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了文章 发布于 2019-06-28 13:44:22
被双重排除的“手游大作”
首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大家好,我的网名叫:M4小馒头 今年21岁
今年大专毕业,我在大二那会的时候就知道奶牛关了,当时的感觉和大家想的差不多,一种以游戏题材翻版的知乎。大学生涯以来,我本人在知乎上回答只有2个,其余都是在点赞与收藏。
我记得然后是大二的中间那会吧?接触到了素晴日,非常著名的一款gal,再加上我之前是个忠实的圆厨(番剧《魔法少女小圆》),这直接把我带向哲学的大坑...对,你没听错...我和新闻里的美团小哥一样捧着哲学书读了起来,虽然我后面也知道有高中学历同学也有在学,甚至是我有一个朋友只有初中学历的也能学哲学的很好,总之,我从那时候起,学的东西从尼采叔本华入坑到现在的精神分析为止也只不过是估计两年还不到,也就是说,我很年轻...非常的年轻,无论是生活经历还是思想成长上。
在这中途我的光辉战绩有(历史发明家孙一峰并感):
1,在B站专栏上线的半个月后投稿了一篇有关星际争霸2的文章,第二天从大学宿舍床上起来一看,2万的阅读量!不过我随后感谢大家并且纠正了一些失误后,自己删除了文章。 2,曾经担任过B站屋顶视研读者群的管理员,这个东西可能有了解ACG圈文化的朋友才知道。非常感谢静希给我的机会与肯定,但是我却没有好好珍惜去发挥,反而和同群员起了些口角,现在想起来非常的后悔,道歉了都还是很自责,不过这件事其实就让我想加入奶牛关的念头了,因为我发觉喜欢自己的东西逐渐变了,不是那些影视剧或者ACG相关,而是实打实的那些著名PCgame,或者是手游与其他平台游戏?
时间过得很快,一下子就到了大三的实习期。 我去了父母推荐关系的一家大公司里实习,可只有短短二个星期后我就开始打退堂鼓了,我感到压力从未如此巨大,上一次压力这么大的时候还是在自主招生的三年前... 于是我放弃了这份工作实习,这是很丢人的事情,然后在大超市里做兼职,也仅能挣个饭钱摆了。 事后我自己想了想总结,包括我要好的亲戚都觉得是,我在整个家庭教育环境太温和了,没有经历过大风大雨,就像那句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当然可能有朋友猜得到既然是这种情况那说明我家底子还是不算薄的.... 自我介绍就先到这里了,我的steam和B站空间不是特别想发送到奶牛关上,因为我自己的黑历史非常多,多又惨到我不忍直视,改天或许我会链接上去。 但是有一点我一直坚信着,赞同多元化,反对单一化。 很多人都是这么想得,也不是很奇怪激进的观点了吧,这与我受到拉康派的精神分析有很大的关联影响,而且可能我整个文章包括后面写的可能都要请拉康姐姐出来...
然后才是起码有点含金量的正题内容....
我的第一篇文章想谈谈我自己的一个原创观点,说不上是原创,而更多是借鉴。
请大家思考这样的一个词语的含义:【手游大作】
这是在学校社团群里,我聊天偶然间蹦出来的一个句子:“毕竟好久没有手游大作了。”
非常的奇怪句子!当时群里面就有人好奇这是什么意思? 然后,我仔细想了想,一个脱离正常人思路的想法在群里提了出来,不过当然没有人能看得懂,毕竟大家都是大专,又不是985的同好圈子。 我利用阿甘本的【神圣人】,得出了一个令我自己都好笑的想法。
如有一部手游大作,意味着它將同时被【手游】和【大作】的定义【双重排除】在外,能被游玩但不能被。
如果说手游的原罪是他本身作为打发碎片化时间而诞生,那么如果有一款手游它没有这么做,表明我的目的不是让玩家放松打发时间,表明整个游戏体系要与氪金变强体系断绝,就像有个星际1的手游版,既然完全是模仿星际1的套路,那为什么我不直接去玩PC端的呢?那可是星际争霸啊!它不是实打实公认的大作吗?它只不过是简化了操作的翻版,这也是手游的特征之一,它始终围绕着【碎片化】这个词语进行。
但同时它又被大作的定义排除在外,我们知道大作的定义已经被其他东西提前安置了(操作画面投资剧情之类的任何元素),也就说当我们说到【大作】这个词语时候,它已经有个预定的形象形式模型在那里了。
如果我说有一款画面剧情投资巴拉巴拉一堆元素超越所有手游水平甚至媲美PC端的手游存在,但它自己却包含了氪金变强和刷刷刷碎片化时间作为手游本身的特征而存在,那么这款手游是不是大作呢? 肯定不是啊!它的出生原罪不还是围绕着手游本身的特征吗?所有在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出现: 有大作特征的手游必然只能返回到PC或者主机又或者VR之类的其他平台上,符合那些能定位大作的意义系统中,就像PC移植switch平台的游戏一样,但这还不是PC本身大作的IP影响吗?所有这时候,手游大作,作为它诞生的原罪就已经让其他平台系统意义排除了纳入他自身的可能性。
关说抽象的关系没有用,来说实际我见到的例子吧。 《Plug & Play》《CMANO》 前者后者都拿过不少游戏奖项,在我的语境下,它们是典型的“手游大作”。
《Plug & Play》是有实打实的手机端平台的,而《CMANO》自己简直就是像一款军事模拟软件而不是军旗游戏。 它们的共同特征在于:它既没达到传统大作的标准,也不是为了打发时间放松,它们在让你不停思考。
福柯说不是国家产生主权,相反,是主权产生国家。
一样的,【手游大作】自己就是宣布存在着一种【例外状态】,他存在于在整个游戏系统之外的存在,他无法被任何东西定位,就像达利的画一样,这是崇高或者是什么XXX艺术,你管他叫什么都行,它的目的性是空无。这种截然不同的例外状态使得手游大作本身诞生出来了一种独特意义,这种意义就是我们口中的【过度解读】,因为能指在不断滑动,而艺术的进行恰恰离不开能指的滑动。
换句话说,在我的语境下,去paly手游大作从没有一个单一固定的目标目的让玩家去做,它的存在就让你思考。
可能有朋友觉得我的思想实在是太过于激进了,甚至表现出了一种妄想的姿态,但我想说的表达的一个观点是,资本化永远离不开工具理性和再生产消费的体系,历史上的许多艺术作品可没有受到资本化的侵蚀,非常的纯粹,我想说的是,电子游戏其实也可以做到。 脱离了资本化的同时又有着资本影响的影子在那里,也就是说理性和非理性可以同时进行,这非常的绕口,然而实际上市面的游戏都是这样进行的,用调侃的话就是我们不可能用爱发电。扯远点,拉康说精神病主体的特征就是找不到现实,现实和父名一样一开始就被排斥出去了。但符号界的金钱可以帮助我们脱离精神病的结构的,所以有很多游戏卖很贵,有氪金,商业推广都是这样来的,即使是《Plug & Play》还是和fgo一样完成四杀的《樱之诗》也是要钱买的,电子游戏既可以作为商品也可以作为艺术,这点让我最感到不可名状...
