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了文章 发布于 2019-02-13 15:56:25
历经80年代的PC游戏业界人士对90年代的环境看法-座谈会
对于电脑游戏来说,80年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而90年代将会变成怎样?为了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请来他们四位。他们是领导并支撑起80年代电脑游戏界的人。他们爽快直言,重磅的发言脱口而出!
四位分别是
横山英二 - T&E Soft 副社长
望月敬三 - ENIX软件企划部企划课课长
塚本庆一郎 - ASCII副社长
木下圣雅 - System Soft社长室宣传课课长
一切自《太空侵略者》而起
横山:对于我来说,要谈起游戏不得不提到《太空侵略者》。我还是学生的时候简直就是为它痴狂。在它身上花了挺大一笔钱,之后算了下这些钱存下来都能买台电脑了,最终买了一台PET(注:Commodore曾经发售的一款个人电脑)。当时虽然很想要苹果电脑,可太贵了买不起。
Commodore PET是于1977年Commodore International 发售的个人电脑
塚本:《太空侵略者》吗,好怀念啊。我买电脑的契机是,在学生时代老想着能不能用电脑做出人类,所以去读电通大学。结果他们不让自由接触电脑,那只有自己去买了。当时兴致勃勃地玩的过程中聚集起了一帮同好创立了《I/O》(注:日本最早的电脑相关杂志)。之后也没有丢失兴趣,就创刊了《ASCII》。然后如此这般,不知不觉就成了卖书的了(笑)。
用计算机术语“输入”“输出”为名的《I/O》是日本第一本计算机杂志(后为个人电脑)
继《I/O》之后 《ASCII》《微型计算机》《RAM》等书被称为四大电脑杂志
望月:我的话,是当时去某家杂志社时看到PC-100(注:NEC曾经发售的电脑)那黑白屏幕上的《淘金者》被震撼到了。要说怀念的东西的话,就是那份“震撼”吧。
NEC在1983年推出的家用电脑PC-100
塚本:说到《淘金者》,木下先生,当时那可是大热卖吧。
木下:是啊。《淘金者》卖了有那么多万份吧。那时是因为刚好各种力量都集合在了一起吧。
塚本:原来是只靠力量就能卖的软件啊(笑)
木下:不,也不光是…但是我就有那种感觉。我们公司(System Soft)今年就10周年了,一直以来都在追逐梦想,也正因如此取得了成功。今后我想更加系统化起来,让公司更加坚实。
横山:是这样呢。我们从81年制作了《真实高尔夫》算起也有8年了,组织本身也变得日益庞大,但还没有从那种其乐融融小团体中走出来呢。
T&E Soft第一款游戏发布于PC-6001的《真实高尔夫》
塚本:也就是说,你们那没有唱黑脸的人存在?
横山:就是啊。于是从今年开始,我想一股作气成为那个训人的人,可这么做的话大家都没办法划水了,总觉得有点寂寞…
塚本:那肯定是寂寞啊(笑)
正在进行的软件开发分工化和FC带来的影响
木下:我觉得今后业界都会往专业化发展吧。
塚本: 80年代的时候大家都做自己喜欢的东西,拷贝出磁带后,用橡胶章盖上标题就拿出来卖了。现在这么做恐怕行不通。
横山:那种方式算是趣味的范畴吧。商业化过后还是必须要提高质量。这一点来说,在学生时代我曾经打过工的桌上游戏业界,已经完全分工化了!
桌上游戏行业已经具有分工化过程,而PC业界还属于热血单闯
塚本:是吗,桌上游戏都已经组织化了啊。不过ENIX不也很快么,我指组织化或者说分工化。
望月:也不尽然。最开始还是一个人什么都得干的情况,到87年做《耶稣》(注:ENIX于1987年发售的游戏)的时候才开始分工化协作。不过完成游戏化了一年半左右呢。但靠《耶稣》,我们摸索到了一种分工化的方法。ENIX内有一个叫游戏兴趣大赛的——
ENIX于1987年在NEC PC8801推出的文字冒险游戏《Jesus》
塚本:有过呢。
望月:以前大赛是以募集游戏的形式进行开展的,在大赛里已经出现了分工化的征兆,去年还举办了游戏作家大赛。但就算是这样,渐渐的也很难募集到作品了。现在已经是个人制作的东西很难马上变成商品的时代了。
木下:是啊,业余爱好者是不容易敌过公司的。毕竟我们都商业化好多年,工具什么的都开发好了嘛。
横山:不过因为是个人电脑嘛,所以还有部分不错的软件吧。所谓个人电脑软件,就是无论谁都能随便做出什么软件的感觉吧。这方面FC是相反的,上面只会发售能够拿出来卖的软件吧。
望月:那也是替我们打开了专业化的大门吧。
塚本:FC的销量很大。当然团队做出来的的东西会有更高的商品性。然后更加推进分工化,继续真正的专业化。我觉得不管是做出怎样优秀的作品,卖不出去是不行的。反正都要卖的话,那就卖多一些更好。比起市场上只有500万~700万台的个人电脑,有1500万台左右的FC更加有意思。如今更有意思的是,FC还正在美国普及。所以我是不会只拘泥于个人电脑或者FC任何一边,你们怎么看?
