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与暴力一点思考。

青莱

撰写了文章 更新于 2019-12-20 00:04:33

评论 12

鸡烩蚊 1年前

我想说下我的观点,我觉的那些说“暴力游戏使人暴力”不是很恰当,我认为是那些有暴力行为的人他们本身更偏好暴力类游戏(当然我不是说每个玩暴力游戏的人都是暴力狂,正如这篇文章所说“暴力行为的产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看起来是玩了暴力游戏所以变得暴力。这可能是个逻辑谬误,并不是【暴力游戏使人变得有暴力倾向】,而是【有暴力倾向的人更爱玩暴力游戏】。
我估计在暴力类电子游戏问世之前,暴力行为依然存在,而且恐怕和现在相比也不见得多少见,我总觉得游戏是背了黑锅了,但这又是无可奈何的事,很多人打空气靶子都打的不亦乐乎,更何况是像电子游戏这样一个真实存在的事物呢?

青莱 [作者] 1年前

@鸡烩蚊 ‍ 我觉得这解释有点附会也有点离题。我这里无非是想明确暴力与游戏的关系。但你这里却指向了暴力的人。
当然我十分理解游戏是撞了个枪口,但总之我还是希望所有人找到游戏和暴力之间的正确的,明确的关系。无论好坏。

鸡烩蚊 1年前

@青莱 ‍ 对此我感到十分惭愧,很抱歉没能对你文章的内容理解透彻,让你见笑了。

鸡烩蚊 1年前

@青莱 ‍ 我刚刚又思考了一下。
就说这游戏就是一个输出信息的载体,和小说漫画电影电视剧一样,会包含各方各面的元素,和暴力扯上的关系也是必然,但是有需求才有供给,这里就又不得不提到【暴力的人】了,有人就爱好带有暴力元素的游戏,而这些人中肯定存在即使没有玩暴力游戏也会做出暴力行为的人、以及无论玩多少暴力游戏都不会在现实中做出暴力行为的人。
那些夸大游戏与暴力的联系甚至声称游戏诱发暴力的人我认为只是一些家长为自己的教育失败推卸责任和一些无良媒体为了博取流量而对游戏做出的无端诽谤罢了。
【游戏作为个多元化的载体,有一部分包含暴力元素,但游戏本身和暴力行为没有直接关系】。这就是我眼中的游戏与暴力的关系了,抱歉没论据,只是一些简单的观点。

柔王丸 1年前

电子游戏不应该背这个锅,实际上远在电子游戏产生之前,古罗马的公民们就为角斗场内的暴力血腥疯狂叫好。而自古至今,对抗型竞技体育的本质就是一种文明化,限制化的暴力行为。智人在进化史上的猎杀历程,人类在文明史上发展与变迁,暴力从未缺席。暴力写在人类的基因里。 所谓游戏对暴力行为的助长,还不如一升啤酒。

青莱 [作者] 1年前

@柔王丸 ‍ 锅的确不该游戏背,但现在已经撇不开关系了,我就想不如明确的建立游戏与暴力的关系,而不是一味的用各种:“不能证明游戏和暴力有关,所以游戏和暴力无关。”这样的逻辑来回避问题。

柔王丸 1年前

@青莱 ‍ 这不是回避问题,而是这个问题类似无稽之谈,你看,街机三国志 有吃肉和大包子奖励关,如果有人玩了这游戏想上街买肉吃,这根本谈不上是游戏诱导的。 这么说的话,四大名著充斥着黄暴,什么贾宝玉初试云雨情,黑旋风动不动挨个砍人头之类的,总不能把人类关进精神的无菌病房里。

紫駿 1年前

讨论游戏和暴力的关系之前,应当首先广泛普及相关性的概念和应用。不然就会出现万事怪游戏的诡谲情形。实际上比起游戏是否和暴力正相关的猜测,酗酒和暴力的正相关倒确有实证,但禁酒无论如何也不是个好方法。

青莱 [作者] 1年前

@紫駿 ‍ 是的,游戏至今名声不好,也有误解。但游戏带来的恶果也难以避免。只能想办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琪露诺 1年前

我觉得文章提出的角度其实更侧重人类学的“禁忌”概念。把电子游戏和暴力关联,实际上是看到了电子游戏对某些禁忌的违背。但我觉得电子游戏违背的,并非是人类对暴力方面直接的禁忌。比如说,大部分电子游戏的反派(或者被暴力的对象)都是罪恶或邪恶的角色,在现实中这些角色也会受到暴力(或国家暴力机构)的制裁。我认为电子游戏违背的其实是对“展示暴力情景”的禁忌,毕竟相比传统的文字和图像,当代电子游戏对暴力的展现更具有真实感,容易激发人的共情。而说到共情,它同样受到社会意识的约束,在战争、动荡或被压迫的年代,可能人们对暴力的态度,尤其对反派遭受暴力的态度有所不同。因此,我认为这个问题并非游戏和暴力两者关系,或者它们和人的本能如何互动的问题,而是放在我们这个特定时代背景下,游戏突破了哪些传统规范,(在这种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我们又该如何对社会标准进行反思和平衡。

青莱 [作者] 1年前

解释的非常好!我写这个也是试图让自己明确游戏与暴力关系,或引用你的话就是:游戏与社会标准之间的关系。无疑游戏现在社会中有不小的影响,但好像很多人都不愿意面对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只是去回避这些问题。

琪露诺 1年前

@青莱 ‍ 我觉得很多人的想法也是合理的。既然游戏没有体现出它“特有和本质”的和暴力的关系,而是和其他媒体类似的情形,那把游戏单独拿出来,而不是从媒体的角度讨论,把游戏作为其中一些例子,确实就显得不太恰当了。一方面是可能会引入社会意识或媒体对游戏的偏见(中性的偏见,不止包含暴力话题相关,也包含对游戏概念本身理解可能片面),另一方面也可能遗漏很多传统传媒方面的结论,人为产生信息隔绝。因此在某个个例里,我们可以说游戏为此负责,但在整个领域的层次上,让游戏领域为一类现象负责,可能是带有歧视性质的说法(游戏玩法和艺术风格那么多,甚至没什么互动也能成为游戏,从游戏角度切入容易以偏概全)。昨天和群友讨论,暴力题材的背后可能是整个消费主义社会对暴力需求的持续存在,以及商业创作追求这种趋势的反映。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深入其中可能会更有结论。

登录奶牛关账号即可参与讨论
嵌入内容
复制以下代码可将该奶牛关内容分享到其他网站。
预览
复制地址
复制以下链接可将该奶牛关该内容分享到其他网站。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