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 动态
  • 推荐
  • 游戏
  • 分享链接 new
  • 回答问题
  • 发现
  • 野蔷薇
  • 视频

tanyci

回答了问题 发布于 2019-07-17 10:32:06

大家是如何筛选给自己孩子玩的游戏的?

没有孩子,还没到那个年龄,但是想谈谈自己的 经历。

简单点说,我从小玩游戏,从FC到PS1再到PS3,PS4这些世代(包括电脑在内的全平台),我的父母几乎从来没有限制过我的游戏类型。在我上高中之前,我的父母多少会注意下我玩的游戏里是否有非常明显的 “青色” 元素,等到我上了高中之后,基本这个他们也都不在意了。

我自己的感觉是,其实孩子没有我们想象的这么脆弱,一些需要家长来规避的游戏,其本身也不应该是只限于游戏的。比方说太过恐怖血腥,或者 “青色”,或者明显三观不正的,有这些内容的游戏也好,影视作品也好,文学作品也好。都是应该划归到规避的范畴里,但这应该也仅限于年龄较低的阶段(10岁之前?)。这些游戏元素会和其他生活的元素一样,在潜移默化中构成孩子的世界观。而家长需要做的是引导,不应该是封堵。很多灰色的,黑色的,孩子早晚都会接触到,为什么不在我们还有能力去引导的阶段,一点点告诉他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呢?

同时,在我看来,游戏潜在的一个问题在于过快的让玩家获得成就感。我一直相信,每个人对于成就感都是有所渴求的,但是每个人的渴求基本都是相对固定的。在某些方面太过容易的填补这种渴求,就会在另外的地方随遇而安。而大部分的游戏,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让玩家获得成就感。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游戏所带来的成就感是对现实生活帮助不大的。这种成就感的渴求,本质是证明自己的重要性(自我认可)。氪金游戏也好,需要大量练习基本技巧的游戏也好,就算是单机游戏,区别只在于获得成就感的快慢罢了。所以这又回到了上面提到的,与游戏无关,家长应该教导孩子,如何利用自己这种对成就的渴望,而不应该是听之任之。

上梁不正下梁歪,家长自己做好表率远远好过纯粹教育子女超越自己。在选择游戏也好,其他各个方面也好,引导也在大部分的情况下要好于封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务必附上原作者名称,注明来自「奶牛关」并给出原文链接。不得以任何形式演绎或修改。

{{answer_voters_count}}人赞同

...

{{question_follower_count}} 个玩家关注

...

目录

    评论 0

    登录奶牛关账号即可参与讨论
    登录 / 注册

    tanyci 的更多回答

    查看所有回答

    该问题的其他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