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了文章 发布于 2021-05-25 23:11:27
《To the Moon》我爱你,因为你就在那里
暂且提醒剧透,尊重故事。
简评
画面:8/10
经典像素画风,画面一般可接受:6分。Plus 2分:火箭升空和第一次相遇时画风突然地略微精致,这种差异极具冲击性。尤其是在第一次相遇时,镜头从草地渐渐上移,从羞涩低头到并肩仰望星空。做到了玩家和人物感受重合的效果(你问这种感觉是啥,问就是《The Last Of Us 》的长颈鹿),这种表达无论用何种画面,它所能带来的震撼是一样的——沉浸。游戏开场两位工作人员进入John的房间,站在床旁边的是医生和John的看护
剧情:8/10
讲述了两位就职致力于通过修改记忆满足将死之人的临终执念梦想公司的工作人员(Eva&Neil),他们在参与修改John的记忆的故事。John的执念是去月球,但是他的自述和记忆都找不到理由。除此之外我们能看到的都是John和两年前去世的爱妻River之间的故事。故事开始两位工作人员通过在John的记忆中不断回溯试图找到他想去月球这个想法的来源,因为他们认为只要在这个想法刚产生的那时候起就让John坚持它就能在记忆中打造一个去往月球的记忆,这样工作就算是完成了。但是在不停地回溯中他们只是看到John和River的往事。随着玩家探索,游戏通过多次误导和反转才最终呈现出了完整的剧情。在故事的完整性和叙事手法上,这部作品是完成度都很高。音乐:10/10
堪称完美。音乐由加拿大华人制作人高瞰(Kan Gao)独自完成,就是这种游戏和音乐同时由一人制作的这种艰难,才造就的这部作品音乐与故事的完美和谐。其中主题音乐在开头甚至自己吐槽说都是些两个乐符的重复,但是通过变奏和和谐,它他完成了点题、打动人心、提供气氛等等作用。可以这么说,这部作品的音乐部分自己也承担了一整个完成的演出效果。附上链接:
For River (Piano)Kan Gao - To the Moon (Original Soundtrack)人物:9/10
在人物塑造上,我认为River和两位工作人员之一的Neil是塑造最为成功的。尤其是River,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故事主角,这里的塑造手法我认为与达夫妮的《蝴蝶梦》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对不在场者的叙述从而达到虽不在但比在场更要真实的塑造。在Neil的塑造上,开始是听他不停的吐槽和被吐槽,之后再给我们展现他的执着和返璞归真,这样的一种差异就体现的十分真实。开始我以为这部作品仅仅是披着科幻讲述这些工程师(工作人员)操作人类记忆,在这之中的奇遇故事而已。不过在游戏补充DLC(免费附赠)点破了这两位工作人员的实质:殡葬从业者。
记得在电影《入殓师》中,主角桥上看着水里逆流而上的鱼,这时有一条死掉的鱼被水推着滑了下去,他感叹道:“拼了命往上游还是得死呀”。而火葬场的大爷却说:“它们要回家,回到出生的地点”。我想这些工作人员和《入殓师》里面的殡葬从业者一样,他们都只不过是死亡之人生命中的最后一站,只不过是守门人罢了。Neil就是一位对于死亡有着思考的人,他玩世不恭但却愿意大费口舌给模拟记忆中的人解释工作,也愿意为了满足客人愿望做出可能危害到自己的牺牲。这已经超越了西方所谓的契约精神,我认为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那种执念。
