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了文章 发布于 2017-10-11 14:48:57
神缺席的世界(二):《恶魔城》各作时代背景、诸代贝尔蒙特及城的艺术风格分析(上)
恶魔城系列剧情的时间跨度近千年,从十字军时代到近未来,在这时光长河中流淌着历史的无常和时代的变迁。从里昂放弃骑士身份,成为吸血鬼猎人对抗暗夜起,一代代贝尔蒙特,虽然是暗夜之王德古拉的克星,但自身在人间的的境遇,也是更迭沉浮,漂泊不定,让人感慨万千。
而作为永恒主题的德古拉之城Castlevania,也从未一成不变过。正如《月下夜想曲》阿鲁卡多所说,“这座城是混沌的产物,没有唯一确定的形态”。因此每次恶魔城现身时,都紧跟当时的艺术风格潮流,有显著的造型和装潢变化。高冷的伯爵大人,对时尚可是在意的紧。
每次出现的恶魔城,造型可都是不一样的!
《无罪的叹息》 1094
1094,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前一年
当时坐落在巴尔干半岛和小亚细亚的拜占庭帝国(Byzantine Empire),是欧洲基督教世界与亚非伊斯兰世界对抗的前沿。拜占庭帝国皇帝阿历克塞一世(Alexius I),因为塞尔柱突厥(Seljuk Turks)的入侵,向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Pope Urban II)求援。第二年(1095),乌尔班二世即将在法国的克勒芒宗教大会(Council of Clermont)上号召天主教徒为组织起来,为上帝的信仰对东方伊斯兰世界作战,并保证战死者都可以得到上天国的回报。这支军队在之后的一年(1096)正式出发,经过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进入小亚细亚时,已经达到3万余人。
这支队伍,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十字军(Crusades),因全部成员均佩戴十字架的图案得名。而这次远征,史称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并将成为十字军历史上唯一一次胜利的东征,于1099年夺取耶路撒冷,在地中海沿岸建立耶路撒冷王国(Kingdom of Jerusalem)、安条克公国(Principality of Antioch)、埃德萨伯国(County of Edessa)等一系列十字军国家。然后再在之后用接下来的近两百年时间和七次东征逐步失去这些土地。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后中地中海东岸建立的基督教国家(彩色部分,左侧紫色为拜占庭帝国,其余为十字军国家)
雷德利·斯科特2005年的电影《天国王朝》描写的即是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期间丢失耶路撒冷的故事
1094年的贝尔蒙特家
当时的罗马尼亚分为三部分: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瓦拉几亚(Wallachia)和摩尔多瓦(Moldavia)。作为吸血鬼猎人贝尔蒙特一族的始祖里昂,所在(也是恶魔城Castlevania的所在)的特兰西瓦尼亚,在1094年归属于匈牙利王国,在匈牙利国王 Ladislaus一世的统治下。虽然匈牙利的国教是天主教,但当时特兰西瓦尼亚地区仍以东正教信仰为主。但既然骑士团是要参与十字军的,那么骑士团长的里昂大概率是天主教徒的可能性较大。
罗马尼亚的三个组成部分
后来匈牙利积极参与到十字军东征中,所以里昂统帅的骑士团,应正在教会的命令下积极筹备对异教徒的远征,这一点与游戏开场动画相吻合。但开场同时提到当时已经有了东征的号召,这与史实略有差异,早了1年左右。
里昂是贝家人作为吸血鬼猎人的始祖,但应该并非持有贝尔蒙特这个姓氏的第一人。在极其注重血统的中世纪,如此年轻即位列骑士团长之位,除了个人智勇的优秀,也必然有着很高贵的出身。其过度正直和注重荣誉的性格、大开大合的招式、和马蒂亚斯家族的世交、退出骑士团后要刚多尔夫不必再称呼其为Lord的对话,都表明了里昂一代的贝家,应该是身为骑士世家的贵族。
为营救未婚妻莎拉,里昂退出骑士团并放弃爵位,拿起皮鞭世世代代做起了吸血鬼猎人,贝家也从此退出贵族之列。因此,里昂未必是最强,但肯定是身份最高的贝尔蒙特。
《无罪的叹息》中里昂·贝尔蒙特的骑士团装扮(1094)
历史上的十字军
1094年的恶魔城
当时整个欧洲的主流建筑风格是罗马风(Romanesque,又译罗曼风)。罗马风并非古罗马时代的建筑,而是欧洲在中世纪的9至12世纪流行的建筑样式,因为继承了古罗马的券拱结构等特征而闻名。而恶魔城系列常被提及的「哥特」风格,当时尚未孕育完成,作为承袭罗马风的后继者,要一个世纪后才开始流行起来。
