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了文章 更新于 2017-02-12 23:05:07
《伏龙记》ea实录(week1)
02/06,《伏龙记》在steam开始early access了
这一周收获不少,在这里记录一下
http://store.steampowered.com/app/570980/
Early Access消失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游戏上线的瞬间我就遇到了第一个问题——early access的状态消失了,直接变成了“正式发行”
瞬间头大
问了一大圈,好在有前人也踩过坑。通过开发者页面,可以通过“文档和帮助→联系Steam发行团队→contact us”进行求助
Valve的效率的确值得称赞,当天下午5点发现问题并提交
凌晨1点的时候Valve的工作人员便帮我们进行了修复
并告知“游戏的标签如果不小心被修改,导致第一个标签不是Early Access就可能出现这个问题”
总之,这里千万要小心
Bug修复、更新
接下来,就是所有游戏都可能会遇到的——发现了一些严重影响体验的Bug
虽然我们在上线前反复测试(还拉了一些亲友),但毕竟覆盖度不够,出现了“玩家出图”这种block游戏进程的Bug
这个没啥说的,使劲去修
顺便要提一下的是,Steam的玩家质量的确非常高。虽然之前做过多年端游,还是有些惊喜。Steam玩家对Early Access阶段的游戏有着很好的包容度,只要游戏有吸引他们的点,就会主动帮开发者寻找Bug的重现规律(几个自带Bug体质的玩家,更是不断在crash中帮我们提交崩溃日志,非常感动)
除了尽快解决游戏中的Bug,另外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和玩家要同步好“接下来的计划”
参与Early Access的玩家,除了玩现在的游戏,更希望知道“之后的游戏是什么样的”。这个过程有点像养成游戏~
清楚坦诚的沟通,将会让玩家、开发者形成一个共同的愿景,并一起为之努力
所以我在每次更新日志的后面,都会加上“后续更新预告”。一方面是对玩家的回应,一方面也是对自己的鞭策
评价
大家都知道,Steam上的评价将会极大程度影响玩家是否购买游戏
这个也是首周我们面临比较大的一个挑战
首先,游戏刚上线的各种Bug影响了不少玩家的体验
这时候出现“怒给差评”是很正常,也很能理解的
收到差评时,及时的反馈很重要(人家都写了那么长了)。并且在问题修复后,要尽量去同步一下
如果是认可游戏中亮点的玩家,很可能会理解并给出进一步的意见,这对于Early Access阶段的打磨都非常重要
当然,也有一些比较无聊的
我们遇到最常见的,就是“垃圾国产,抄袭,还不如4399”
这种我一般回一句“欢迎退款”完事儿
总的来说,大部分差评说得还挺在点子上的,的确都是我们游戏目前还不够完善的一些方面
慢慢打磨就是
国外友人
另外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游戏上线后出现了一帮老外给我留言,问啥时候出英文版
Roguelike的确比较合欧美的口味,最初立项也是考虑欧美市场的,不过目前的翻译还没弄完,于是我回复说coming soon
其中有一个略懂一些中文的老外,和我很聊得来。而且他还玩过《侠客风云传》和《轩辕剑》的英文版,徽章还是3级的……
总之,对于希望考虑海外市场的开发者,即使缺少海外宣传能力也不用太过担心
根据我这周遇到的情况,海外一些大的Steam社区、鉴赏家会在你游戏上线后第一时间联系到你(甚至有一些在上线前就联系到了我)
他们会介绍他们的一些情况,希望获得少量key进行体验,并可能撰写评测
其中质量如何,我现在还没法说。但对于开发者来说,和他们保持沟通也并非很大的成本,值得投入(后续我会持续更新这方面的进展)
按照目前的情况初步预测,应该可以达到SteamCN+贴吧的宣传效果。反正……在国内我们差不多也就是这几招吧
下周要做的
- 再打磨2个更新版本(玩家提到一些细节的优化,大部分就要搞定了)
- 后续新内容开发的规划(图鉴、挑战模式、套牌等),如何平衡优化和新内容的开发,也是上线后的一个重要课题
- 英文版加速
To Be Continued
目录
竹子 1年前
发布
皆为泡影 1年前
发布
莳路美年 1年前
看视频有很多Enter the Gungeon的影子……
发布
林云 1年前
发布
夜神不说话 1年前
看完实录,感受良多。不愧是业界前辈,受教了。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