总分:8.5/10(上佳之作)
月球和她的光辉
关于可能被指责的一些解释
这部作品总体评价是非常高的甚至被不少评价者认为是“神作”(截止到今天steam上有38000+的评价,好评率约为96%),但是数据也仅是作为参考。我们并不能讲因为某某东西票房高或者好评多那就是好的。但是无论好坏之前,它作为一个被计入不同榜单和游戏爱好者的符号,在这10年间没有消亡也能一定程度上说明它具有一些特殊性。至于这种它所代表的特殊,我认为是好的,同样我也认为是在今天值得拿出来再次品味和反思的。这就足够了,至于捏着“神作”还是“垃圾”喧哗的那些声音,我不太想参与这种无聊的话语权秩序。至于认为片面和极端的,那你认为的可就太对啦。
River和她的守望
前面也说了故事我认为主角是River,那么就从她说起吧。River是一位亚斯伯格症患者,这种病是自闭症的一种,常表现的几种情况是社交困难、沟通困难、固执或狭窄兴趣(本文关于本病的来源皆参考游戏描述和百度百科)。游戏是通过回溯John记忆展开的,所以开头玩家也能体会到River的异常行为——不停的折纸兔子。同时John作为真正意义上与她相伴左右白头偕老的丈夫虽然知道River的病,但是仍然被她不停的问从折纸上看出什么来了么而困扰。“它就是个纸兔子而已”John这么回答道:“它上下是蓝色的,中间是黄色的,这就是它与其它只由黄颜色纸叠的差别。”好不容易River不再纠结兔子之后,她开始坚决让丈夫完成他们共同的梦想——在靠近灯塔的悬崖上建一幢房子。此时River已经病重,面对现实的积蓄John发现只能在救治River和房子间做出抉择。John本来想欺骗妻子家里真实的财务情况说两边都能兼顾,以此来让妻子先接受治疗。但是早已有所察觉的River轻易的戳穿的谎言后,她告诉John,她希望建好那幢房子,这样就算自己不在了,房子边上的灯塔也会代替自己守望着他的。
灯塔下也是二人成婚的地方
是的,River的兴趣就是灯塔。灯塔作为实用性建筑从诞生到现在也存在两千多年了,由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时期建立的亚历山大灯塔也被认为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灯塔作为与当时其他“人造奇迹”不同的是它是一种不带任何神圣性统一秩序宗教的建筑,或者说它的功能性要放在它的象征性之前——照亮。有这么一种说法是,灯塔的存在不是为了为船只指向哪里可以去,而是作为一种象征性与船只相伴,是一种守望。此外在其他游戏中灯塔也有过多次出场,比如在《Bioshock Infinite》最后一幕中,灯塔作为标示每一个平行世界的标志也同样深入人心。不同于掺杂了主观解释的类似“灯塔国”这些带着“昭昭天命的山巅之城”(懂的都懂),在本作中它用的意思也仅仅是一种守望的含义。它就在那儿,虽然遥遥相对,但是就在那儿。River喜欢灯塔,也希望自己不在了之后那座被她命名为Anya的灯塔能够替代她守望John。或许是River认为自己的病无法治好,亦或许是她愿意为了今后的生活不会贫困潦倒。她选择放弃自己,选择以自己不在场的方式继续与John相守。
John在房子建到一半时的迟疑
John的坚持
