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题主的意思是“仅仅依靠文字”,而没有其他载体,如ASCII字符画等形式。那么在现在的华语社会审美中很难。这当中有多媒体时代的必然趋势,也有中文本身的特点所限。本人并非专业人士,信口分析一下也请不要上心。
首先说仅依靠文字就能展现出世界氛围的作品是存在的,如《生化危机》小说第一、二部就有“仿佛有丧尸在脖子旁呼吸”的赞誉。在前电子游戏时代也有一些“AVG书”通过选项叙述来使人沉迷其中。而诸多电子游戏的灵感与系统构架来源——形形色色的TRPG,在“主持人”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下,也会赋予人代入感(顺便建议尝试一下贴吧或QQ群的口述游戏,无数值规则的前提使得人更专注于行动,代入感非常强)。更不用说各种纯文字MUD中的游戏体验。
但是,存在不能代表流行。就算在没有多媒体的古代,群众喜爱图像,视频(舞台)也多于文字。在现在选择颇多的游戏中,恐怕很少有人再会去关注那些文字主导甚至于纯文字表现的游戏。因为读文费心费力,同样的精力放在别的游戏中可能已经达成快感。
然后说文字表现手段的局限性,最大的局限性莫过于维度。一张拥有诸多元素的人物图的观看时间要远远小于读详细描述这个人物的文字,表达中的维度每差一个级别,所需的阅读量便会成倍上涨。当然低纬度也有其优势,比如描写绝世美女的“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或者洛夫克拉夫特的“不可名状”。但你若想在游戏中展现一个完整的故事,同时又不缺乏游戏性,单靠文字会带来很大阻碍。其他回答中的“纯文字”游戏,可以发现很多也是用了ASCII字符图来表现场景,并非纯图片。若真杠起来,《NetHack》中也有图像,只要文字展现的话,可能只有之前提到的“故事书”能满足要求。
在此之上再谈语言的局限性。不同的文化其语言特性也不同,很多经典/共意不能在多语言中共通。若抛开这些单谈中文,也会发现其在语言方面的特点阻碍了纯文字游戏的展现。
首先是汉字的简化以及普通话的推行,不是说这些不好,起码它们给了我们在这里胡说的机会。但这个措施最直接带来的,是可用词语的减少。文言文的一个很简单的词,就能够表达很多意思,甚至牵扯一段经典。现代的成语自认达不到这种效果,强行用文言+白话又显得酸腐。再以小说举例,四大名著中很多人物都是通过谈话来刻画的,有时候真的能“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不是通过口癖来展现,而是文言自身的功劳。现在的很多小说常被说人物刻画不丰满,很大程度也是因为现在必须通过大量的工作才能弥补上过去不是很难就能达成的成就。这个差距,用多少修辞也很难撵上。
然后是语言本身的表达能力,这个应该交给语言学家来解释,然而买到的《语言学基础》并没有看下去......惭愧。在这只说一条:日语丰富的拟声词使得轻小说中能达到“闻声见人”。
最后一个小问题:你一个游戏全用文字,又不打算做MUD的话,游戏性在哪里?怎么玩?如果是字符画,又要靠什么在众多色彩游戏中脱颖而出,给人一个玩的理由?
补充:关于纯文字,还有氛围的游戏,有一个18↑作,era。多的就不说了,有百科有贴吧
Shitake 1年前
发布
狐云鹤 1年前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