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原因
- 卡带的规格参差不齐,不像光盘拥有统一制定的规格而且制作卡带的风险较高
不可否认的是,早期的电子游戏都采用的是卡带。然而不同的卡带有着不同的标准,导致卡带的体积不尽相同。虽然当初基本上是各玩各家的,不存在通用与否的问题。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光盘有着统一的规格,统一的制造工艺。毕竟游戏厂商不想自己花大价钱研发属于自己的卡带,因此就采用规格较为统一,拥有成熟生产工艺的光盘了。而且还要考虑一定的利益因素,毕竟当厂家做出一款游戏封装到卡带后,万一自家主机卖不出去,或者游戏较好不就座。这样卡带带来的滞销成本远远要比光盘高。毕竟如果算上研发成本,自己研发出来卡带成本往往要比业界成熟的光盘还要高。再说了,光盘一般都是由业界大佬主导研发的因此研发成本分摊到各个人头上不算高。然而卡带要研发的话成本只能由少数人承担,毕竟那个年代大家都想做自己独特的卡带做独占游戏。这就导致了卡带一亏***,光盘亏本还能续。
- 卡带相比于光盘来说容量更小
另外,在现阶段游戏大小动则七八十G,轻则500MB左右的大小来说。使用卡带是很不明智的选择。我们来看看卡带是怎么工作的吧。卡带在港台地区被称为ROM卡带,顾名思义,ROM卡带就相当于我们现在刷机用的ROM一样,都是只读存储器。也就是说传统意义的卡带中的数据对于计算机而言就相当于是从内存中拿数据一样,无需经过郊区的存储空间即可拿到第一手资料。这能降低软件对内存的需求,剩余更多的可用内存空间。看上去卡带的优势很大啊?然而,想要研发出一款好的卡带没有钱还是不行的…正如上文讲述的一样…卡带需要制造商或者游戏发行商自主研发。而且到了后期,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游戏卡带显得筋疲力尽肾透支。因为程序的体积越来越庞大,软件制造商便逐渐放弃了卡带快速存取的优势,转而使用更大容量、更低成本的光盘。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光盘的读取速度也在不断提高,这也加快了卡带退出历史舞台的步伐。现阶段光盘的读取速度为432 Mbit/S,也就是所谓的x16光盘 - 资料源于维基百科
假设卡带能复活?
- 首先我们应当寻找它的替代品
早期的卡带采用的都是MASK ROM,但如今MASK ROM的读取速度已经不敌NAND FLASH了 - 资料来源知乎链接。因此我们的替代品就拟定为NAND FLASH闪存。这种闪存也是我们常说的固态硬盘。拟定我们手头上有一款要发布的游戏大概为80GB。一般来说一张蓝光光盘就足以应付如此大容量的游戏了,然而一张松下的LM-BD100J 100GB光盘售价仅为168元左右,一些生产商或许能以更低的价格购入这些光盘。但是一块西部数据的WDS120G1G0A 120GB固态硬盘的售价为369块钱。所以说,单从成本上来看光盘还是比固态硬盘[新卡带]占优势。如果你是厂家,你会选择比蓝光光盘快150MB/S的固态还是说直接选成本低廉的光盘?
免责声明
由于本人也不是涉足游戏制造业,因此相关数据对比都仅从数据对比上进行。或许有些厂商能要到更便宜的固态硬盘?
林云 1年前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