John是一位很平凡的人,他在中学与River相识,被基友怂恿着约了River一起看电影作为他们感情的开端。在恋爱时陪着River就诊确认亚斯伯格症之后,他也顺利地接受了这样的事实。尽管医生认为这对情侣未来坎坷,试着问了他们的关系,John轻描淡写的说出来他们还没有任何法律关系之余,暗自下心的是更多了解和陪伴这位他未来的妻子。终于二人在那座悬崖边上的灯塔那里举行了婚礼,仪式后John也如常人般面对妻子问道结婚有什么新感受的时候回答有了责任感。John一生有着最好的朋友、最爱的妻子、最喜欢吃的食物,完完全全就是一个非常平常的人。但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人生中完全与月球不相干系的人,他的临终愿望是去月球。到这里游戏进程已过三分之二,玩家和两位工作人员得知了John记忆中的绝大部分,但仍然没有解开这最大的谜题——为什么要去月球和River在生命的最后到底想表达什么。还有,John的幼年有一段被遮盖的记忆,用一般手段不可抵达的记忆。
求约会的地方,注意女孩一旁的鸭嘴兽玩偶
不过这不重要,因为两位工作人员已经回溯到了John记忆的中学阶段,只要让这个时期的John产生要去月球的想法就好了。毕竟一件事情作为目标坚持奋斗一生是大大可能成功的,更何况是在虚构的记忆中。Neil亲自在记忆中给John开了一场宣传会,甚至把John和River的初次在电影院的约会都改成了放映月球电影也没成功。看来去月球这个愿望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它不涉及名誉、金钱、成功、权力等等一般粗俗的东西,去月球这个愿望代表了其他。而无法做到修改记忆的工作人员也就意味着失败。显然这是一种不可抗力,因为要跨越这段记忆会给所有人的意识带来风险,就算知道了这些记忆也不一定能够让John真的能虚构自己去月球。更何况此时John的生命已如风中残烛,随时可能熄灭。此时Neil的同事Eva打断准备强行穿越的Neil,宣布回到现实休息一会,在调整心情之余我们还能看到一种准备面对失败沮丧。可是Neil不这么认为,他要帮John实现这最后的愿望。
通过一些有风险的手段,我们看到了John的幼年。
星空下的约定与扭曲调和的二重人生
John有个双胞胎**Joey,两人虽兴趣不同但亲如手足。在某年的嘉年华上,John与**和母亲三人一同游玩,期间喜欢独处的John误打误撞的来到了某个静谧的高处独自欣赏起了星空。这时一个女孩从后面走来,John热情地打了招呼却被告知自己占据了她的位置。但当了解到双方都是来这里看星星的时候,两个人,小小的两个孩子坐在一截横倒的树干上,望着天。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玩着在天空中将星星连成图案的游戏。两人在天空中寻找着复活节兔子图案的星星。
真正的第一次相遇
看那儿。
知道吗?天上有无数盏灯。
嗯。
你刚才说这是你的位置吧?
我只在狂欢节才来。
你不喜欢人多的地方吗?
我也不喜欢。
他们以那轮圆满的月亮为兔子的肚子,以周边零零散散的星星最终连成了想要的“兔子”星座。游戏结束后,面对认真的女孩John这样问道。
那么你认为这些星星是什么呢?
我从未告诉任何人,但我一直认为它们是灯塔。成千上万的灯塔……闪耀着屹立在世界尽头。
哇,那上面一定充满活力,热闹喧哗。
不是这样的,它们看得到彼此,想彼此交流聊天。可他们无能为力。他们天各一方,遥遥相对,因此无法听清对方的呼唤。它们能做的……唯有努力地绽放光芒。这就是它们唯一所能做的。让那光芒照耀着其他灯塔,也照耀着我。
为什么是你?
因为总有一天……我也会成为他们的朋友。
会的。
老时间?老地点?
嗯。
John三步并做两步准备离开的时候。
那如果你忘记了,或是走丢了呢?
那么我们总会在月亮上相遇的,傻瓜!就在小兔子的肚子那里!
