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手机游戏《王者荣耀》成了留守儿童的最爱 原链接:mp.weixin.qq.com 来源:补壹刀 作者:李小飞刀 原标题:农村孩子,正成批地被手机游戏废掉 “在农村社会,被手机废掉的孩子有一大批。” “由于多数年轻父母在外打工无法监督孩子,人手一部手机成了农村孩子的普遍现象 ... 评论 20 炎臻 [分享者] 1年前 中国游戏制作者是有责任的。 蓝熊 1年前 这已经不是什么“游戏”的问题了,这是社会问题。 世俗骑士 1年前 游戏制作者有责任对成瘾性设计加以约束。不只是中国,所有人都一样。我很喜欢举的一个典例就是【文明5】.席德梅尔提到,他故意要让玩家停不下来。这是非常危险的!!!前几天还看到个段子说:教父亲打文明,结果父亲通宵好几天,最终住院。不知是真是假。 炎臻 [分享者] 1年前 @蓝熊 ......但是我们有责任,这不仅是社会、制度、环境、人的问题。 炎臻 [分享者] 1年前 @世俗骑士 恩,确实所有电子游戏制作者都应该在“成瘾”方面对作品重新审视一遍,针对文中的内容我只是想重点说一下中国的游戏制作者。 蓝熊 1年前 @炎臻 我想强调的是,“孩子们对XXs上瘾,相信读书无用论”的根本原因在于家庭教育、陪伴和交流的缺失。你也许可以杜绝电子游戏对孩子们的影响,但快手视频呢?网络小说呢?难不成要在信息化社会里隔离孩子们一切可能“成瘾”的项目?那跟昔日的“电子***”式批判有什么区别吗?在我看来,片面强调游戏制作者要加强管理blabla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也并不是只要留守儿童们不在游戏方面上瘾,这个问题就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触及到的是社会资源分配和阶级流动性的问题,如果只以“不让孩子游戏成瘾”为终点,那就只是一如既往的拿游戏从业者顶罪而已。 蓝熊 1年前 @世俗骑士 大家都是成年人,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没什么问题吧~游戏厂商只要让自己的商品吸引人就足够了,既要让游戏好玩又要督促玩家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莫不如直接开发个养生app,监督付费用户一日三餐营养均衡和睡眠质量? 世俗骑士 1年前 @蓝熊 一本书:《娱乐至死》。不想再辩。 炎臻 [分享者] 1年前 @蓝熊 (希望能仔细阅读)原文:“专家对刀哥说,他这并不是想将农村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全部归咎于《王者荣耀》等热门网游,一些支持......”,而且这里没人说要“隔离孩子们一切可能‘成瘾’的项目”,这是那些极端人士的想法。本人没有认为留守儿童问题能单一的归咎于“电子游戏”,原文里也分析了很多方面。家庭陪伴和教育、周围环境的影响、制度的不完善、政府缺乏正确的解决方案、人性和道德的缺失......这些都是原因,说的泛一些,根本的问题就在教育上,但是这个问题又是由各种复杂的原因引起的。作为电子游戏的创作者,我们可能没有能力直接改变社会风气、国家制度、捐几所希望小学或者做慈善之类的事情,但是我们能制作游戏,这是我想说的——从我们力所能及的地方做起。我不认同被世俗化的“娱乐”定义,那只是追求刺激、沉溺物欲和感官体验,非常适合“逃避现实”或者发泄各种欲望,最后脑袋空空,失去精神思想,“娱乐至死”。这种世俗化的“娱乐”不适用于我认为的“电子游戏艺术”,作为艺术来讲它还可以治愈心灵、带给人启迪,就像优秀的书籍和电影一样。我们完全可以把电子游戏“带回现实”,让其具有精神价值而不仅仅是“娱乐”价值。我们的电子游戏少一些“氪金付费点”,少一些策划的“用户粘着性”方案,少一些刻意的成瘾性“技巧”,我相信并不会导致其背后的制作人群吃不上饭,也能减轻对留守儿童的“危害”,这点对所有儿童、青少年和自控力不强的成人都是一样的。何况少了这些利用部分人自控力不成熟钻空子的来为自己谋利的手段,少了利用各种技术骗取人们“依赖性”、“成瘾性”来赚钱的方式,电子游戏并不会变得不吸引人。