罗马风建筑,表现的是欧洲经过蒙昧的黑暗时代(The Dark Age)后,进入中世纪信仰时代的时代精神,是简朴而宁静的修道院精神在建筑上的体现,是用石材写就的对上帝的赞美诗。其特征是外侧主要靠墙承重,墙体非常厚实,以碎石填充,往往开窗较小。多采用圆拱,屋顶常见筒形拱。整体都体现着雄浑、粗犷、质朴和厚重的气息。初期以宗教建筑为主,后逐渐走入城堡、民居等世俗建筑。
《无罪》中那座还不属于德古拉的吸血鬼之城,是一座典型的罗马风城堡。城堡厚重的石墙、圆拱门、棱锥式的屋顶、转角处的圆形凸出部分,都是罗马风建筑的鲜明特征。当然,因为其属于暗夜之王,十字架等基督教宗教元素,进行了全面的黑暗化替换。
《无罪的叹息》城堡外观
《无罪的叹息》城堡正门
学院教堂(Collegiate Church of St. Mary and St. Alexius),盛期罗马风,波兰 图姆,建于1140-1161年
而装饰细节上拱门上半圆形、以多个饰带布满雕塑的山花,以及大门上四格的现实主义的浮雕,也都是罗马风建筑的显著标志。
《无罪的叹息》刻忘れし庭園的拱门
穆瓦萨克修道院(The Abby Church at Moissac)正门山花,盛期罗马风,法国穆瓦萨克,建于约1130年
年代大事记
1071曼齐刻尔特战役,拜占庭帝国败于塞尔柱突厥,丢失小亚细亚大半领土
1073-1085教皇格里高利七世呼吁西欧,出于宗教原因出兵支援拜占庭,未得响应,但开始引起西欧对东方问题的关注
1092塞尔柱突厥帝国苏丹马立克·沙一世去世,帝国分裂
1094《恶魔城:无罪的叹息》
1095教皇乌尔班二世号召组织十字军,收复圣地耶路撒冷
1096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开始
1097十字军击败塞尔柱突厥,攻占小亚细亚上的尼西亚;进入叙利亚,夺取埃德萨
1098十字军夺取叙利亚重镇安条克城
1099十字军攻占耶路撒冷,屠杀城中大部分伊斯兰教徒。而后在征服的土地上建立耶路撒冷王国、安条克公国、的黎波里伯国、埃德萨伯国四个十字军国家
1144伊斯兰摩苏尔赞吉王朝君主伊马德丁·赞吉夺取埃德萨
1147为夺回埃德萨和回应耶路撒冷国王的求援,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开始
1149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结束,无任何成就
1187伊斯兰埃及阿尤布王朝苏丹萨拉丁夺取耶路撒冷
1189-1192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无功而返
1202-1204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却转而攻陷同样信仰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因此大大衰弱,为日后奥斯曼土耳其入侵欧洲埋下伏笔
1217-1221第五次十字军东征,出征埃及,无功而返
1228-1229第六次十字军东征,占领耶路撒冷
1232建立十字军自治区让-阿克
1244穆斯林夺回耶路撒冷
1248-1254第七次十字军东征,出征埃及,无功而返
1268突厥罗姆苏丹国攻灭安条克公国
1270-1271第八次十字军东征,出征突尼斯,草草退兵。至此十字军东征运动完全结束
1287埃及苏丹卡拉温占领的黎波里
1291埃及苏丹卡利尔占领让-阿克,东方所有十字军国家灭亡
《恶魔城传说》 1476 / 《暗黑的诅咒》 1479
1476,瓦拉几亚大公弗拉德三世(Vlad the Impaler)去世
里昂之后,在年表中记录的第二位贝尔蒙特——拉尔夫·C·贝尔蒙特从流亡中回到特兰西瓦尼亚的1476年,是欧洲整个基督教世界的低潮期。其时十字军运动已经结束了185年,在地中海东岸夺取的所有土地均已丢失。而在23年前的1453,作为曾经东正教之首和欧洲大门的拜占庭帝国,被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Ottoman Empire)彻底消灭,因此那一年意味着中世纪的结束。奥斯曼帝国终于打开进军欧洲的门户,从此开始了两个多世纪在欧洲**的进程。欧洲的基督教世界,从此在奥斯曼土耳其的压迫侵攻下,不断丢城失地,朝不保夕。直到230年之后,1683年的维也纳战役(The Battle of Vienna)才最终使其停下进军的脚步。
同时奥斯曼对东西方交通咽喉的遏制,客观上催生了15-17世纪的大航海时代。而拜占庭陷落后,流向西欧的文物典籍与人才,也是14-17世纪文艺复兴的重要成因和内容。
从此中世纪结束了,欧洲进入近代世界。
1451-1476的奥斯曼帝国(Turkish Empire) 拜占庭已经灭亡,可以看到成为战争前沿的瓦拉几亚(Wallachia)