少女心啊少女心,一生啊一生
本来看着星空享受这种孤独与共在是River及其私密的体验,但是John就这么简简单单的走进了她的心扉。比如我个人,我五岁左右的时候会及其的重视约定,当我无法履约的时候会感到非常的难过。表面上来看与John的相遇不过是一次聊天,一个随意约定,但就这却在孤独症患者River的心里埋下了种子,一语成谶!所以后面John邀请约会那时会如此顺利,River面对支支吾吾的John直接问了时间地点(John和他的小伙伴都惊呆了)。也会一直精心打理那个鸭嘴兽玩具并一直待在身边,一带就是一辈子。
在我们没看到的世界里,River应该会每年履约,在学校里她一定早早就认出了John。她甚至会给自己解释道只要她和John在一个空间下做着同样的事就已经很好了,就像他们第一次约会时在电影院闹的乌龙。那天John坐到电影院里以为自己被放了鸽子,走到大厅时被随后出来的River叫住,并问为什么看了一半跑掉了。原来River并不理解约会的含义,只是单纯的认为他们只要在一个厅里面就是最亲密的在一起。
但是John失忆了。他们进入中年之后的某一天,John告诉她追她的理由是因为他喜欢安静的姑娘,并且认为邀约那次是他们的第一次相遇。诧异的River拿出当年那个John落下的沙包让他朝着悬崖下面扔扔看,结果John毫不犹豫地就把它扔的远远地。这一扔,划碎了River的心。亚斯伯格症让River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她只能选择她能做到的方式暗示着John——不停地折纸兔子并问John从中看出什么了没有。John的回答也一直是一头雾水的一成不变。直到River拿着那只上下是蓝色的中间肚子是黄色的兔子问John。“它就是只兔子嘛。”伴随着回答,River彻底确认了,她的爱人,走丢了。
月亮啊月亮,如果照见他了就跟他说一声,我想他了
失忆的John只是个普通人,一直认为,女孩患有心理疾病,男孩为了照顾她,将自己的一生都陪在她身边,为了让River开心,写了开头我们说的那首曲子,那首一直两个音不停重复的曲子,起了个俗套至极的名字:《For River》。后来就如同开头我们看到的记忆一样,River病重,她希望灯塔能够替代自己陪伴着John。到这里River的故事应该结束。但是John在送走了爱妻之后却诡谲地迎来了这一生的执念——去月球。River为了年幼的约定,恪守了一生。她知道自己因为疾病所导致的无力,但是她也在坚持着自己。她想要成为灯塔,想要与进入心扉的John互相照亮,可是殊不知她的爱人早就走丢了。灯塔在每个夜晚都会亮起来,但并不是每个时候都有船只与其遥遥相望。更别说他们相约的那座灯塔可以说是很古老很破旧被废弃了的。此前River认为星星照亮着她,这一次她用尽余生在照亮着John。他们两个人也确实是互相的全部,只不过John不记得当初那个约定了。
完美的现实,完美的梦
完美的梦
最后,两位工作人员将记忆改成Joey没有去世,来让John的记忆不再因药物变得遮蔽,但是未来的记忆仍然没有发生变化。与此同时,John的生命体征开始变得不稳定起来。在这紧要关头,Eva决定独自进行一场豪赌——在John邀请River约会的记忆中把River删掉。这样John按理来说就能提前回忆起去月球的执念并以此打造人生了。Neil对此极度不赞同,因为去月球却没有River根本毫无意义,而且River就是John的命!不过Eva提前偷着关掉了Neil的控制权限并困住了他。于是John的中学生活没了River取而代之的是与Joey和基友在一起,同时他也不停地为了去月球的梦想学习和锻炼自己。此时Eva邀请Neil一起去看看John记忆的未来,在青年时期John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宇航局成为了宇航员。与他同一时期入选的还有位女性——River。此时两个人只是同事,John在就职期间也写了一首曲子。这首曲子与现实的那首For River一模一样,不过名字变成了To the Moon。在经过层层考察和训练之后两人被选上踏入去往月球的太空之旅。就在宇宙中,朝着月球飞去的航天飞机上,River和John两人再次牵起了手。
现实中的John的意识也随之中断了。
只是梦?
