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了文章 发布于 2017-10-09 09:47:51
哈哈哈大家快来笑话他——某游戏玩家的童年轶事
作为一个游戏玩家,你是否好奇过,大家作为游戏玩家的童年都是怎么过来的呢?
也许你的父亲就是一个电子游戏爱好者,你在他的老式PC上接触了《帝国时代》,《盟军敢死队》,《红色警戒》;
也许你有一票不论去哪都愿意陪着你的童年好友,你们时常凑集兜里少有的零花钱,选出技术最高的小伙伴,盼望着他能让你亲眼一睹最终boss;
再者,你有一个贪玩的邻家哥哥,带着你翻墙绕远,躲避着父母的追查,窝在满是烟雾与赤膊青年的游戏室消磨时光。
近两天国庆整理房间,翻出了保留至今的许多承载着童年回忆的东西。无意间倒腾出一本2002年刊的《电子游戏与电脑游戏》。说实话,这本杂志本就是当时的我从旧书摊上购得以慰藉我当时没有游戏玩的枯燥期。本着怀旧的心情拿起翻阅,却从中掉出了一本不起眼的画册。其中满溢出的童年回忆促使我写下了这篇自曝黑历史的杂谈。
怎么说呢,我接触游戏的路子其实和大家没有太大的不同。早些年父辈在厂中担任会计,为了训练打字购入了一款“步步高”键盘。和不少玩家童年的“小霸王”大约是一个概念的东西,就是一个可以连接电视的大号键盘,唯一的不同是前端有卡带的插槽,还有一红一绿两枚按键,即开机与复位。差不多就是这玩意了,长得和记忆中也差不多。
印象中,初次见到这玩意,家中卡带只有一个练习五笔用的“金山打字”。后来,父亲为了让我觉得不那么无聊,每隔两周便会带我去商场购入卡带。个人正是从这些5元一张的卡带中获得了游戏的启蒙。再后来,进入了小学阶段。没多久,家附近横空出世一个小小的PS室。说拥挤是真的拥挤。客厅大小的地盘,摆着8台主机。只有PS和PS2,当年还没有次世代。当然,2.5元一小时的价格对当时的孩子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别说是我这样初接触游戏不久的孩子,所以总能听说哪家哪家的孩子偷家里的铁器卖废品打游戏。店主还贴心的开了一个后门,防止那些被偷了钱的孩子家长找上门来。20多年前所居住的地方虽然是市中心,但确实是不折不扣的平房区,大家邻里之间也算是比较脸熟。所以店主一看到某家孩子的父母进来找人,就提醒那家孩子从后门溜走。长年累月下来父母心中有数也不好发作,大家倒也相安无事。
当然,频繁出入游戏室的孩子也包括我。不过由于严格的家教,作为一个孩子是有自由却没有零花钱,更是拒绝偷钱的想法。现在回想起来,日常进出游戏室却从来没有给老板钱包带来一分钱收入,老板还大方的允许我蹲在一旁看无所事事的大人们打游戏,算是相当大方了。
当然,孩子的游戏欲望是强烈的,玩不到也真是难受。老板手抄下来的《GTA》(那时我们叫横行霸道)秘籍、《合金弹头》的隐藏得分点我都背的滚瓜烂熟,甚至到后来有的客人会问我哪里有好东西,我也会蹲在一旁细心告诉大人们。当时两周一次的卡带购入和闲暇时间看客人打游戏,实话说确实是心头一盼。学生嘛,也要学习的,从小我便懂得这个道理。那不能出去的时候要如何排解心头对游戏的渴望呢~~~
自己画。
这也是前面提到的画册的来源。平常在游戏室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打过的一些游戏的印象,还有当时电视上有个叫《东西动漫社》的节目播放的一些游戏视频。这些东西配合着自己的想象,从画笔下一笔一划的被描绘出来,仿佛自己就在打游戏一样。我猜我当时想画的大概是它:
像不像!