1476年,是作为德古拉原型的弗拉德三世去世的年份。在系列第一篇中笔者曾经提到,弗拉德三世统治瓦拉几亚,在奥斯曼帝国如日中天的**中,屡次率军将其击败。1476年,其在与奥斯曼的战斗中战死(一说被奥斯曼支持的国内贵族暗杀),首级被送回已成为奥斯曼首都的君士坦丁堡。之后200年间,瓦拉几亚和特兰西瓦尼亚不断在奥斯曼、匈牙利和奥地利的争夺中改换归属,但始终保住了自治权和自身东正教/天主教的宗教信仰。
在恶魔城世界里,则是在这一年德古拉因为一直善良的救治穷人的妻子被教会当做女巫烧死而悲愤狂怒,脱离了人类的身份,作为混沌与暗夜之王降临,开始向愚昧的全人类复仇。
1476-1479年的贝尔蒙特家
这时贝尔蒙特家的吸血鬼猎人,拉尔夫,一身旅行者的打扮。其之前一直不被当地主流社会及教会所接纳,甚至被作为异端防备和驱逐。经此一战,将为家族正名,成为民间的英雄。
《暗黑的诅咒》拉尔夫·贝尔蒙特(1479)
15世纪的英格兰骑士
1476-1479年的恶魔城
15世纪末,在建筑上,哥特式建筑在整个欧洲已经非常成熟。文艺复兴虽已然开始,但仍主要限于意大利地区,整个欧洲仍然是哥特风格的天下。和其前身罗马风建筑一样,哥特风格也是主要发源于宗教建筑,后也进入民用之中。最典型的,是至今仍林立在整个欧洲各个城市的、高耸入云的哥特式主教堂。
哥特式建筑的核心是空间与光的艺术,其精神是对高度的强烈追求,高耸向上,尽可能的去接近天国之光。无遮蔽的、高耸向上的空间,唤起人心中对尘世的超越,感受到神的伟大和人渺小,让人产生企图接近天国大门冲动。而这空间中,奇迹般的、变幻莫测的光,如同来自天国的光芒。于是如此,在教堂中为信众创造出如在上帝之城的体验。
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哥特教堂普遍高耸瘦削,外侧采用飞扶壁,将承重转移到外部,将教堂可达到高度大大提升,很多主教堂达到惊人的50米之上,并大量采用尖塔造型,凸显着向着天国的气质。而内部不再有遮蔽视线的立柱,形成完整的空间,并大量采用有着向上提升感的尖拱和肋架拱顶。而墙壁的承重压力大大减轻,因而变薄,并在其上密布了华美的彩绘玻璃窗,成为哥特神圣之光艺术的承载者。而这追求高度的精神,后来也体现在哥特风格的民用建筑中。
而中世纪的哥特艺术,经过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的重新演绎,则又增加了神秘、阴暗、细腻的黑暗元素,成为我们在现代更熟悉的“黑哥特”。虽然各作的城堡造型互有差异,但在系列最代表性的城堡剪影中,那瘦削高耸的城堡、林立的尖塔,都标志着其实典型的哥特风格。虽然各作的城堡造型互有差异,但在系列最代表性的城堡剪影中,那高耸如云的瘦削的城堡、林立的尖塔,都标志着其是典型哥特建筑,并融入了大量后世的黑哥特元素。
作为系列标志的哥特式城堡
《恶魔城传说III》大地图城堡全景
格拉斯哥大教堂(Glasgow Cathedral),盛期哥特风,苏格兰 格拉斯哥,13-14世纪
而在城堡内部,虽然限于FC的机能和同时代横版ACT的局限,并非如后世的系列作品那样,以写实的视角描绘建筑或建筑剖面。但仍然以一种较为抽象变形的方式,譬如教会场景里的彩绘玻璃,营造出哥特风格的氛围,让人惊喜。
《恶魔城传说III》第一关教会场景,林立的彩绘玻璃
索尔兹伯里大教堂(Salisbury Cathedral)三一会堂,早期哥特风格,英格兰索尔兹伯里,1220-1225
年代大事记
1453伊斯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中世纪结束。同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
1462瓦拉几亚大公弗拉德三世,与奥斯曼帝国交战时,相传将2万土耳其战俘穿刺于木桩上,使奥斯曼帝国惊吓退兵
1463奥斯曼帝国征服波斯尼亚
1473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庭的末代公主索菲亚,以拜占庭继承者自居,加冕沙皇。从此东正教中心也从君士坦丁堡移到莫斯科
1476弗拉德三世战死(一说被国内贵族暗杀)
1476《恶魔城传说》
1479奥斯曼帝国征服阿尔巴尼亚,基本占领整个巴尔干半岛
1479《恶魔城-暗黑的诅咒》
1488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发现好望角,绕过整个非洲到达印度洋
1492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第一次航行,到达美洲,发现新大陆
《德古拉传说》 1576 / 《德古拉传说2》 1591
1576,提香去世
