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为何使人快乐#1 游戏与人类的多巴胺系统

Esther

撰写了文章 发布于 2017-10-13 13:45:24

评论 18

Harrix 1年前

我竟然在奶牛关学习生物.....

Esther [作者] 1年前

@Harrix ‍ 哈哈哈哈哈哈一起学习!

Yoge 1年前

@Harrix‍ 贴吧体:奶牛关还可以学习生物

dumb 1年前

多巴胺学说早就已经过时了(或者你说推翻也行)。。。只不过似乎大众媒体还是只知道这么一个递质。真要从生理学上讲讲奖励机制还不如先把受体和递质都学一遍,什么GABA、5HT之类的。。。另外,不是一种情绪的就是由一种递质传递的,把多巴胺=快感就是个很傻的事情。​很多时候是受体+递质协同的效果,而且也不可能仅仅只有一种。。。而且似乎你也忘了阈值这么个东西。。。

Esther [作者] 1年前

@dumb ‍ 我再补补课

Esther [作者] 1年前

@dumb‍ 另外我写的也不是多巴胺=快感,是当多巴胺分泌超出心理预期代表的均值以后给人的惊喜感,和低于心理预期的生理不适,表达可能不是很严谨,下次改进

汪汪仙贝 1年前

@Esther‍ 你可以直接将多巴胺改为神经递质。在不特指的情况下描述这个过程。

dumb 1年前

@Esther ‍ 希望你能严谨一些,成瘾机制或者说奖励机制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简单。我是不是可以认为你觉得多巴胺分泌水平=给人的愉悦程度?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多巴胺虽然在神经递质这一环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最终还是由受体比如阿片受体的激动程度决定的,而直接影响其程度的并不是多巴胺,此外受体阈值也是会根据不同情况发生变化的,所以均值其实是无稽之谈。
另外,除了神经递质受体因素外,奖励机制还受到组织结构上的影响,比如说你提到的DA,就是在NAc和mPFC区域更为敏感,长期应用大量的DA也会导致这些区域的神经受损,从而导致奖励的降低。
长期处于高浓度的DA等神经递质作用下,不管是受体阈值还是脑组织结构都会发生变化,导致达到相同快感所要的浓度不断上升,很多毒品成瘾后满足剂量不断上升就是这样机制的宏观结果。
最后一点,你在文中说的长期玩游戏可以让孩子避免更大诱惑这一点更是没有理论支撑。大脑对于新鲜的刺激从来是不会拒绝的,甚至有文献表明,在习惯于旧刺激后,大脑可能会对新刺激更为敏感。比如NAc处的DA分泌更容易被新的味道所激活。并且在这里,DA分泌高低和人的主观感受完全没有关系。

奖励机制目前还是一个尚未完全搞清楚的生理现象,我希望你不要用一些想当然和似是而非的结论来误导大众。

Esther [作者] 1年前

@汪汪仙贝 ‍ 原来如此,学习了!

Esther [作者] 1年前

@dumb ‍ 好的,学习了。另外文中没有表达清楚,并不是说长期玩游戏就能避免更大的诱惑,而是经过习惯更频繁的心理预期波动来起到影响

fenx 1年前

@dumb ‍ 学习了

杨天笑 1年前

惊了,居然有tome4

陆仁钾 1年前

@dumb‍ 已经说了很多了,我再加一点吧,科普文章在陈述观点时,请尽量指出相关的,相对新近的【实证研究来源】。尤其是“甚至可以说电子游戏是现存成本最小的、温水煮青蛙式地塑造孩子“抗瘾性”的手段”这样的结论,如果没有正规实证研究支持的话,还是说得保留一点为好。

Esther [作者] 1年前

@陆仁钾 ‍ 感谢!我再去补补课

langyaWang 1年前

发现了谁

世俗骑士 1年前

看见这标题我就要支持一下。现在太多玩家和设计师以为“让人上瘾的电子游戏”,就是好游戏了。

世俗骑士 1年前

同上,“塑造抗瘾性”云云,我还是很怀疑的。

有个案例是:一小哥通过阅读爽文戒毒。

毒是戒了,但你能说他没掉进小说坑里头么?

其原理不过是换了一种手段产生多巴胺而已。

要论“抗瘾性”,私以为还是要以抵抗多巴胺诱惑的能力为评判标准。

kEN 1年前

感谢作者起头感谢评论科普

登录奶牛关账号即可参与讨论

Esther 的更多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更多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嵌入内容
复制以下代码可将该奶牛关内容分享到其他网站。
预览
复制地址
复制以下链接可将该奶牛关该内容分享到其他网站。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