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表现形式的转换有兴趣,就泛泛地聊几点。
老实说看到题设并没有想到很确切的符合描述的例子,有点怀疑题设的适用范围,因此举例可能会有些偏颇。不妨当作是在就「这个问题成立吗」作答。
首先,都是同一种「改编」吗?
改编有很多种,侧重各有不同,但很少见到旨在「100%重现原作」的改编,原因大抵是形式转换必然会造成差异和强制还原的无趣。讨论较为完善的例子应该是「游戏的电影改编」,举目四望,同时获得商业成功和粉丝认可的游戏改编电影屈指可数,毕竟让普通观众看得爽和让核心粉丝看得爽是很难平衡的两个条件。
如果让普通观众爽了,粉丝不干;若是一心为了满足游戏粉丝,创作者(导演)就不愿意了,毕竟枷锁多了。我觉得《魔兽》电影算是相当粉丝向的改编了,卖得虽然很好,但电影本身可谈不上好。
摒除「原作枷锁」的例子,想到的是《生化危机》,我想是开辟出一条新路的典型了。
回过头看很多游戏品牌的小说、漫画衍生品,见得比较多的是世界观补全类故事(暴雪各个系列,刺客信条)。因为和已有的作品是互补关系,没有竞争,通常不翻车是没问题的。不知道这算不算是题主所考虑的「改编」呢?
写小说、拍电影、做游戏,是截然不同的内容创作,欣赏所需的素养不同
不同媒介的长处是不一样的,内容消费者的 消费素养 和 期待 也不一样。小说讲故事的主要工具就是文字,而漫画侧重图像,影视媒介又有了配音和音乐、音效,游戏则是强调用户主动参与。而一个熟悉小说,但没怎么玩过游戏的用户所做的判断,和一个不怎么看小说的游戏死忠粉所做的判断,标准恐怕是相去甚远的吧。
这一点另外两个答案已经聊得比较开了,我个人是赞同「媒介本身的特性使然」更为本质的,毕竟小说再怎么写也没法不靠读者的想象画个主角出来,花再多成本也不可能啊。元素更丰富了,才会催生其他的成本。说到这里想起之前听到过一个说法,说早期有人不承认电影有可能像写作一样成为艺术的原因之一就是创作者的主权被稀释了——你不可能自己一手全权创作出一部作品了。
总而言之,我这里只试着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一下不同媒介的表达侧重是多么的不同。
比如,「一句耐人寻味的对白」,在小说、影视作品、游戏里呈现出来的模样该是如何?我脑海里面浮现的例子是:
- (小说)呈现在眼前的,就只是那一行字而已,「耐人寻味」这个意涵是读过了前文、读到了此刻的我去捕捉的。
- (漫画/动画/电影)分镜的画面可能飞到了莫名其妙的地方,可能给了角色口唇特写、拉伸了配音的长度、加入了其他画面的闪回,音声上也会给予强调(这是小说没有的)。
- (游戏)没有很好的例子浮现,或许让玩家亲手做一个操作,打开那封写有这句话的信件?
欣赏小说,和欣赏漫画、电影、游戏的标准并不一致,期待原作的某个部分「完美」地重现在其他媒介里,其实是很高的要求,甚至粉丝自己都无法明确到底想要什么吧?
好的改编是什么,不好作答,但好的小说/漫画/电影/游戏是什么,是相对明了的
好的改编是个太模糊的说法,「还原度」可能是其中之一,但要最评判一部作品,我想还是要看它「是不是一部好小说/漫画/动画/电影/游戏」吧?而非它有多还原。这一点如果能达成共识的话,对于具体情况就能作出明确的分析了。为了判断一部改编作品的好坏,来问这么几个问题吧!
- 是同一批人在评价吗?(样本有效性)
- 他们对两种媒介都有相近水准的素养吗?(评价有效性)
- 他们的评价反映了怎样的期待?(分类)
- 不同评价所反映的期待一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