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那些耀眼的群星,谈谈游戏神作的共性

千水

撰写了文章 更新于 2018-12-13 13:02:27

评论 12

東雲閑 1年前

我觉得好的都是神作(
我觉得不好的都是粪作(

讨论内容时这种价值判断基本么得意义,唯一可能的就是互相尊重对方价值观,在这个基础上在做讨论吧。

千水 [作者] 1年前

@東雲閑‍ 这是第一篇,是准备挖坑以后再慢慢填的

XenoAmess 1年前

你希望你的动作师的回答不是“把手挪开回到待机位置”的时候,大概你的动作师也在希望你能提供“他会十分夸张且笨拙地捂住眼睛,边捂住边靠近玩家,甚至有些时候,他会捂着眼睛,然后通过指缝来看你”这一系列操作的资金和人手和工时。

紫色有角爱暴走 1年前

“卡牌游戏如何平缓陡峭的上手曲线?游戏王、万智牌,无数的卡包,数不尽的卡牌,对于每一位新手而言,尝试、学习,往往都不是一个很愉快的体验。”对于真正的卡牌游戏玩家来说新游戏初上手的探索过程才是最快乐的,你找找游戏王万智牌的圈子问问他们是愿意去找一款简单粗暴的卡牌游戏还是更愿意研究有着复杂繁琐的规则和卡片效果的卡牌游戏,容易上手不等价于好游戏,用你的观点来看任何包含劝退属性的游戏都是糟糕的,似乎古今中外所有的高门槛硬核游戏都不够优秀,ftg不服,stg不服,tcg更不服

劝你不要太想当然的把自己的价值观扣在所谓“大多数人”身上,你觉得“好上手”的东西也有不少人觉得“很无脑”

千水 [作者] 1年前

@紫色有角爱暴走 ‍ 上手曲线和深度不是一码事。

紫色有角爱暴走 1年前

@千水‍  上手本身就是对游戏内容探索到一定深度的一个形容,对这个游戏探索到了某个深度了才可以称之为“上手”,“上手”这个行为本身也是对游戏深度的探索过程,而这个探索过程本身就是“有趣的”,尤其对于卡牌游戏来说,“上手”的过程里难免要去了解多样的卡牌效果,卡牌游戏里卡牌数量越少就越容易上手但是相应的探索的乐趣也要少很多,就比如你觉得是神作的杀戮尖塔,好用的构筑两只手数的过来吧,探索差不多了还有什么玩头?一周之内还算有趣,一周之后呢?同比游戏王,万智牌,别说一周,一个月过去了估计你还是个看什么套路都新鲜的萌新,能觉得卡牌游戏卡牌多上手难是弊病的人我觉得应该是不玩卡牌游戏的人,不说别的,游戏王万智炉石这些游戏不停的出新卡,加新规则,难道是为了减少新鲜血液?为了劝退新人?

千水 [作者] 1年前

@紫色有角爱暴走 ‍ 我给你解释一下吧。上手曲线本身和深度指的不是一码事,你可以这么理解,一款游戏有着无底深的深度,但是它可以容易上手,也可以很难上手。如果一个玩家一开始需要面对五千张各样的卡牌,弃坑率是很高的。但如果做两条外成长线,卡包也好,解锁也罢,从最开始的一百张慢慢增加到五千张,信息不至于一下子过多,那么玩家的上手曲线便会变得平缓。

紫色有角爱暴走 1年前

@千水‍ 一款游戏如果有五千张卡牌如果从一百张开始用你说的平缓的速度去增加那么把这五千张认的差不多你觉得要用多久?五万张呢?你这种平缓只适合那些一共两三百张卡或者更少的游戏里让玩家从五十张开始认,卡包也好解锁也罢对于那些卡牌数量够多的卡牌游戏来说都没有“平缓”的意义,而且还是那句话,可以探索五千的卡池的时候为什么只让我探索一百张卡池?为什么要剥夺我自由探索的乐趣?摸索卡池学习规则的过程里的快乐你都不理解吗?能我还是想确认一下,你到底是不是卡牌游戏玩家

潘志君 1年前

没有《机械迷城》我可以忍。但是《ET外星人》这个游戏界的大耻辱,至今还淹埋在雅达利堆填区的垃圾没有任何称作“神作“的理由!

P.S.此图的分辨率太差,必须查看原文才能看清。

千水 [作者] 1年前

@潘志君 ‍ 那个是放置进去瞎搞的,毕竟也是算打破了一个时代的作品

__Rhonin__ 1年前

emmm


所以是真不觉得开头画的大饼和后面的文字图文不符么?

1年前

咋一看写的不少各有分析。
细再看主观想法鲜有干货。
逻辑还行,但是最后的分析主观性太强,猜测是个新人。
最秀的是莎木篇你回头看看是不是全程废物豪无干货,以后写文注意一下吧,对你未来也有好处。

登录奶牛关账号即可参与讨论

千水 的更多文章

查看所有文章

更多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嵌入内容
复制以下代码可将该奶牛关内容分享到其他网站。
预览
复制地址
复制以下链接可将该奶牛关该内容分享到其他网站。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