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渐增大对能源的需求,那以后需要无限大的能源怎么办呢?上个世纪的时候,Freeman Dyson提出围绕恒星建造一个吸收恒星能量的壳,然后将吸收到的能量用于维持和发展人类文明,这个壳后来就被称作戴森球。而《戴森球计划》就允许你,通过慢慢发展科技,在不同的星球上采集资源以用于发展对应科技和建造所需设备,最后构建整个戴森球。
目前游戏处在抢鲜体验版本(Early Access),几乎每天都会有更新,看样子制作组自从游戏推出之后就没有停下,一直在完善这部作品。我认为本作完成度较高,里面的画面表现让你很难想象这是一款只有2个G的游戏。也有可能是采用Unity引擎制作的游戏,所以大小比较小。
写在前面
用一句经典的广告词句式来形容我的第一感受:刚开始看到这款游戏的时候,我是拒绝的。看到画面还有题材总是能让我想到当年我预购的Surviving Mars,那款游戏本是我冲着P社去买的,结果玩起来提不起兴趣。可能是对建造模拟之类的游戏感兴趣吧,我还是购买了这游戏。目前我已经打到了绿立方(引力矩阵),但是离游戏结束还远着呢。
仍然是本文结构:
- 游戏内容:模拟建造类型的游戏在剧情上几乎可以忽略,所以直接就是游戏内容,介绍本作的内容;
- 游玩技巧:在玩这款游戏的时候我还是有一些心得的,在这一部分我会分享一些小技巧供大家参考;
- 游玩体会:我自己的个人感觉。
正文开始!
游戏内容
《戴森球计划》与其他同类型的游戏有很多相同点:采集资源、建造建筑、自动化生产、研究科技、调配资源等等。本作的关键科技是各个矩阵,一共有6种,其中5种是基础矩阵,而最后一种是使用其他5个矩阵合成可得。当你集齐4000个最后一种矩阵即可胜利。
部分科技树,后面其实没几个了
主角是一个机甲,是初始的建造单位、科技单位,但是如果所有的事情都要机甲干的话效率很低,因此你需要建造一系列建筑。而且机甲是有能量消耗的,走路、飞行、建造、起飞和着陆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如果你的能量用干净的话就只能龟速前进。
主角是机甲,岩浆也不怕
根据你所需要的材料的配方和传送带构建流水线,然后可以将生产完的东西直接放到箱子里省着你自己取,这一点还是挺不错的。
最初的蓝矩阵全自动化建造
当然除了科技以外,还有升级。升级可以提升研究速度、机甲耐力、建造机器人数量以及移动速度等内容,这些升级都是可以提升效率的,建议如果能升级的话尽量升级,可以缩短一下游戏时间。
升级
在最近的一个补丁中,设计组加入了夜间机甲照明的功能,这样可以让玩家在夜间的时候没必要黑灯瞎火地造东西、找位置了。
夜间照明是在近两天加入的
游玩技巧
《戴森球计划》我已经玩了30多个小时了,自己也总结了一些小技巧。
传送带
传送带是一个好东西,它可以将东西运到任何一个地方(跨星球除外)传送带可以像楼梯一样爬升,不过爬升过程中不能转弯这点有一点不合理,更不科学的是理论上可以无限上升。
正在建造的爬升传送带
传送带有一个特点:直行优先。这个跟我们的交通规则是一样的,入口的要让直行的先行,如果直行的紧密的排成了一列,那么从侧面进来的会永远卡住。
直行优先
根据这个特性,可以设计好火力发电站的排列,将若干个(如果是从矿出来的一般是5个)火力发电站顺序排在煤矿传送带旁边;然后将这条传送带插入到一个直行的煤传送带,这样既可以补充执行传送带上的空隙,也可以让这条传送带上的漏网之鱼有下家。
火力发电机的排列,灰色的是铺的地基
分拣器
分拣器是用于连接不同建筑的之间或者建筑和传送带之间的,最大的跨度是三格。如果遇到那些需要3个及以上的原材料,可以多放宽一些,留出空隙。这个游戏中好像只有最后的宇宙矩阵需要的原材料是最多的,一共需要6个。
分拣器最远是三格的距离
多个建筑共用一条原料传送带
为了节约空间和充分利用原材料,应该将多个建筑排在一起,共用一条原料传送带。在上面的时候我也说过这一点了,火力发电站可以直接连着造,充分利用到每一颗煤。
多个建筑使用同一个材料
但是也要注意一点,如果摆的太多,原料会不足,靠前的机器可能就已经将原料分完了,那么后面的机器就收集不到原料造东西,导致制造效率低下。
电网
在前期发电的装置只有风力发电,功率很小。当建筑相隔较远的的时候,可以用电力感应塔扩展电网范围。到了后面有更多的发电设备,例如火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人造太阳。我用的最多的是火力发电,因为火力发电提供的功率在前期是较高的;太阳能板发电可以在白天的时候存储能量,但是只有在有阳光的地方才能发电,想要它持续性发电只能等行星自转或者公转,或者全球铺设太阳能板;中期可以造蓄电池,蓄电池可以在电网负荷不大的时候充电,当负荷较大的时候放电,可以保持电网稳定,而且满蓄电池是建造气体行星采矿站的必备材料。