比起这种害人谋利的行为,不如更多的考虑一下作品真正的价值。故此我想强调,我们是能做一些事情的(至少我觉得我们有这个责任),我们让我们的作品更好一些,更具有启迪性一些,更具有精神价值一些,最后可能就能改变什么、帮助到什么。以上。 蓝熊 1年前 @炎臻 我的确注意到了这部分原文,所以才会觉得你所说的“中国游戏制作者是有责任的”这句话在这个事件中的意义并不大。 我很认可和赞同你对于游戏发展方向的呼吁,我也觉得这样会产生出更多我喜爱的游戏,同时使得整体的风气变得更好。但就事论事地去看,我始终不认为“减少成瘾技巧”之类的做法能够减少什么对儿童的危害,游戏业界改良的做法与其说是拯救留守儿童,倒不如说是为了游戏在社会上能有个好名声,“高端玩家”们可以更加为自己喜欢的东西感到骄傲。因此我并非是在否定你希望“游戏更上一层楼”的想法,只是单纯觉得在留守儿童这件事上,不是仅靠游戏玩法改变就能解决得了的。 我本人并非游戏从业者,所以自然也不敢对游戏业或是相关从业者提出任何非分之想,只是我觉得任何一个产业想要做大做强,商业化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EA、暴雪之类我并不喜欢的公司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我不喜欢车枪球,不喜欢吃鸡,不喜欢农药,甚至不喜欢dota,不喜欢暗黑3,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偏社交的游戏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轻度玩家具有重视社交属性这个特点;FGO、船女人、刀男人之类的日系氪金游戏之所以火爆,就是因为粉丝“有爱有钱”,愿意为这些内容付费。无论是你还是 世俗骑士 都提到了“娱乐至死”,觉得游戏“俗了”,但你们也必然清楚人类的本性就是这种“娱乐至死”,追求的就是这种“俗(流行)”啊! 也许你们会说,游戏从业者本身起到的就是推广和宣传的作用,所处的是类似KOL一般的地位;但是微博上的KOL带带节奏就能赚到大把的钱,游戏制作人如果没法提供足够的销量可是要被踢掉的呀,否则猎天使魔女2怎么会差点胎死腹中?游戏从业者不可能用爱发电,而我又很清楚自己不可能为中国游戏事业有什么买买买以外的贡献,自然也没有权利对从业者的选择发表什么评论了。 无论是做游戏的人还是玩游戏的人,都需要接受教育,都需要提升水平。在我看来现在国内想要好好做游戏的人并不是没有,而某些掉进钱眼里的大公司(猪场我说的就是你)也不可能因为几句呼吁就“改邪归正”,毕竟人家做游戏的目的就是赚钱,而非是为了通过制作游戏来与玩家交流、体现自我价值。上面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在乱发牢骚,总结起来就是两点:1、游戏自主改良救不了留守儿童,解决问题要靠政策法规;2、掉进钱眼里的公司听不进你的呼吁,用实际行动去支持和赞美有理想敢打拼的游戏人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炎臻 [分享者] 1年前 @蓝熊 这不仅仅是留守儿童的问题,这个问题反应的更大,涉及留守和非留守儿童,涉及青年、成人、电子游戏行业、社会风气、教育者、国家体制、政府、权力人员、游戏制作者等等。然后我再重复一遍,要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我说的是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并没有说光靠电子游戏制作者“陶醉”一番就能“救了留守儿童”的片面言论。 “减少成瘾技巧”之类的做法可以减少对儿童的危害。 人的本性很多,但不能阻止我们去控制它们,尤其是当这些本性被极端激发后对我们造成严重的不好影响的时候。“但你们也必然清楚人类的本性就是这种‘娱乐至死’,追求的就是这种‘俗(流行)’啊!”这是在逃避问题,另外我们理解的“俗”可能不太一样,我不认为“流行”就是俗......emmm这是另一个复杂的问题,我想先放置。而人类追求的东西又有很多,到底在追求什么,追求的东西是否正确,这是另一个复杂的问题...... 我没想呼吁什么,只是在讨论,我清楚这种思维观念上的改变不会一蹴而就。 