戏本身建模较为粗糙,多边形少到肉眼就能看出来的程度。但是这个制作组能依靠“文艺”这个魔法,做出一个又一个风格迥异让人过目不忘的场景。我作为一个"第三类青年"不太可能具体指出到底哪些美术手法。不过从上面和同类游戏的对比图,各位应该能看出些端倪。
人物塑造(9.0)
当然这里主要是指外星人物塑造,在游戏过程中玩家会碰上各种形形色色的外星文明。与现在主流的各种"太空歌剧"不同。这些外星人在性格和文化上有一种卡通片式的戏剧性:
- 荣誉至上,台词中二的中世纪封建骑士风格的Wolphanx,会时常挑战玩家:单挑,赛艇...
- 二人相声演员,的神权Cueddhaste。珍视各种古迹和“Truth”,每次对话结束都会要求玩家听他们祷词
- 圣母“观察者”Logo,致力于救助整个宇宙苍生,以及净化感染(感谢来自steam评论的指正,Logos并不是什么圣母,把我都剧透了zzzzz)
这些外星人都有自己的对白风格,社会结构。以及对应这些特点的相关任务。玩家与这些外星人交流时有大量互动选项,外星人也会会根据玩家进度,持有物品,声望产生不同反应。玩家的各种行为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外星人的态度。
但相比之下,作为“自己人”,你的船员戏份就少上很多。当然他们并不是没有个性。只不过在缺少配音(我不太清楚为什么)和外星生物的衬托下显得略有失色。通常只会在闲暇时候以文字对白的形式点缀一下。
背景故事(7.0)
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整个宇宙的各种或大或小的背景故事。除了每个种族各自的主线,玩家还能在宇宙中探索时发现不少有趣的故事。
杂项
- 这个游戏不太好定位,总的来说他应该是个较为休闲的游戏。但事实上无论是登陆还是空间大战,都要求大量的技术。尤其是耐心
- 每次开局玩家都会选择四名船员,他们会在某些情况下发挥巨大作用。但是大多数时候他们还是太缺乏存在感。
- 游戏会有一些小细节,你发现一个的新物品,船上的新乘客,或者飞船损毁。都会表现在船内视角里。
- 截至目前28h,我还没成功回家一次。steam成就上看,成功回家的连1%都不到。难度可想而知。
- Mizzurani is NOT your friend
总结
这个游戏结构太松散了,就不用蒸汽式的加减分式总结了。总之这是一个奇怪的RL游戏。有点像是茶壶里煮饺子......不,或者说茶壶里煮了大杂烩:在把每一样东西都尝过前你很难说出自己是否喜欢这款游戏。当然大前提是你能通过复杂的操作难度成功的把茶壶里的东西倒出来。
最后,有一点可以肯定¥160的价格偏高,甚至某果¥90都有些贵。如果没有什么太过吸引你的地方的话建议打折入。
Also on s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