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印象
勇往直前的士兵,向下一块朽木碎石发起冲锋,是凯旋而来还是视死如归?
运筹帷幄的将领,对下一支蘑菇大军发号施令,是旗开得胜还是瑰亏一溃?
二、视觉感受
游戏画风十分讨喜,首次进入英雄选择界面时的人物立绘就足以震惊四座。12位英雄的人物设计均有参考菌类元素,不同阵营的英雄其对应的士兵、建筑也有不同的设计风格。
战场设定在人迹罕至的草地一角,只见树根、苔藓、积水、碎石,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倒映在草地上斑驳的光影与萤火交相辉映,任由微风吹弹的草影若隐若现。蘑菇战争,波澜不惊。
按照兵种可以将12位英雄划分为4个阵营,其中1个阵营有星战元素的融入,这显然是在向业界前辈《星际争霸》致敬。毕竟包括《帝国时代》等在内,写实的画风让这类即时战略游戏被打上新手退散的标签。
三、游戏体验
1.操作概述
不得不承认的是,游戏硬核程度高,微操空间大,详细可在游戏的图书馆中查阅。
①游戏进程
占领村落屯兵→建成塔楼、锻造铺提升属性→通过攻守建筑提升士气→通过英雄技能、征伐策略影响战局
②游戏界面
③战局观测
碾压局看兵力,**局看士气。
兵力由村落数量决定,即占领更多村落一方占有优势。**局双方都按兵不动,士气高的一方单位士兵战斗力更强。以上分析结果暂不考虑英雄特性对战局的影响。
2.实操分析
游戏建议使用键盘、鼠标操作。
①键盘QWER对应英雄4个技能。
②鼠标滚轮控制25%、50%、75%、100%的4级士兵派遣数量。
③鼠标左键单击选取单位,双击快速升级。
④右键单击当前选取单位是更多升级选项,右键单击非当前选取单位是出兵。
PRO联赛前50名的用户信息显示,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IOS、Android平台用户,我不相信键盘、鼠标居然玩不过十根手指,可能是暂未统计PC用户吧?
虽然游戏完全支持控制器,但是分秒必争的竞技游戏完全没有手柄的生存空间,游戏对键盘、鼠标的键位设置十分顺手。
3.竞技游戏
①英雄平衡
12位英雄各有4个技能,技能各有不同难以一言蔽之。但是就我目前在低分段混迹的结果来看,Rudo的使用者最多,毕竟单机模式下英雄选择空间太小,因此有必要在单机模式下扩充英雄池。
游戏语言支持简体中文,但是博大精深的汉语很容易留下机翻的痕迹。游戏介绍什么的翻译可以意会,但是部分技能说明有些歧义,希望优化汉语翻译。
②游戏地图
特定英雄在特定地图是有绝对优势的,因此开发商试图通过扩充地图数量以缓解英雄克制。地图丰富的同时增加游戏乐趣,一举多得。
但是游戏开局的思考时间过短,只有3秒时间判断战局形式。开局玩家首先要判断:阵营颜色、起始据点、兵力分配。
载入界面己方玩家的姓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起始据点的位置,并由此判断阵营颜色,因此其余时间主要用于兵力分配。但是部分地图己方的起始建筑不止一处,有时仅此一处据点的错觉会让玩家误判:原以为已经选中唯一的建筑,而实际上操作的是玩家尚未发现而由系统默认选定的其他建筑。
游戏的自定义模式具有练习功能,可供玩家熟悉地图。但是作为新手玩家还是对即时战略游戏感到陌生,希望高分段玩家可以制作社区指南,针对40张地图的开局战略稍作分析。
四、辅助功能
1.个人资料
①头像
一共25个可选头像。
②昵称
昵称仅可命名一次,且命名时未作特别声明,这侵犯了玩家的知情权,不能改你也吱一声啊!昵称不支持汉语,用户信息管理系统简陋得过分!
③平台
玩家分别来自IOS、Android、Steam。
用户数据由玩家在游戏内建立档案,并非引用玩家们的Steam社区数据,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玩家们的自我展示、好友间的游戏互动。开发商应该适当地利用Steam平台的社区凝聚力以调动玩家活力,而不是一味地闭门造车。
④战绩。
战绩包括评分、胜率、匹配历史记录。
匹配历史记录封存了近期的游戏视频记录供玩家回放复盘,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在成功中分享喜悦。如果可以与Steam平台加深联系做到一键上传就好了。
2.回放
回放是近期高分段玩家的游戏视频记录,可供新手玩家学习,由此可见开发商是打算构建自有社区。但是游戏对于玩家个性化定制限的制太多,如此粗糙的命名系统,玩家甚至无法通过ID进行准确区分彼此,因此视频只能靠系统自动记录,没有玩家会在没有名分的情况下主动分享。
但是回放系统十分优秀,可以以上帝视角观看对方的排兵布阵,时间进度可调节,可以反复观看、暂停思考。开发商为了提升游戏竞技性付出了许多努力。2016年游戏率先在移动平台登陆,可见游戏的自我定位就是轻量级的即时战略游戏。在游戏快餐化的时代,上下班途中小搓几局的情调游戏很少惬意,而本作恰好填补这类即时战略游戏的空缺。
当我第一次知道游戏不能改名的时候我差点就删游戏了,游戏素质优秀,充满竞技性,极具挑战性~
评测邀请:奶牛[奶牛]
鵺瑾 1年前
一代就很好玩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