每次一到这种关于虚幻的东西的时候就得说下意义,我还真是不厌其烦。关于结局这里有一些人是不能接受的,他们认为折腾这么大一圈打造的梦境实在是假的不能再假。它说到底就是一种幻觉,一种一定会醒来发现是虚假的幻觉。然而对在场的人来讲,Eva和Neil二人本来就是殡葬从业者啊,现实意义是他们的劳动,心灵层面上他们也在这一次行动过程中坚持了自己的信仰。这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人们自我关怀。也可能有些人理解不了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探讨是否取消死刑;为什么要探讨安乐死是否合理;为什么Eva和Neil和现实中的临终关怀者一样那么努力。因为我们和身边的同类一样啊,我们不是被规定的物,我们是人。人就是会有各种烦恼,或许是身边的事,或许是身边的人,再或者是内心的自己。我们就是生活在这种有限时间中不停出现的琐碎当中。只不过我们不像沉浸在自然规律的物质一样,我们有认识和参与这个世界的权利。这种实践,就是我们成为人的钥匙。所以在这种前提下,我认为某些功利的、万事寻找意义的人们,他们大概不会理解上面的问题。为什么意义之所以成为意义,因为其本身。(也许是某种黑格尔意义上的存在即合理吧)
有的人会感到愤怒,因为他觉得自己被欺骗了,他认为的结局应当是John去了月球,但是不会再有River。还摆出来种种说辞,譬如River有精神疾病不可能入选宇航员等等理由。这种态度说明了是一个现实的人,但还不够现实。
完美的现实
相信到现在都能看出来,无论去月球也好还是造房子也罢,在John和River两人中间始终的愿望没有变——成为互相的灯塔。真实的现实中两人就算有着内在的隔阂,不过还是在形式上实现了互相期望的守望。改造的记忆中两人的故事虽然刚走在一起,但是也是以另一种方式真正意义实现了约定。两种实现一个是形式一个是事实,一个是现实存在一个是虚拟构想。如果说认为去月球的约定本身不包含月球的话,那么虚拟的去月球到底算不算实现了这个愿望了呢?
那当然算。因为从一开始去月球的约定本身与“去”月球毫无干系!River理解的去月球是她与John未来相遇的形式之一,其核心内容还是希望再次见到John。而John(幼年)的约定也是同理。而这里的约定就是去月球这个执念的全部内容。那么John晚年的执念其实也就是想要与River的再相遇。为什么?因为River已经不在人世了。
那么River的纠结是什么?大概是形与式的差别了吧。我希望你能陪在我身边,同时你还记得你为什么陪在我身边。这之中记得与否将决定这种陪伴是否能达到永恒。那么若说在结局真的要去月球了,怎么能说是永恒呢?这在星空下的约定那里早有答案:唯一能做的只有相互照亮。所以月球=星星,去月球=两颗星之间的宇宙空间,为什么要去=星星之间的照亮。其实在这里甚至能体会到River的自私。在他们新房子造到一半的时候John打算放弃建造并用剩下的钱医治River,但是他与朋友交谈询问意见的时候朋友却说希望他能尊重River的意愿。John的自私也就是让River活下来,因为这样他才能有River继续相伴。River的私心在于她直接企图置自己与死来争取John与其的专一的继续相伴。换句话说就是我不希望你”不清不楚“的陪伴着我,我要你没有选择且专一的陪伴”我“。这其实会导致就算John记得那个约定但他还是会选择去月球,因为River已经不在了。所以River在晚年做出的那些行为,或者跟John一起之后做出的所有奇怪行为就对了。倒不如说绕了这么大一圈不如直接说这就是爱。在情侣和婚姻关系中调和”我“与对方之间的关系并将其中心化的关系不就是爱情么。也许有的人在这种关系中是利己的或是利他的,但是I love You的三主体关系就是可能会出现最纯粹的向中心love调和的关系。John和River他们甚至可以说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要比John没有忘记的更加协调!所以这就是完美的现实,相爱而又得到爱的现实。
我爱你,因为你就在那里
再度出现的River
在修改的记忆中River再度出现并与John走到了一起。这里游戏在前面有一个将River从记忆中删除来做铺垫,以便于重逢时给观众营造错愕的情绪。起初在这里我是不解的,即为什么要把River从记忆中强行征召过来。明明John的人生不再扭曲,他有**和朋友相伴,他能做他自己。他能够以一个更健全的人格重新生活。但是没有,他还是选择River。这是何等的暴力?也就相当于一个王爷觉得某个仆人真好用,让他下辈子再选的话他还是让这个仆人给他做牛做马。完完全全的无视了对方的主体性,仅按照自己的习惯物化了对方的人生。但是再重新梳理之后我发现不是这样的。
证据一:原来被命名为《For River》的曲子仍然被谱写出来了,这一次是John自由的创作并命名为《To the Moon》。证据二:幻想构建的记忆中John没有直达月球。而是入职第一天就认识了River并作为同事关系长达几年。证据三:在现实中恋爱后才知道River的亚斯伯格症,但是幻想记忆中River仍然成功加入宇航局。证据四:幻想记忆中John的去月球没有其他含义,尽管如此,他和River都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简单来说就是二人都觉得月球上有人在等对方然后就这么再相逢了。至于为什么幻想记忆中我仍认为River是独立的人格,因为上面。起码John没有用观念对其进行暴力征召。
