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了文章 更新于 2020-04-09 16:29:46
关于TFT“卖血抢圈”: 是玩家被迫获得消极游戏体验,还是特殊机制下的合理策略?
对于自走棋游戏来说,游戏能够获胜的关键在于棋子强度和阵容强度,而想要提升强度就需要在游戏过程中获得足够的钱和装备。具体提升在以下三点:
1、阶段性装备投放:穿戴装备的棋子能够造成更多伤害或具有更高坦度;
2、棋子的获取以及棋子等级的提升:完备的阵容与棋子的等级往往是获胜的关键;
3、角色等级(人口)的提升:等级越高,人口越多,玩家能够放置在棋盘上的棋子就越多;玩家对局内的等级越高,商店中出现高费棋子的概率越大,而强力阵容往往需要高费棋子。
棋子提升与人口提升,都需要在对局中获得的金币。自走棋的两个金币获取机制:利息机制与连胜/连败机制,在经济层面也提供了丰富的策略性。
正因如此,“卖血”玩法在大部分的自走棋游戏中都存在。这是基于自走棋的连败补偿而产生的一种策略:当玩家觉得自己的血量尚可而想获得更多经济以加速完成阵容时,在做不到连胜的情况下,玩家主动选择失败(如强制拆分现有阵容使之变弱、调整站位以打出最少输出等方式)以获得连败经济补偿。一般使用此种策略的玩家,在游戏的中后期时虽然血量较少,但往往拥有高于其他玩家的经济从而速成阵容,可能就在某次人口升级之后,从连败一转连胜,最终获得高名次。
不同于市面上的大部分自走棋,《英雄联盟:云顶之弈》(以下简称TFT)中,“卖血”战术不仅仅和其他自走棋游戏一样是为了获得经济(相对来说,TFT的连败补偿不算高),更是因为TFT本身的游戏机制:装备对于战局的高影响力,及共享选秀玩法的存在。
共享选秀俗称抢圈,即玩家所控制的角色“小小英雄”在各自固定的位置围成一个大圈,其中十个带着装备的棋子围成缓慢旋转的小圈,血量越低的玩家可以越早行动,选择想要的棋子或装备。相对来说,把自走棋里的固定装备掉落环节改为每人随机平均获得几个装备选项之一是最为稳妥的主流做法,但对于TFT来说,共享选秀是它的特色,同时也是游戏中最核心的负反馈:血量越少的玩家,可选择的棋子及装备越多。血量最高的玩家,只能从别人挑选后剩余的两三个棋子中做选择。
由于在TFT中装备的提升幅度极大,具有绝对的重要性,所以有些玩家宁愿选择掉血也要去换取装备成型的主动权。这就是TFT中的”卖血“:主要原因是为了在选秀环节抢装备,次要原因才是为了获得连败补偿。
这同时也就导致了负反馈过度的问题:玩家必须忍受暂时的失败,获得奖励,从而提高最终获胜的概率。游戏中应该出现这样的情况吗?带给玩家暂时消极体验的机制,就一定是游戏的缺点所在吗?
在很多实际的普通对局中,当出现了一个处于排行末尾的玩家急需的棋子、并且同时此棋子带有与其属性相适配的装备时,它可能成为这名玩家的救命稻草,甚至帮助玩家完成绝地翻盘。或是完美阵容成型、或是核心装备合成,玩家的棋子强度能够因此瞬间提升,一路连胜。在获得这种类似于翻盘的喜悦和成就之后,之前“卖血”战术所带来的对于游戏的负面感受,即玩家追求失败的消极体验将大大减弱,反之成为玩家获得苦尽甘来、反败为胜的游戏体验的重要一环。
虽然这种一波翻盘的情况在自走棋游戏中很常见,但并非所有的玩家都能从“卖血”战术中得到收益。部分玩家在刻意控制自己的排名处于末尾的情况下,因为TFT所贯彻的高随机性,自己所需的装备或棋子很有可能不出现在期望回合的共享选秀中。每两阶段有一次选秀,这回合没有获得核心装备的玩家还能撑到下次选秀吗?所以,有时“卖血”战术可以直接导致该玩家的游戏崩盘,失去从开始到结束整整一局的游戏体验。但是游戏失败后,玩家可能并不觉得这种策略是无用的,而会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游戏本身的随机性。
如果想要把“卖血”玩法真正变成自己的游戏策略,那么就需要玩家在对局中具有更缜密的思考:如何才能在保证排名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做到控血而不是送分。但在无论是对阵角色还是商店刷新都贯彻高随机性的自走棋游戏中,真的可能做到完全把自己的血量控制在预计之中吗?如果深究下去,部分高端甚至顶尖玩家在常规对局中应该是可能做到这一点的:足够熟悉当前等级商店的刷新规律、根据其他玩家的棋盘及板凳席上的棋子推断出卡池中剩余卡的大概数量、清楚场上目前所有的棋子技能、属性以及血量扣除规则、制定合适的“卖血”策略,做到这些之后大概率能使自己的生命值进入到理想范围。所以,对于高端玩家来说,没有绝对的“卖血”策略:在TFT高端RANK中,极少有玩家会把自己胜利的希望寄托在随机的选秀或装备掉落上,相反,他们会根据这些随机的因素来拟定自己的阵容、确定自己的运营思路。当某个玩家决定“卖血”,那么他大概率是有获得某件装备后能够取得较高名次的准备,甚至是离获得第一只差这一两件装备;若在几回合选秀后还是无法获得玩家所需,那么根据自身对于游戏的理解和运营,也至少不会毫无游戏体验,惨淡收场。在这种有前期策略、有后手准备的情况下,“卖血”战术才真正的成为了一种游戏策略,而不是单纯由负反馈催生出的一种消极的绝境手段。
“卖血”战术其实归根结底,是玩家希望在高随机性的自走棋游戏中,通过自己的策略和运营来为自己奠定优势,在不确定的对局最大化自己成功的机率。与之相似的还有“赌狗”玩法,即在游戏前期就频繁D卡,直到把某些棋子合成到最高等级。玩法总是层出不穷,但玩法的根源却都是根据自走棋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由机制诞生玩法,而玩法又弱化了机制中的负面影响,可能这就是玩家智慧;自走棋本身唯一确定不变的,就是它的不确定性,这也正是自走棋的魅力。
棉棉
20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