店老板关门了,方才游戏中激烈的战斗场面还在孩子的脑海中播来放去。揉一揉,就变成这样了WWWWWW容我回忆一下。。
我大概确实是这么想的。。。。。。
还有绿色兵团和赤色要塞(雾)绿色兵团开场跳伞。大概。。。。。。
大概我当时确实是这么想的。。。印象中脑子里还有剧情来着。。
FC游戏,是啥我忘了,肯定不是沙罗曼蛇。大家要是能想起来就好了,虽说画的丑也是认不出来的因素之一。。。。。。
印象中也是FC的游戏,撞到就四散开来,像碰碰车一样。倒不如说是《迷魂车》那一类。瞅我这想法,还有陷阱和油量限制。
这地图设计做个2D平台动作游戏不是美滋滋?(裤子都亏掉了)
这张我倒记得是自创的。。。。。。不过这地图这陷阱,还有武器和出入口,有没有大手子搞个roguelike游戏?讲真我觉着这思路蛮不错的(吹B)。
小小年纪的我还蛮阴暗的样子。。。。。。我也不懂来灵感自于啥。。。。。
黑历史大概就这些,翻看的时候嘴角不自觉的会泛起微笑。比起羞耻,更多的也是怀念感,所以发上来,大家一起乐一乐WWWWWWW
后来接触的东西开始多了起来。某一日后街一朋友新买了一个游戏机邀请我去玩。他说这叫“私家机”,打的游戏叫“新快三”。按照现在脑海中的记忆,当时的机器大约就是MD无疑了,游戏应该是《怒之铁拳》。当然,关于MD的记忆也伴随着小伙伴的搬迁逐渐远去。后来店老板扩大了店面,顺便添置了街机,我便过上日复一日的学习——出入游戏室——学习的日常。当然,一次没有玩过。
讲真,牛关不乏老资历的玩家。我这话说出来也不怕丢人。在初中之前,可以说得益于老板的宽容,接触到了大量游戏。不能说是视频通关但也算是和玩者有互动。生化、钟楼、天诛等等等等,老板本身也是个爱玩的人。紧跟时事购入的大量游戏,与其说是给客人倒不如说是给自己玩。当时的我,十分羡慕这样的玩家,没有要零花钱的习惯,就与父母下约定,考好给XX钱,不用来玩,就用来去旧书摊上买游戏杂志。当时的国内网游,经历了传奇时代,哥们的父亲沉迷魔域,而我们一票小学生伴着这股风潮接触到了《冒险岛》,我就靠每周日去哥们家蹭电脑,等待他父亲打完魔域后的休息时间创好了角色,然后美滋滋的读着自己从旧书摊上淘来的《掌机王》,还有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一堆冒险岛攻略手册度过乏味的学习生活。那时的游戏欲就是那么容易满足,只要有攻略读,有资讯看,就仿佛自己也在那里拿着手柄操作战斗一样。
我的真正游戏时光,从初中家中购入电脑开始,同时获得的还有靠成绩换来的PSP。至此,我开始接触PC端游戏。当时的电信网印象中蛮贵,还限时。为了省钱,我接触了大量的单机游戏。老FPS游戏玩家大约不会陌生当年的《半条命45合1》与“起源研究所”。当时的军团要塞2还是收费状态,于是我第一次通过各方帮助拥有了第一份正版游戏。后来随着前一个steam账户的丢失,那份回忆也不复存在。感谢V社的起源引擎,高品质的画面与强大的优化,让我的初中时代能在那台Geforce256mb集显配置下流畅的打完这个系列。(不吹牛,辐射3全程15帧,低头看地板20帧,我把它通关了)。也正因为低配却有一颗游戏的心,在这一时期解除了相当数量的老游戏与模拟器,终于算是在阅历上离父辈的那批老玩家稍微近了一点。
至于之后拥有360,到后来工作接触更多的游戏,都是后话了。也就是国庆整理整理东西翻出了童年回忆,于是来发发牢骚。说实话,大大小小的游戏平台一个一个看过来,互相撕逼攻击的也不在少数。有时间会很恍惚,新时代的玩家对待游戏的态度和曾经的我们相比是否有一点偏差,同样是维护自己喜欢的游戏,很多人却要通过贬低他人获得满足感。写着这段文字的时候,我脑子里突然想起了“沙市刘聪”这么个人。作为当年鼎鼎大名,甚至登上过芸梦馆的生化玩家,近年的消息也令人惋惜。有好友说现在玩家很大一部分游戏目的不单纯,我并不同意,但我也提不出反对意见。3A大作层出不穷,画面音乐表现形式都在发展,却有很多玩家去追求质朴,复古的游戏体验。恐怕,玩家真的是一种容易怀旧的群体。
翻看童年画册,自己也会感慨一下。前段时间石头门出官中了,于是也补票重温了一下。有时我也会想,如果真有另一条世界线,那边的我,会不会成为一名游戏开发者,期待着自己的游戏能带给玩家快乐与挑战,就像业界那些大师曾今带给我们的那样。
没了。
其实还是有的,也考虑过牛关这么硬核与专业,我写这种东西会不会不太好。写这篇文的初衷,本就是抱着一个“自曝”的心态把童年画的东西展示出来,权当博君一笑。写着写着反而抱怨起来着实不好意思,应该道个歉ㄟ( ▔, ▔ )ㄏ不过,虽然我画得丑,我觉得还是可以认出来一点点元素的。。。。。。不知道有没有记性好的大佬辨认出来(づ ̄3 ̄)づ╭❤~
顺便,当时的店老板也随着城市改造计划拆迁不知道去了哪里。按年龄来算,现在也应该近50岁了。不知道他是否能成为一位愿意一心扎进电玩的老顽童呢~~
二叔 1年前
二〇二 [作者] 1年前
发布
汪汪仙贝 1年前
二〇二 [作者] 1年前
发布
万有引力之虹 1年前
画的真的好!
二〇二 [作者] 1年前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