最后,如果国内真有不少有追求的、能坚持良心的电子游戏制作者,我们的环境可能就不是现在这样了。 瓶蓋 1年前 说到底,社会责任心的问题。 ZombleKingdom 1年前 这。。。虽然我是腾讯黑,但这次黑的太不着调了吧 雷卡特 1年前 见过体验过这些家庭生存环境的就知道这是无解的,穷和无聊到大人都受不了.还能指望孩子能顶住?落后平均发展程度太多的家庭没强大的自控和赶善的正确动力就会被社会撕碎 远野四季 1年前 @世俗骑士 惊了,我一直当那个父亲玩文明玩到住院的是段子看的。至于作者本人故意把游戏的成瘾性表现的那么强,我也是反对这种做法的。(我讨厌文明这个游戏主要是讨厌它中后期一堆垃圾时间,可玩的部分对我来说基本限于破局之前)毕竟游戏是开发者制作的,玩家消费的也是你的游戏,开发者没能力改变社会,但至少有责任约束自己的行为。 发布 炎臻 [分享者] 1年前 (绝了,操作失误,请无视这行话) 发布 汪汪仙贝 1年前 看了上面长长的讨论,从最初的激愤到反思。我们最大的责任就是(市场中)能做出能与农药竞争的良性游戏,能与****竞争的儿童游戏,能与外国游戏竞争的本国游戏。做好游戏,就是中国制作者最大的责任。至于挖掘好游戏、推广好游戏,就要社会其他同仁共同努力了。 发布 第九份存档 1年前 这种社会问题不是整个游戏业的白左倾向就能搞定的。 炎臻 [分享者] 1年前 @第九份存档 我说的和文章里的都没看吗? 第九份存档 1年前 @炎臻 我个人感觉就这篇文章来说,他给我传达的意思就是这样。 发布 登录奶牛关账号即可参与讨论 登录 / 注册 游戏文化 社会意义 游戏的社会影响 商业运作
评论 20 炎臻 [分享者] 1年前 中国游戏制作者是有责任的。 蓝熊 1年前 这已经不是什么“游戏”的问题了,这是社会问题。 世俗骑士 1年前 游戏制作者有责任对成瘾性设计加以约束。不只是中国,所有人都一样。我很喜欢举的一个典例就是【文明5】.席德梅尔提到,他故意要让玩家停不下来。这是非常危险的!!!前几天还看到个段子说:教父亲打文明,结果父亲通宵好几天,最终住院。不知是真是假。 炎臻 [分享者] 1年前 @蓝熊 ......但是我们有责任,这不仅是社会、制度、环境、人的问题。 炎臻 [分享者] 1年前 @世俗骑士 恩,确实所有电子游戏制作者都应该在“成瘾”方面对作品重新审视一遍,针对文中的内容我只是想重点说一下中国的游戏制作者。 蓝熊 1年前 @炎臻 我想强调的是,“孩子们对XXs上瘾,相信读书无用论”的根本原因在于家庭教育、陪伴和交流的缺失。你也许可以杜绝电子游戏对孩子们的影响,但快手视频呢?网络小说呢?难不成要在信息化社会里隔离孩子们一切可能“成瘾”的项目?那跟昔日的“电子***”式批判有什么区别吗?在我看来,片面强调游戏制作者要加强管理blabla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也并不是只要留守儿童们不在游戏方面上瘾,这个问题就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触及到的是社会资源分配和阶级流动性的问题,如果只以“不让孩子游戏成瘾”为终点,那就只是一如既往的拿游戏从业者顶罪而已。 蓝熊 1年前 @世俗骑士 大家都是成年人,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没什么问题吧~游戏厂商只要让自己的商品吸引人就足够了,既要让游戏好玩又要督促玩家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莫不如直接开发个养生app,监督付费用户一日三餐营养均衡和睡眠质量? 世俗骑士 1年前 @蓝熊 一本书:《娱乐至死》。不想再辩。 炎臻 [分享者] 1年前 @蓝熊 (希望能仔细阅读)原文:“专家对刀哥说,他这并不是想将农村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全部归咎于《王者荣耀》等热门网游,一些支持......”,而且这里没人说要“隔离孩子们一切可能‘成瘾’的项目”,这是那些极端人士的想法。本人没有认为留守儿童问题能单一的归咎于“电子游戏”,原文里也分析了很多方面。家庭陪伴和教育、周围环境的影响、制度的不完善、政府缺乏正确的解决方案、人性和道德的缺失......