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了文章 发布于 2016-07-30 19:28:08
论游戏的随机性
有个根据真实故事画的漫画,讲的是某个女孩的母亲不幸去世后,该女孩打开她母亲生前玩过的《动物之森》游戏,发现里面有许多游戏主角的“妈妈”给主角写的信,于是该女孩大为感动。我当时看完这个故事后,给出的评论是:“这种感动,大概只有游戏才能创造。”当时我并没有仔细阐述这么说的原因,今日特此撰文解释、讨论一二。
随机性是游戏的灵魂,即使是单线剧情RPG游戏也具有不输于赌博游戏的随机性
很难想像没有随机性的游戏是怎么吸引到玩家的。在某些讨论游戏随机性的话题中,有些人往往认为,需要掷色子的牌类游戏具有很高的随机性,而棋类游戏则没有随机性。我认为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对于棋类游戏,你对面的对手,那个“人”,就是最大的随机性。这也正是本文的主旨————人是最高的随机性!任何一个游戏,倘若它能模拟哪怕仅仅是一个“人”,哪怕仅仅只能用文本与这个“人”交谈,那么它就是最好玩的、最无敌的游戏!这个观点当然不是我的原创,在一些讨论游戏随机性的帖子中,就有网友表达了“人就是里面最大的随机性”、“人生充满随机性,游戏也是,太能在把握之中也就少了种乐趣。即便有定式也应该有着不可测的变化”的观点。
还有人说,单线剧情RPG游戏没有随机性。这个观点我也不认同。因为当一个人在玩单线剧情RPG游戏时,他并不能知道下面的剧情是什么,这也正是人们对于“剧透”的深恶痛绝————倘若一部剧情影片被剧透了,那么观看它的乐趣也就没有了。游戏亦是如此。
什么样的游戏是把随机性发挥到极致的游戏,以及最能吸引我的游戏
一句话:像《动物之森》这样的能够模拟“人”的随机性的游戏(或许《模拟人生》也是这样,不过我玩的不多),是把随机性发挥到极致的游戏,同时也是最能吸引 我的游戏。举个例子,在《动物之森》这个游戏中,你可以偷听别人的谈话,而至于听到的是什么,则是随机的。或许,《动物之森》有个比较大的数据库,能够在 一定程度上保证不会听到重复的对话,虽然我深知这是一种“伪随机”,但我宁愿被这种随机欺骗!
有人会说,按照作者你之前的理论,单线剧情RPG游戏也应该最能吸引你啊!是的在那些RPG游戏中,我可以“被欺骗”地认为我的周围环境是随机的,但我并不
能自由控制自己的行动,这种不自由的感觉会使我感到不真实。而在《动物之森》这个游戏中,没有“任务”、“主线”一说,你爱干什么就干什么。
有人又说了,像GTA这样的可以为所欲为的“犯罪游戏”你也应该喜欢吧?我认为不是。GTA这个游戏仅仅在“物理性”上面很好地模拟了“人”,例如,人被撞飞的物理特性,但你并不能跟任意的一个人谈话。谈话,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才是真正难以模拟的————就像我在上文说到的“哪怕仅仅能用文本与这个“人”交谈”。
退而其次,一些精确模拟宇宙物理特性的游戏也是我的最爱————例如在《愤怒的小鸟》中,你并不能够预测、但又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控制建筑物倒塌的过程,这种矛盾的对立与统一的平衡点正是游戏的精髓所在。这也正是“物理”的乐趣所在。
照我这么说,我应该扔掉所有游戏,直接去玩“人生”这个游戏就好了?
这个主张显然是多此一举:我要为我的人生负责,但在游戏中,我并不需要如此。这也恐怕正是“游戏”的终极意义所在。
题外话:什么游戏是百玩不厌的游戏
单线剧情RPG游戏显然不是百玩不厌的游戏————除非你是一个游戏欣赏家。另外,由于目前的科技,人工智能还远未发达,因此像《动物之森》这样的游戏也不可能是百玩不厌的。因此,与“真人”一起玩的游戏,是目前最无敌的游戏。比如桌游,比如即时战略游戏,比如网游。
最后的题外话:《动物之森》是个好游戏,但它对于长时间不玩游戏的惩罚太过严重了(例如,满地的杂草让我拔到猴年马月去!),严重影响了我对这个游戏的评价。
目录
Yoge 1年前
远在天国的JJ [作者] 1年前
发布
NEO 1年前
人其实并不随机,即使你可以回到过去,你看到他们依然不随机。
大城小胖 1年前
发布
聪明的豆芽 1年前
远在天国的JJ [作者] 1年前
聪明的豆芽 1年前
远在天国的JJ [作者] 1年前
茕碎 1年前
发布
扎克斯基德 1年前
发布
汪汪仙贝 1年前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