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了文章 发布于 2021-10-22 01:02:47
译介 | 姿态 - 基斯·约翰斯通《即兴》
source: improwiki
title: Status
author: Guido Boyke
translator: 森一
link: https://improwiki.com/en/wiki/improv/status
介绍语:设计人物(性格方面的)动画时很有帮助的基础理论但竟然很少人了解!懂的都懂!不懂的我也不解释了!(低姿态介绍语)
姿态 Status
在即兴戏剧中,『姿态 Status』指角色之间『权力感』的差异。『高姿态High Status』的角色对低姿态角色会表现出支配感。『低姿态 Low Status』的角色则察言观色,服从于高姿态的角色。他们各自的姿态可以通过观察彼此的肢体语言(body language)、动作(actions)以及角色说话方式(manner of speaking)而识别出来。
基斯·约翰斯通(Keith Johnstone)认为姿态是表现出来的,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social status)无关。社会地位代表了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等级高低。最顶端的是世俗和精神上的领袖(国王、神父),最底端的是流民和乞丐。社会等级大致上可以通过职位、头衔、奖项和地位象征来体现。而基斯·约翰斯通的『姿态 status』却是说角色在特定遭遇中的行为表现。他强调人与人的姿态永远有差异(和对比),也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中立姿态』。而一个好的演员总是会意识到他所要表演的角色的相对姿态,并得心应手地将其展现出来。
一般来说,扮演角色就需要理解该角色的姿态。这可以让动作(action)变得栩栩如生,也为之提供了变化的机会。一些(即兴表演中的)游戏玩的就是姿态。比如经典的『status swap』『status chain』和『guess the status』。
姿态特征 Status features
运动 Movement
- 高姿态:专注,安静,优雅,自信,坚定,目标明确;很少摇头晃脑。
- 低姿态:不确定,紧张,生涩,僵硬,紧张,尴尬。
发言 Speech
- 高姿态:音量正常,但也会根据情况大喊或悄声。
- 低姿态:安静,喃喃自语,步履蹒跚,或者小步疾走。
音调 Pitch of voice
- 高姿态:通常深沉、放松。
- 低姿态:通常尖锐、高、吱吱作响、被迫。
姿势 Posture
- 高姿态:直立,笔直,但也轻松,舒缓,不会显得很被动。
- 低姿态:弯曲,松散,但也僵硬,被动。
呼吸 Breathing
- 高姿态:平静而规律。
- 低姿态:急促,浅短,忙碌,气喘吁吁,缺少规律。
- 备注:屏住呼吸是都可以的。低姿态的角色因恐惧或震惊而屏息。高姿态的角色屏息则可以加强威胁感。
接触 Touching Others
- 高姿态:任何不经意的接触:把手放在肩上,从衣服上捡起毛絮,触摸脸颊……
- 低姿态:避免接触他人。默许不想要的联系。
与肢体的互动 Interacting With One's Body
- 高姿态:不碰自己。但也有:炫耀性的自我接触。
- 低姿态:笨拙或尴尬的手势:用手指穿过自己的头发,擦自己的脸。
- 注意:与身体互动的方式很重要。把手指放在嘴上既可以表达不确定性(比如刚被抓包的学生:“嗯……我该怎么说?”)也可以宣称主导权(老师:“安静!”/美女:“看看我的嘴唇”)。
视线接触 Looking At Others
- 高姿态:直视,视社交场合而控制时间——既不太长也不太短。但也可以:虎视眈眈地盯着看;充满魅力地凝视。
- 低姿态:迅速转开自己的眼睛,避免长时间目光接触。目光游移。但也可以:欣赏,天真,或者没礼貌地盯着看(socially inappropriate stare)。
- 备注:眼神交流会让社交互动变得更加复杂。据基斯·约翰斯通的看法,长时间的眼神接触不会影响姿态,只会影响被盯着的人的反应。
社会适应性 Social Adequacy
- 高姿态:总能找到正确的文字和手势。知道什么情况合适,并能采取适当的行动。知道如何表现,也知道该说什么做什么。灵活,有原则,果断,敏锐。但也可以是:根据需要打破社会惯例。
- 低姿态:永远是错的。说话断续,喋喋不休。由于恐惧,不安全感,软弱而违反社会规范。但也可以是:不懂装懂,傲慢,固执。
困难 Problems
- 高姿态:没有困难。可以踏过任何艰辛。总是知道该做什么。总是有锦囊妙计。知晓优先级(有判断力)。
- 低姿态:哪都能遇到困难。在日常生活中都显得很失败。但还可以是:没办法认识到其他人正在着手解决的困难。
