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推广的一系列游戏,包括暴雨、直到黎明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向电影靠近,不如说是用电影工业来秀肌肉。电影工业非常完善,技术力也高。用这套模式来解决演出问题,有助于游戏和传统文化行业的融合。至少一个电影化的游戏,对轻玩家和非玩家有很高的吸引力。
另一个方面,从桌面游戏时期开始,抽象一直是规则设计的一个重点。原型之所以重要,也是因为抽象规则是搭建游戏骨架。一个完善的骨架可以省掉许多后期调整的工作,引导入门到精通的过程也更有连续性。电影有个类似的东西叫大纲,但大纲一般也是有时间线的,所以在和观众的互动上有束缚。游戏的玩家则很少愿意被设计牵着走。
因此影音的这一块,电影化制作是一种现成的工业选择。这种选择既可以展示游戏和传统艺术的合作可能,也显示游戏是天然地多样化。而玩法的这一块,电影可能会引导观众跟着导演的思路走,游戏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玩家自身的探索。所以游戏比起其他艺术形式,有更强的「作者已死」特性。玩家自身的意识在游玩过程中一直是强烈存在的。这反而是其他艺术需要参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