这些都是原因,说的泛一些,根本的问题就在教育上,但是这个问题又是由各种复杂的原因引起的。作为电子游戏的创作者,我们可能没有能力直接改变社会风气、国家制度、捐几所希望小学或者做慈善之类的事情,但是我们能制作游戏,这是我想说的——从我们力所能及的地方做起。我不认同被世俗化的“娱乐”定义,那只是追求刺激、沉溺物欲和感官体验,非常适合“逃避现实”或者发泄各种欲望,最后脑袋空空,失去精神思想,“娱乐至死”。这种世俗化的“娱乐”不适用于我认为的“电子游戏艺术”,作为艺术来讲它还可以治愈心灵、带给人启迪,就像优秀的书籍和电影一样。我们完全可以把电子游戏“带回现实”,让其具有精神价值而不仅仅是“娱乐”价值。我们的电子游戏少一些“氪金付费点”,少一些策划的“用户粘着性”方案,少一些刻意的成瘾性“技巧”,我相信并不会导致其背后的制作人群吃不上饭,也能减轻对留守儿童的“危害”,这点对所有儿童、青少年和自控力不强的成人都是一样的。何况少了这些利用部分人自控力不成熟钻空子的来为自己谋利的手段,少了利用各种技术骗取人们“依赖性”、“成瘾性”来赚钱的方式,电子游戏并不会变得不吸引人。比起这种害人谋利的行为,不如更多的考虑一下作品真正的价值。故此我想强调,我们是能做一些事情的(至少我觉得我们有这个责任),我们让我们的作品更好一些,更具有启迪性一些,更具有精神价值一些,最后可能就能改变什么、帮助到什么。以上。 蓝熊 1年前 @炎臻 我的确注意到了这部分原文,所以才会觉得你所说的“中国游戏制作者是有责任的”这句话在这个事件中的意义并不大。 我很认可和赞同你对于游戏发展方向的呼吁,我也觉得这样会产生出更多我喜爱的游戏,同时使得整体的风气变得更好。但就事论事地去看,我始终不认为“减少成瘾技巧”之类的做法能够减少什么对儿童的危害,游戏业界改良的做法与其说是拯救留守儿童,倒不如说是为了游戏在社会上能有个好名声,“高端玩家”们可以更加为自己喜欢的东西感到骄傲。因此我并非是在否定你希望“游戏更上一层楼”的想法,只是单纯觉得在留守儿童这件事上,不是仅靠游戏玩法改变就能解决得了的。 我本人并非游戏从业者,所以自然也不敢对游戏业或是相关从业者提出任何非分之想,只是我觉得任何一个产业想要做大做强,商业化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EA、暴雪之类我并不喜欢的公司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我不喜欢车枪球,不喜欢吃鸡,不喜欢农药,甚至不喜欢dota,不喜欢暗黑3,但是这又有什么用呢?偏社交的游戏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轻度玩家具有重视社交属性这个特点;FGO、船女人、刀男人之类的日系氪金游戏之所以火爆,就是因为粉丝“有爱有钱”,愿意为这些内容付费。无论是你还是 世俗骑士 都提到了“娱乐至死”,觉得游戏“俗了”,但你们也必然清楚人类的本性就是这种“娱乐至死”,追求的就是这种“俗(流行)”啊! 也许你们会说,游戏从业者本身起到的就是推广和宣传的作用,所处的是类似KOL一般的地位;但是微博上的KOL带带节奏就能赚到大把的钱,游戏制作人如果没法提供足够的销量可是要被踢掉的呀,否则猎天使魔女2怎么会差点胎死腹中?游戏从业者不可能用爱发电,而我又很清楚自己不可能为中国游戏事业有什么买买买以外的贡献,自然也没有权利对从业者的选择发表什么评论了。 无论是做游戏的人还是玩游戏的人,都需要接受教育,都需要提升水平。在我看来现在国内想要好好做游戏的人并不是没有,而某些掉进钱眼里的大公司(猪场我说的就是你)也不可能因为几句呼吁就“改邪归正”,毕竟人家做游戏的目的就是赚钱,而非是为了通过制作游戏来与玩家交流、体现自我价值。上面说了这么多其实都是在乱发牢骚,总结起来就是两点:1、游戏自主改良救不了留守儿童,解决问题要靠政策法规;2、掉进钱眼里的公司听不进你的呼吁,用实际行动去支持和赞美有理想敢打拼的游戏人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炎臻 [分享者] 1年前 @蓝熊 这不仅仅是留守儿童的问题,这个问题反应的更大,涉及留守和非留守儿童,涉及青年、成人、电子游戏行业、社会风气、教育者、国家体制、政府、权力人员、游戏制作者等等。