16世纪的欧洲,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城里,在其实际统治者美第奇家族的洛伦佐·美第奇支持下,委罗基奥、波提切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无数如雷贯耳的名字灿灿生辉。而在意大利能与之与之分庭抗礼的,有北方的威尼斯画派,贝尔尼尼、乔尔乔内、丁托列托、委罗内塞,当然还有伟大的提香·韦切利奥。提香是威尼斯画派和文艺复兴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有着非凡的色彩感觉和用色彩表现光线的能力,主要作品关于宗教与古典神话题材。提香去世,伟大的文艺复兴时期也近尾声,但他更重色彩胜过素描的风格,为下一个时代的绘画,即巴洛克打开了大门。
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在陆地上虽仍在盛期,但在1571的勒班托海战中,败于西班牙、威尼斯和罗马教廷的联合舰队,从此终止了在海上向西**的步伐。而1588年夏天,英国海军在大西洋上,首次击败了当时称海上霸主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为其接过世界海上霸权拉开了序幕。而那之后直到1601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共对英国进行过5次远征,均以无功而返告终。世界进入了争夺海洋的时代。
《英国舰队与无敌舰队交火》(English fireships are launched at the Spanish armada off Calais),作者不详
虽然GB上的两作限于机能和年代,未能对时代有太多的展现,克里斯托弗·贝尔蒙特和索雷尤·贝尔蒙特这对**生活的环境也未能有太多的了解。但我们仍可以从一个世纪后法国古典主义克洛德·洛兰(Claude Loorrain,1600-1682年) 发的画笔,感受那文艺复兴的岁月。
《罗马广场》(The Campo Vaccine Rome), 克洛德·洛兰,17世纪中期
年代大事记
1569美第奇家族获得托斯卡纳大公称号
1571勒班托海战,西班牙、威尼斯和罗马教廷的联合舰队大胜奥斯曼舰队,奥斯曼失去对东地中海的控制
1576《德古拉传说》
1581 低地尼德兰七省联盟独立,荷兰共和国建国(正式名称为尼德兰联合共和国)
1588 格拉沃利讷海战,英国海军首次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591《德古拉传说2》
1600 英国成立东印度公司
结语
因为篇幅问题,先在游戏中没太多体现的文艺复兴时代告一段落。本篇提及的几作,主要还是处于阴暗、清贫、禁欲的中世纪。在下一篇中,大英雄西蒙即将登场,并将揭开华丽的近代欧洲的序幕,奢华、灵动、富足的光芒即将降临,城也渐渐的亮了起来。敬请大家继续期待。
参考文献
《加德纳艺术通史》[美] 弗雷德·S·克雷纳, 克里斯汀·J·马米亚.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3
《世界建筑艺术史》陈文捷.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4
《罗马风建筑 ——信仰与象征》.赵鑫珊.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8
《哥特建筑 ——“上帝即光”》.赵鑫珊.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0
《罗马风艺术》. [英] 安德烈亚.彼佐德.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哥特艺术 - 辉煌的视像》. [美] 迈克尔.卡米尔.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西洋服装史》李当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世界文明史年表》. 沈坚 主编.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Historical Atlas》. [美] Willam R.Shepherd. 1911
《Osprey Elite 019 - The Crusades》Osprey. 1988
《Osprey Warrior 035 - English Medieval Knight 1400-1500》
目录
二叔 1年前
本日最佳!这考据也太厉害啦幻蓝!
幻蓝 [作者] 1年前
发布
茕碎 1年前
发布
ahhh 1年前
发布
深白 1年前
幻蓝 [作者] 1年前
深白 1年前
幻蓝 [作者] 1年前
发布
郭小羊 1年前
惊了,格拉斯哥大教堂Glasgow Cathedral,就在旧家家门口。。。。。我甚至都没进去过
发布