木下:我还是偏向个人电脑吧。虽然只要有趣什么都会去做,但还是个人电脑更好。不过也是因为我们公司正在**中,还没赚太多钱的缘故啦。
塚本:个人电脑这边更能做出有趣的东西吧。怎么样,“TOWNS“(注:富士通曾经发售的一款个人电脑)发售之后有一些变化吧。
富士通在1989年推出的32位个人电脑 FM TOWNS
横山:也没变啊(笑)
望月:说到赚钱与分工协作,为了在各个职位召集一流的人才,必须支付他们相应的酬劳吧。建立起这样的基础还是靠了FC。
塚本:是啊。任天堂的态度是在FC上必须得推出优质的作品,那已经分工化了吧,任天堂是制作人一样的位置。也正因如此FC才在社会上被大众认知。
横山:近期好像FC上又要发售很棒的游戏。
从技术走向信息的时代
望月:诶,我们公司(ENIX)输了(笑)
塚本:电脑游戏的话,姑且都玩过一遍了吧?
木下:不过说起来,现在都还是偏向技术(Technology)一边的呢。我认为今后将会变为情绪的时代。
塚本:情绪吗,真厉害啊。但即便是有人会因为电影而落泪,也没人会为电脑落泪吧。
木下:目前还没有呢。但是我觉得以后办得到。如果是懂得人类心理系统的人去制作的话,就办得到吧。现在对于正在开发的人来说,能一天到晚都面对电脑就很满足了。但是这样子是做不出让人感同身受的游戏的。所以我一直认为要“好好去玩“。我会把他们带到迪斯科去,带去喝酒什么的。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艺术家的啊,在电脑界中。
塚本:会出现吗?
横山:我是很期待的。
木下:电影和游戏都是娱乐,所以必须要让看的人感到满足的吧。不理解观众、不理解玩家乐趣所在的人来制作游戏的话,是做不出热卖的游戏的。我认为个人电脑领域必须更加广阔,必须沉淀下让有天份的人扎根的土壤才行。
横山:偶像歌手的话,不是让女孩子们都兴奋尖叫吗。程序员的话,就会让她们觉得很阴暗吧。这样看来果然成为了一个让人敬远的职业……
塚本: 是吗,必须得让女孩子们尖叫才行吗(笑)
横山:男人大概都会有这种春心的吧。现在都是些臭男人聚集在一起做事啊~不过作为职业来说就是这样,现在果然还是有点负面评价呢。
塚本:女性都不怎么碰电脑的嘛。像是通宵玩游戏之类。
望月:我妻子要玩哦。
诸位:诶!?
望月:虽然还不至于通宵玩,像是《俄罗斯方块》什么的比我还厉害,现在都打过5-9了。
横山:真是好妻子呢。在我家我就要被欺负。尽是凶我“老玩什么破游戏啊蠢货!”
木下:一般都会变成这样吧。
横山:是啊。
90年代个人电脑的课题——为了让女性也接受需要…
横山:果然女性都不会接受这些吧。让女孩子们都聚集在一起谈天说地那样…
木下:会的吧。
塚本:诶~会?会这样吗?
望月:像是以买了新软件你过来玩吧这样的感觉,在电脑面前约会的场景不怎么常见吧。
塚本:这种可真阴沉!
望月:FC的话就看起来不错吧。
塚本:这个差距在哪里?
望月:键盘的话有让人难以接近的感觉。这方面来说手柄就比较柔和一些。我觉得是这样。
木下:女性都开始玩,这真值得期待。因为市场会比现在翻倍嘛。
横山:我觉得现在女性不会去买电脑,是因为它还没有流行起来。虽然现在推出了笔记本型,外观也逐渐漂亮起来,但有一点不足的就是还没形成名牌。如果在漂亮的型号上加上名牌效应,我觉得女性也会购买的。比如结合思琳(法国高级时装品牌)啊,古驰(意大利时装品牌)什么的。
塚本:那也许不错。但我也有听说NEC在女性之间也成为了名牌。
横山:但还差得远吧。还有另一点,电脑没有引起女性共鸣的重要因素吧。
望月:如果家里有电脑的话就很帅,现在并没有这样的氛围。
横山:现在仍然给人很土的印象吧?大家都觉得那一坨跟电脑相关的人都土土的,或者觉得他们阴暗吧。
塚本:这几年都被称作女性的时代了,个人电脑也必须得顺应潮流啊。
木下:是啊。因为现在女性还没有去玩吧。如果去玩玩看的话,多半也会觉得是个好东西。
望月:如果有什么好契机的话就好了。啊,好像 想用电脑进行通信的女性很多的样子。
塚本:女性都不怕新事物嘛。而且她们又擅长打长电话。剩下的就是给个入门的契机了吗…
横山:我开始迷恋上《太空侵略者》的时候,周围的人都说我为这玩意儿花钱真是傻。但《太空侵略者》有一次被《花花公子》登载后,说我笨蛋的人都开始经常去游戏中心了。
《花花公子》作为成人男性杂志也多次和电子游戏进行过联名合作
塚本:嗯—契机吗~说起键盘的话,也有机型装上摄像头的…
横山:但是目前为止还不行的吧。
塚本:说面向女性的电脑吗。挺有意思的。
木下:如果能做出来的话很有意思啊。
塚本:总之首先是通信功能吗。在美国还有人用这个结婚的来着。
横山:总而言之,如果硬件卖不出去的话软件也没法卖嘛。如果有什么契机就好了。
塚本:契机吗,好难啊。总之我们再点一杯啤酒吧?