至于为啥是River,大概回顾一生,别说爱上别人,John不会与除了她之外的人相照了。要注意这里并不是回溯性的而是叙事性的,所以这种坚守才显得如同奇迹。正是未来牵引着过去,看起来就像命中注定。看似最坚定的自由,实则是最明确的召唤。
因为你就在这里
有很多事情归根结底是没有原因的,比如美国登月。有人会解释那是美苏争霸的产物,甚至认为是国家级骗局。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原因,我们就不会想要登上月球了吗?没有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我们就不会走向蒸汽时代了吗?没有孟德尔开始的豌豆实验我们就不会有基因工程了吗?都不会。没什么原因,它就在这里。以下援引部分1962年肯尼迪的演讲:《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
But why, some say, the moon?
但有人问,为什么选择登月?
Why choose this as our goal?
为什么选择登月作为我们的目标?
And they may well ask why climb the highest mountain?
那他们也许会问为什么我们要登上最高的山峰?
Why, 35 years ago, fly the Atlantic?
为什么,要在35年前,飞越大西洋?
Why does Rice play Texas?
为什么赖斯大学要与德克萨斯大学竞赛?
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我们决定登月。
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我们决定登月。
We choose to go to the moon in this decade and do the other things, not because they are easy, but because they are hard, because that goal will serve to organize and measure the best of our energies and skills, because that challenge is one that we are willing to accept, one we are unwilling to postpone, and one which we intend to win, and the others, too.
我们决定在这十年间登上月球并实现更多梦想,并非它们轻而易举,而正是因为它们困难重重。因为这个目标将促进我们实现最佳的组织并测试我们顶尖的技术和力量,因为这个挑战我们乐于接受,因为这个挑战我们不愿推迟,因为这个挑战我们志在必得,其他的挑战也是如此。
............
Many years ago the great British explorer George Mallory, who was to die on Mount Everest, was asked why did he want to climb it. He said, "Because it is there."
很多年前,伟大的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拉里在攀登珠穆朗玛峰时遇难。曾经有人问他为什么要攀登珠峰,他回答说,“因为它就在那儿。”
Well, space is there, and we're going to climb it, and the moon and the planets are there, and new hopes for knowledge and peace are there.
好的,太空就在那儿,而我们将投入探索。月球和其他星球就在那儿,获得知识与和平的新希望就在那儿。
............
没有为什么,因为你就在那儿。无论说是因为星空下的约定太过耀眼也好,还是种种巧合也罢。现实的我们从容且坚定,回想起来的我们是命中注定。
最后的感慨
这篇文章折磨我好几天。一方面是《To the Moon》本身并没有那么多可写的,文中除了转述剩下的东西不多。关于能思考的也就是形式和实际一致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我不太愿意从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中反思。这是一种基于失败的绝望的回溯性的反思,不管过了多久还是会蹦出来的。但是未来是不会向阐释者和匍匐者展开的,反思和反抗确实是痛。我以为渡过了为什么存在者存在而无不存在这样的重启之后应当有些麻木。但总有弱点的和执念的才是人嘛。关于成为人这件事我不会自豪或者晦气,关于那件事......或许会......好?
总之这应该是很屎的一篇了,存在的意义就是推荐下游戏和略微的反思。多的不说了,溜了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