大家都知道ACG圈子有很多学术研究的大佬,同样的在电子游戏这块也是一样的。他们和我一样都会说些大家看不懂的名词,然后把这些名词混在一起来讨论,我也是这种做法。
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就是素晴日,除了在奶牛关上,还有在steam和bangumi甚至是在知乎上都有很多解读,角度非常多,深度也很厉害,或者是其他叙事风格的剧情向游戏,其实一直有大佬们在尝试多元化解读,就像我这样,去用精神分析和哲学...其实没有那么罕见的。
我的思想或许真的太激进了,里面可能包含了神秘主义,夹杂着形而上之类的奇怪元素,但是我觉得电子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互动性的展现,我很喜欢参与感,真的非常喜欢。我这种写文章的风格,可能后面会愈发愈明显,大家应该能感受的到,可是好是坏,我自己说了不算呀....
最后,我想说一下,可能有朋友想让我解释【例外状态】【能指】【阿甘本】这些是具体什么东西,不然文章的阅读就只会剩下断裂,而对于这种断裂我想说得是:一开始我就让自己在失败中进行了。也就是说我一开始就没有准备去打算解释我引用的名词,因为我觉得这种断裂是不可能被完全修复成功的,断裂只可能被减少,但绝不会消失。结果显而易见,我会被景观解构身为我作者的自身。
最后的最后,肯定会有朋友觉得我连手游和大作的基本定义都是错的,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定义,我可以理解,因为这样交流意义才有可能,真理总是被误认的,真理总是在讨论的正反中接近。反对或者赞同我理解大家,因为到最后...
其实这篇文章什么也做不了...
头图:《樱之诗》CG
Yoge 1年前
发布
琪露诺 1年前
東雲閑 1年前
我觉得“手游玩法重度化”的重度和后面“玩法不够重度”的”重度“不是一个意思,前者是刷,后者是复杂。如果前者的看法来自一般手游用户的话,那就没错了。
琪露诺 1年前
東雲閑 1年前
琪露诺 1年前
发布
紫数 1年前
发布
长水 1年前
个人粗略理解,有可能您本文所指的手游大作,即是说把剧情向游戏搬到手机平台上?而不是说类似明日方舟碧蓝航线这类的所谓“大作”。不知道是不是此意。
如果是的话,其实这是目前市场自然形成的结果,因为过去(包括现在)一直有人或组尝试在手机端开辟AVG或Galgame的新市场,但目前没有特别成功的案例。
以一些剧情向Gal(比如您所说的《肃晴日》)来说,这类长剧情类gal与手机端存在本质上的冲突。大部分玩家希望在手机端体验的是可以利用碎片时间且不太费脑又玩的游戏。而纯阅读类avg作品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及专注度去阅读,以及需要视听结合,这就需要玩家既要专心致志,又要带耳机以及找一个安稳的环境。这就与手机端日常的大部分游玩状态存在本质上的矛盾。尤其是您提到的《素晴日》这类题材、取向的作品,讲述的东西都不会简单、明了,这与手游这个环境的不匹配性会更深。
以及故事类avg很难找到一个在手机端的收费模式,即盈利模型,比如我们常说的玩家氪金。缺少更好的盈利模型,但故事类avg的开发成本并不低,甚至可能比大部分知名手游作品还要高(尤其比如说开发时间),那开发者为什么不直接去做明日方舟类的手游呢?所以我个人认为造成这样现状是自然的劣汰。除非有一个乔布斯式的跨时代天才出现,他可以改变这个市场。就好似在苹果手机出现前,智能手机市场从来不被人看好。
我曾经有过一篇文章分析一个尝试在手游端做故事阅读的gal手游,(那个游戏在您眼里可能属于纯废萌,和素晴日完全不同),有兴趣您可以看一下——https://cowlevel.net/article/1935239
发布
紫駿 1年前
发布
Dewangsky 1年前
发布
莫兰德先生 1年前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