然后我再重复一遍,要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我说的是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并没有说光靠电子游戏制作者“陶醉”一番就能“救了留守儿童”的片面言论。 “减少成瘾技巧”之类的做法可以减少对儿童的危害。 人的本性很多,但不能阻止我们去控制它们,尤其是当这些本性被极端激发后对我们造成严重的不好影响的时候。“但你们也必然清楚人类的本性就是这种‘娱乐至死’,追求的就是这种‘俗(流行)’啊!”这是在逃避问题,另外我们理解的“俗”可能不太一样,我不认为“流行”就是俗......emmm这是另一个复杂的问题,我想先放置。而人类追求的东西又有很多,到底在追求什么,追求的东西是否正确,这是另一个复杂的问题...... 我没想呼吁什么,只是在讨论,我清楚这种思维观念上的改变不会一蹴而就。 最后,如果国内真有不少有追求的、能坚持良心的电子游戏制作者,我们的环境可能就不是现在这样了。 瓶蓋 1年前 说到底,社会责任心的问题。 ZombleKingdom 1年前 这。。。虽然我是腾讯黑,但这次黑的太不着调了吧 雷卡特 1年前 见过体验过这些家庭生存环境的就知道这是无解的,穷和无聊到大人都受不了.还能指望孩子能顶住?落后平均发展程度太多的家庭没强大的自控和赶善的正确动力就会被社会撕碎 远野四季 1年前 @世俗骑士 惊了,我一直当那个父亲玩文明玩到住院的是段子看的。至于作者本人故意把游戏的成瘾性表现的那么强,我也是反对这种做法的。(我讨厌文明这个游戏主要是讨厌它中后期一堆垃圾时间,可玩的部分对我来说基本限于破局之前)毕竟游戏是开发者制作的,玩家消费的也是你的游戏,开发者没能力改变社会,但至少有责任约束自己的行为。 发布 炎臻 [分享者] 1年前 (绝了,操作失误,请无视这行话) 发布 汪汪仙贝 1年前 看了上面长长的讨论,从最初的激愤到反思。我们最大的责任就是(市场中)能做出能与农药竞争的良性游戏,能与****竞争的儿童游戏,能与外国游戏竞争的本国游戏。做好游戏,就是中国制作者最大的责任。至于挖掘好游戏、推广好游戏,就要社会其他同仁共同努力了。 发布 第九份存档 1年前 这种社会问题不是整个游戏业的白左倾向就能搞定的。 炎臻 [分享者] 1年前 @第九份存档 我说的和文章里的都没看吗? 第九份存档 1年前 @炎臻 我个人感觉就这篇文章来说,他给我传达的意思就是这样。 发布 登录奶牛关账号即可参与讨论 登录 / 注册
炎臻 [分享者] 1年前
蓝熊 1年前
这已经不是什么“游戏”的问题了,这是社会问题。
世俗骑士 1年前
游戏制作者有责任对成瘾性设计加以约束。不只是中国,所有人都一样。我很喜欢举的一个典例就是【文明5】.席德梅尔提到,他故意要让玩家停不下来。这是非常危险的!!!前几天还看到个段子说:教父亲打文明,结果父亲通宵好几天,最终住院。不知是真是假。
炎臻 [分享者] 1年前
炎臻 [分享者] 1年前
蓝熊 1年前
在我看来,片面强调游戏制作者要加强管理blabla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也并不是只要留守儿童们不在游戏方面上瘾,这个问题就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触及到的是社会资源分配和阶级流动性的问题,如果只以“不让孩子游戏成瘾”为终点,那就只是一如既往的拿游戏从业者顶罪而已。
蓝熊 1年前
世俗骑士 1年前
炎臻 [分享者] 1年前
蓝熊 1年前
炎臻 [分享者] 1年前
瓶蓋 1年前
说到底,社会责任心的问题。
ZombleKingdom 1年前
这。。。虽然我是腾讯黑,但这次黑的太不着调了吧
雷卡特 1年前
见过体验过这些家庭生存环境的就知道这是无解的,穷和无聊到大人都受不了.还能指望孩子能顶住?落后平均发展程度太多的家庭没强大的自控和赶善的正确动力就会被社会撕碎
远野四季 1年前
发布
炎臻 [分享者] 1年前
发布
汪汪仙贝 1年前
发布
第九份存档 1年前
炎臻 [分享者] 1年前
第九份存档 1年前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