使用多个充电桩为机甲充电
输电塔有三种,电力感应塔比无线输电塔范围要大一点,但是与其他感应塔连接距离要短;无线输电塔可以为机甲充电,如果附近有多个无线输电塔,可以加快充电速度;卫星配电塔的范围和连接距离都很远,可以在密集使用电的地方放置一个,这样可以省下许多电力感应塔。
高层配电
输电塔可以为高层建筑供电,但是如果太高的话可能就供不到了。实测卫星配电塔可以在第12层高度为建筑供电,但是其他两个无法在第9层为建筑供电。
拥有超前意识
玩这种游戏玩的是规划,不要认为现在材料够了就停止了。建议在玩的时候要多个建筑建造多个材料,这样在后续发展的时候可以很快拿到你想要的科技,否则只能挂机等待。
提前预留空间
比如最开始我发现石墨做多了,正好看到有金刚石科技,就造了一个制作台v2让它造金刚石。没想到的是,黄色矩阵居然需要金刚石这个材料,还有后续有一个科技也需要这东西,这时候再想去调整可能得需要拆除之前要造的建筑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在后续游戏中造建筑的时候会有很多的空。
垂直建造和储物仓们
垂直建造在游戏里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在建造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没有地方让你平铺建筑。研究中心和储物仓/储液罐都是可以垂直建造的。在游戏初期我不知道这个特性,因此给研究中心原料传输带加了一个分流器,上下各一条线接到研究中心里,后来发现可以垂直建造就方便多了。
垂直建造在游戏里很关键
还有一点,你可以使用储物仓和储液罐用于存储多余的固体和液体,而且建议多建造一些作为缓冲,因为如果不做缓冲的话,会导致一些产物滞留在生产设备中,这样生产的效率会降低。
在星系中航行
本作拥有多颗星球,如果总是在老家,资源会很快用完甚至关键资源根本就不在老家,那么开拓新的殖民星球就至关重要了。其实在你升级完机甲核心v2和驱动引擎v2之后就可以到本星系的其他星球开采矿物了,需要注意几点:
- 预留起飞和着陆的能量:整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消耗能量的地方是在起飞和着陆的时候,如果只解锁了上述说到的两个科技,那么大概需要消耗100MJx2的能量;
- 慎重加减速:在空中是可以加速的,按住Shift键可以加速,但是加速会很快消耗掉你的机甲能量。根据你的科技,你的加速是有上限的,达到上限之后无法通过消耗能量加速。而且根据上一条,如果你没有预留能量,那么你可能会成为一块太空垃圾:) 注意一下,减速也是要消耗能量的,消耗速度和加速差不多;
- 备用燃料:上天之前准备好一定的备用燃料,这样可以在你不小心消耗掉所有能量之后恢复一些。前期可能是植物燃料(木头之类的),煤矿也可以作为燃料,中期可以制作氢燃料棒,后期还可以制作氘燃料棒等更高级的燃料棒;
- 太快了也不好:不要以过高速度飞行!不要以过高速度飞行!不要以过高速度飞行!虽然这游戏没有坠落伤害之类的东西,但是还是要讲: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我曾经因为过快飞行导致错过着陆,重新读档了一回,昨天甚至是上演了围绕星球三次重新调整姿态着陆。
其实在星系间航行没有那么可怕,反正大家稍微注意一下就好了,尽早地迈出当前星球十分重要。
飞向拥有钛矿的星球
总结
《戴森球计划》是我今年玩到的比较出色的建造类游戏。我以前也玩过很多这种策略、建造的游戏,很有意思也很消磨时间,而且我一玩就是跟沉迷一样一直肝下去,上一个还是《Cities: Skylines》。
游戏里我倒是没遇到bug,倒是遇到一些让人不太舒服的地方。在航行过程中按Alt键居然真的会下坠,我喜欢Alt+Tab切屏干一些其他的事情,一不小心就偏离航线了,这让我很难受。还有就是希望制作组能够再充实一下整个游戏,中间有好多时候我都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来打发时间,而且有些地方的引导做的也不太好,相信在后续可以完善一下。
这几天《戴森球计划》一直位于全球销量的榜首,并且获得了96%的好评,说明这款游戏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希望制作组再接再厉,期待有后续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