冷静 Calmness
- 高姿态:就算在最绝望的情况下也要找回平静。『嘶吼』只是用来表达自己能力的方法。
- 低姿态:容易不安和恐慌。易燃易爆炸。被碰到***时会发火。恳求怜悯。
问题 Questions
- 高姿态:在觉得恰当的时候提问。出于好奇地提问。审问,间谍,销售,用有针对性的问题让人动摇。谁提问,谁领导。
- 低姿态:为取悦高姿态的人而提问。出于不确定性而提问,不因自己做决定。但也可以是:因为恐惧而错失良机。想出聪明的问题其实很简单。
注解 Notes
一个人的姿态和他们是否值得同情(whether they are sympathetic or unsympathetic)毫无干系。比如在特定的情况下,姿态可能是与『社会期待』(what is socially expected)正好相反的——而且这往往就是观众最爱看的。比如一个员工/学生(低社会地位)对待董事/老师(高社会地位)特别无礼,或者比他们更优越。
通常,一个人的姿态高低对应着自信心的高低。上述高/低姿态的特征也和或高或低的自信有关。一个社会地位很低的人绝对可以拥有正常或者更高的自信(比如Soldier Schweik),同理,社会地位高的也会有缺少自信的人。
把高姿态和傲慢混为一谈是很常见的错误。高明的高姿态者几乎看不出来他的傲慢。另一方面,受人尊敬和有权势的人会做出非常礼貌、外向和友善的反应。伊丽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永远都不会大声喧哗,但如果她说“没意思”的时候,她身边的人都会随之颤抖。
基斯·约翰斯通观察到,每个人都适应着某种特定的姿态。许多演员(因此只能)专门扮演高或者低的姿态。他同样观察出来,许多演员会(也会因此)错误地估计自己的表演效果。他们本觉得自己表现友好,但是别人却觉得他们充满敌意。
姿态不仅可以应用于人身上,还可以用在物体或空间上。你的家可以像皇宫一样给你安全感,而真正的皇宫却可能会让国王焦虑不安地踱步。一个被嚼过的口香糖可能会被 Paula (高姿态)随意地吐在一边,而爱她的 Paul (低姿态)却有可能将之捡起,收藏在展柜当中。
姿态变化 Change status
状态始终是相对于某人或某物而定义的。谨记这一点才能玩好姿态互动或者姿态变化的游戏。基斯·约翰斯通指出了两种让姿态变化的办法:
- 『贬低对方』(你好臭)和『抬高自己』(我好香)。
- 而为了低姿态而战时,我要么『贬低自己』(我是一个无用的蛀虫),要么『抬高对方』(你闪闪发光!)。
约翰斯通推荐在对白之间交替使用这两种方法。
社会关怀 Social Welfare
- 强化姿态:成为母亲般的人,帮助,保护,照料,做主人。
- 弱化姿态:自我保护,或让自己显得无助。
- 备注:经典对白:『戴上帽子,外面很冷』『好的,妈妈。』——『别害怕,我会保护你!』『你是我的英雄!』
赞美/辱骂 Praise/abuse
- 强化姿态:辱骂他人,赞美自己。但要做出精准的赞美。
- 弱化姿态:辱骂自己。赞美,崇敬,赞颂,钦佩他人。
- 备注:这是各种喜剧中应用最多的文体装置。
要求 Demand
- 强化姿态:突出手势。占据更多空间。拿到C位。
- 弱化姿态:少用手势(make small gestures)。收缩自己的移动范围。退回到舞台两侧。把舞台让给高姿态角色。与高姿态角色和他们的空间保持距离。
高度 Height
- 强化姿态:站起来。挺直身体。让自己处在某个台座上。
- 弱化姿态:弯曲,降低,畏缩。向他人屈膝。扑倒在地。
- 备注:两个演员头部的相对高度起决定作用。高姿态的人凌驾于低姿态的人之上。但是:不请自来(to sit uninvitedly)也可以提高姿态,因为你占据了更多的空间。
接近 Vicinity
- 强化姿态:接近他人。进入他人的个人领域。触摸。还有:邀请他人靠近。
- 弱化姿态:逃离他人。但也可以是:容许接触。
- 备注:接近/距离的作用非常复杂。对姿态变化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谁促成了距离的变化?另一方对此如何反应?需要区分个人安全距离(0.5米),社交距离(0.5-3米),远距离(大于3米)。
评论 Comments
『不能采用高姿态,只能衬出高姿态』(high status can't be taken, its alluded)的法则,揭示出在真实会面中相对姿态的重要性。当两个演员一同上台,姿态关系很轻易地便会建立起来,低姿态的角色会很明显地服从于另一者。
夸张(exaggeration)或反讽(irony)会让许多事情(agents)反转!如果有人为了提高自己的姿态而站上桌子,只要另一个人爬上衣橱,就会让他看起来显得可笑且适得其反。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