诸位:赞成。
电脑游戏的未来是电影型吗?是小说型吗?还是…?
塚本:我们多次对游戏与电影进行过比较,我觉得电脑游戏和电影有着差不多的发展方式。最开始都是靠着兴趣——或者说是热情进行成长,然后进入有声电影时代,电影加入了声音,音乐也变好了,技术不断进步,现在则迈向了3D的时代——大概都是这样的路径吧。
横山:原来如此。
塚本:电影的话,观众光是坐着声音就会自动传来。换个讲法这就像按摩一样,觉得啊好舒服的时候,人就放松下来了。
横山:就好像进行了一次旅行。
塚本:对。可是电脑的话必须得操作键盘,一下子就被拉回了现实中。这样的话达不到感动的地步。
横山:不过从电影看,观众是100%的接受者吧。电脑的话或多或少可以通过敲击键盘加入自己的感情,或者说是意识。这一点我觉得很好。但是电影的大屏幕和电脑的显示器相比,信息量差别很大吧。话说迪士尼乐园开了个新的星战之旅(注:原文是Space Tours星际之旅,可能为口误)吧。我觉得那是电影之中最先进的一类。但这种方式究竟能带来多少实际体验也很难说。这么一想我觉得电脑现在还有一段距离呀。
木下:嗯——我觉得电脑是朝向想象这个方向发展的。我们都说电脑是头脑的好朋友吧。头脑的话,将不存在的东西用想象这个功能创造出来就好了。
横山:这么说的话,电脑比起电影更接近小说……
木下:果然是啊。我觉得制作适应电脑这个媒介的东西更好。就算不给接收者看到形体,让他们能在脑海里创造出来的话应该就会生出感动。
横山:我是喜欢影像的人,更喜欢至少有点形体的那种。
木下:无论是有多么有趣的约会游戏存在,实际去约会的话更好玩吧。
横山:是吧(笑)。
塚本·望月:那当然(笑)。
在90年代“艾米”式软件将会走红!?
塚本:不过说起来,果然无法预测电脑这个东西的未来才让人觉得有趣啊。80年的时候,大家觉得电脑好厉害啊,感觉这真是个厉害的东西。在80年代中期的时候大概一般般,在近两年又开始厉害起来。我觉得90年代可能会变得很有趣。
木下:人工智能发展后,把它加入游戏的话会变得很有趣啊。
望月:听起来很有意思。说起人工智能的话,《艾米》(注:工画堂开发的美少女对话游戏,有着类似聊天机器人的简单对话系统)里面有吧。
《Emmy》是工画堂1984年在PC-8001上制作的成人类文字冒险游戏
木下:对。《艾米》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可以和各种各样的游戏结合起来。比如读取《艾米》后再开始游戏的话,能够游玩人工智能对抗人类的游戏。
塚本:哇,这样的话《艾米》会卖疯吧。
横山:我觉得拥有人工智能,再加上画面表现是3D的游戏出来的话最棒了。
望月:果然电脑还有几乎无限的可能性啊。
塚本:是的。我认为需要给电脑相关人士更加优良的环境才能引出这些可能性。我有个个人的梦想:每个人根据自己负责的领域拥有全副武装的工作室,然后聚集上百个,形成工作室城市一样的地方,每个工作室都有各自的历史和未来,这样的城市不断开发出软件。有个这样的系统就好了。
木下·横山:好厉害!
塚本:ASC(ASCII)已经第12个年头了,一年年变得壮大起来,也因此渐渐少了一些给新人机会的氛围。所以我想有能给新人机会,让他们放手一搏的组织系统就好了。
望月:对于集中能够引出电脑可能性的人才来说真是不错的系统。
塚本:现实中做起来很难就是了。
横山:创造出这样的环境很重要啊。这样也许之后会主流化,成为让女孩子们都尖叫的职业。
大家:哈哈哈哈。
木下:如果不让新人们好好玩的话,90年代是做不出好软件的。要做出能够刺激头脑,通过想象让心灵为之一动的软件。
横山:我的话,果然还是想看到人工智能+3D的游戏啊。
塚本:真令人期待啊。
望月:是啊。但是,我还是想每天能再早点回家就是了。
诸位:哈哈哈哈哈哈哈
原文:电脑游戏80年代记
编辑:@kh2ds
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
HCLand一群成都游戏爱好者组成的大陆,线上传播游戏文化类节目,线下举办玩家聚会。也希望能和更多的玩家讨论游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